电影+文旅

搜索文档
2025年国庆档市场观察丨在理性沉淀中探索类型深化与产业新动能
央广网· 2025-10-09 14:58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随着国庆假期结束,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正式收官。根据 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8.93%。 今年国庆档影片供给充足、题材多元,观众满意度创近三年新高,电影与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更成为档期亮点。透过数据看趋势,中国电 影市场正进行着怎样的自我迭代与多元化探索? 国产电影的类型化深耕与叙事创新:超越"唯IP论"与"唯明星论" 今年国庆档延续了主旋律战争历史题材影片的强势表现。《志愿军:浴血和平》以宏大叙事和家国情怀精准匹配观众需求,始终领跑档期 票房;而自9月18日就已经上映的《731》仍对拉动档期票房有所贡献。此外,奇幻、喜剧、动画、动作犯罪等多类型影片同台竞技,为观众提 供了丰富选择。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介绍,国庆档影片分众化特征显著,主旋律影片吸引男性及多人观影群体,现实题材更受女性及年轻 观众青睐,地域偏好与影片类型高度关联,展现成熟市场的多元消费格局。 赖力说:"档期内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和《震耳 ...
太亮眼!多股涨超100%!持续火爆
环球网· 2025-10-09 08:45
来源:央视财经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目前,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破18亿元。其中,《志愿军:浴血和平》《731》 《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且各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电影市场持续火热。记者采访发现,今年国庆档呈现出"无绝对龙头"的新特征, 并且头部影片票房差距并不悬殊。业内人士表示,这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观众不再盲目 追捧大制作和流量明星,而是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情感共鸣。 不仅是动画电影受到资本青睐,今年以来,随着电影市场向好,电影投资也日趋多元化。业内人士指 出,总体而言,剧情、历史、合家欢等都是受欢迎的题材,而与社会热点结合的现实主义题材以及强喜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 陈晋:在国庆档的有力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经超过了去年全 年,这标志着电影市场进一步的复苏。 记者注意到,今年国庆档电影的背后几乎集齐了国内主要影视上市公司。假期期间A股休市,但在节 前,影视板块已出现明显升温迹象。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横店影视收盘涨停,华策影视上涨 5.57%,光线传媒、北京文化等小幅跟涨。 | | 元年会得德 300251 Put 200 ...
电影消费“破圈”生长——假期市场热点见闻
经济日报· 2025-10-08 16:13
"电影+文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创新表达,实现产业共赢。国庆节前夕, 一场融合电影、市集与青年文化的艺术盛宴在浙江杭州举办,每个摊位都以电影名字命名,游客可以在 这里一站式逛、玩、拍、买,体验电影中的同款场景,解锁电影同款美食、服饰、文创等。电影成为拉 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国庆假期,去电影院赴一场光影之约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7日 12时05分,今年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已经突破16亿元。 今年国庆档影片在类型丰富度和整体品质上依然保持较高水准,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 历史、喜剧等多种类型影片同台竞技,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偏好观众的需求。《志愿军:浴血和平》 观众基本盘稳固,其良好的市场表现为整体票房走势的平稳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以《志愿军》三 部曲等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成功开创了"家国叙事"的商业类型片模式,将宏大的国家历史与鲜活的个体 命运紧密交织,用精湛的工业水准和动人的情感内核,打造出既符合主流价值又极具观赏性的作品,实 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银幕之外,一部电影与一座城 ...
截至10月7日20时,山东国庆档总票房超9200万元,观影人次超270万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截至10月7日20时,山东国庆档总票房超9200万元,观影人次超270万 多样化影片带来丰富娱乐体验 2025年电影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已接近尾声,电影票房持续攀升,多样化的影片供给为观 众带来丰富的娱乐体验。这个假期,电影票根激活假日消费,新上映影片拍摄地打卡活动依然热度不 减。 影院多措并举,促进假期观影消费 李言鲁称,为了确保票房收益最大化,今年国庆档,济南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根据市场趋势和观众 偏好等因素,通过积极调整排片、开展电影惠民消费活动等,激发影迷的观影热情。 和该影城一样,山东不少影院也推出各种电影票优惠活动,以促进观影消费的增长。例如,活动期 内,在山东电影发行放映集团28家新世纪影城以指定方式购票可享满减活动;青岛市崂山区推出8元观 影券惠民抢票活动;菏泽万达影城等也推出下单就领观影礼金活动。 多重利好推动下,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20时,山东国庆档总票房超9200万元,观影 人次超270万,位列全国第五。从数据来看,青岛、济南、潍坊、烟台、临沂等城市的居民对观影表现 出较高的热情,其中最受欢迎的影片包括《731》和《志愿军:浴血和平》等。 档期票房接近去年,口碑影 ...
电影消费“破圈”生长
经济日报· 2025-10-08 08:20
票根经济不仅是一场消费狂欢,更是产业深度融合的体现。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 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丰富消费 业态和场景。今年以来,国家电影局、商务部联合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 消费年"活动,充分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电影+"消费提质升级。 电影《浪浪人生》主体部分在福建泉州取景拍摄,影片中,晋江、石狮等地的渔港、古村落、海岸 线,每一帧都是泉州海洋文化与人文底蕴的生动写照。借助电影热度,不少观众在国庆假期走进泉州, 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从"热映"到"热游",大银幕上的光影故事为文旅市场注入蓬勃活力。 "电影+文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创新表达,实现产业共赢。国庆节前夕, 一场融合电影、市集与青年文化的艺术盛宴在浙江杭州举办,每个摊位都以电影名字命名,游客可以在 这里一站式逛、玩、拍、买,体验电影中的同款场景,解锁电影同款美食、服饰、文创等。电影成为拉 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过去,电影票根只是一次文化体验的凭证,如今却成为连接"吃、住、行、游、购 ...
国庆档观影火热 “电影+”系列活动激活消费潜能
央视新闻· 2025-10-07 11:34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相遇",8天的假期为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在浙江,影院观影热潮持续升温, 各地还推出"电影+"系列活动,深度链接电影与文旅市场,激活消费潜能。 在杭州余杭区的一家影城,以《志愿军:浴血和平》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成为不少观众重温历史、感 受家国情怀的首选。 游客 吴雨欣:看完电影,凭票根能优惠看评弹演出,逛古镇时吃美食、买特产也有优惠,下次还带小 朋友来。 (责任编辑:李春晖) 此外,假期档多元的影片类型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影选择。 国庆期间,湖州南浔的观众凭电影票根,即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专属折扣、购物满赠等诸多优惠 权益,活动覆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7家影院。此外,南浔还以电影为主线,打造了三条差异化 主题游路线,丰富游客体验,银幕流量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 余杭区某影城值班经理 王正伟:日均观影人数是在1400~1600人次之间,上涨还是蛮多的。 在嘉兴,近120名影迷自发组织集体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影院还在开场前发放海报、明信片等 周边纪念品,增强观影仪式感。 观众 李建国:带小孩子来,让她了解一下这段历史,要铭记这段历史,也希望她能够看到志愿军的这 种精神。 ...
跟着电影去旅行!这些打卡地太出片
央视新闻· 2025-10-05 14:44
近年来,中国电影不断带来新的惊喜,从《流浪地球》的科幻奇景到《长安的荔枝》的盛唐风华;从《封神》的史诗浩荡到《热烈》的青春热舞,银幕上 的故事与风景,已成为观众心中一份特别的记忆。 广东阳春岗美镇荔㙟村 电影中李善德初识荔枝、与峒人结下深厚情谊的核心场景,取景于广东阳春市岗美镇荔㙟村的百年荔枝园。 △《长安的荔枝》画面 伴随产业的发展,"电影+文旅"正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观众会循着光影的足迹,走进电影取景地,在现实中与角色同行。这个国庆假期,央视新闻推 出"跟着电影去旅行",邀你一起打卡电影里的风景。 《长安的荔枝》 跨越岭南与长安的风物盛景 电影《长安的荔枝》取景地横跨多个省市,镜头随运"荔"队伍一路推进,从岭南的青山绿水到盛唐长安的宏伟宫殿,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双重风貌。 江门新会南坦葵林 在电影中,运"荔"队伍点燃火把,昼夜奔跑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间,火光与翠绿交织,画面格外震撼。这一幕取景于广东江门新会南坦岛的葵林生态湿 地公园。 公园坐落于潭江水域冲积而成的天然岛屿上,占地约1500亩,涵盖了葵林、鱼塘、水田等多种生态区域,其中蒲葵林面积约800亩,是全国少有的、保存 较完整且规模宏大的葵林生态系 ...
动画照进现实!这个假期,奔赴电影同款取景地
央视新闻· 2025-10-02 10:05
近年来,中国电影持续绽放光彩,佳作频出。从《流浪地球》的科幻奇景到《好东西》的温情叙事,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神话新编到《浪浪山小妖怪》 的东方美学,中国电影不断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赢。 伴随产业的发展,"电影+文旅"已成为一种新风尚。越来越多人喜欢循着电影的足迹,前往取景地感受银幕内外的风景。这个国庆假期,央视新闻推出"跟着 电影去旅行"系列活动,带你打卡电影取景地。 今天,我们聚焦国产动画电影。或许在很多人心中,动画世界总是天马行空,是虚构的梦幻天地,但实际上,很多动画场景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灵感源头。 走,一起出发去旅行! 《哪吒之魔童闹海》 踏上探寻人间仙境之旅 《哪吒之魔童闹海》编织的奇幻神话世界中的很多场景,都源自人间仙境。 桂林山水 影片中,哪吒的家乡陈塘关作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见证了哪吒的成长变化。充满奇幻色彩的陈塘关风光,设计时借鉴了广西桂林的山水景观。 据悉,建模动画师耗时两个多月,收集"喀斯特地貌山体""龙胜龙脊梯田""漓江流域水体"等元素,最终将桂林的灵秀搬上大银幕。 在特效加持下,影片呈现的是一幅绝美的中国风画卷,让人对陈塘关这个神秘之地充满遐想。 在桂林,乘竹筏悠悠穿梭在漓江之上,两岸青 ...
“电影+”新消费业态一年观察: 有力促进消费 推动经济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30 22:44
活动范围与规模 - “跟着电影去旅游”及“电影+文旅”等系列活动自2024年7月30日启动以来,足迹已遍布全国,落地及得到超过20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积极响应 [2][3] - 活动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并得到河北、安徽、湖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甘肃等地的积极响应 [2]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杭州站活动吸引全省11个地市392家景区、商圈、影院和院线参与,数量较前上涨近40% [12] 关键启动与节点事件 - 2024年7月30日,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在浙江杭州西湖印象景区共同组织2024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3] - 2025年1月20日,国家电影局、商务部在北京举行“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3] - 2025年1月23日,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在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影视城举行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全国启动仪式 [3] - 2025年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 [8] 具体合作案例与形式 - **票根经济**:全国近百个景区支持游客凭电影票根免费或折扣游玩,例如山东乐陵影视城、河南西峡县景区、陕西宝鸡九龙山景区等 [4][5][6] - **电影与景区联动**:春节档期间,《唐探1900》主题园区吸引全国数万名游客 [4];《封神第二部》与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合作 [4];《蛟龙行动》与青岛崂山风景区联动推出半价游 [4];《熊出没》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深度合作 [4] - **消费券与补贴**:北京市“跟着电影品美食”美团活动发放1000万元餐券 [8];陕西省发放2100万元“电影+美食”消费券 [10];浙江省发放总额预计超过3680万元电影消费券 [11];厦门市活动投入500万元美食基金 [9];三亚市发放美食电影优惠券,美团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 [11] - **主题线路与创新形式**:国家电影局和国铁集团合作推出“熊猫专列”及“伊春号”电影主题旅游列车 [8][17];国家电影局、中国东航及央视新闻联手推出“中国电影消费年”主题航班 [8];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推出首个邮轮“中国电影消费年”主题航次 [8] 政策支持与引导 -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为电影与旅游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14]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跟着影视去旅行”品牌 [14] - 国家电影局与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的通知》 [14] 活动成效与影响 - **消费拉动**:中国银联春节期间在湖南的活动带来600万元票房增量,拉动餐饮消费金额达1400万元 [19];乐陵影视城春节假期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带动周边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00万元 [19] - **客流量增长**:山东泰安新甫山景区凭《哪吒2》票根兑换门票活动使日均游客量增长40%左右 [19];河南西峡老界岭景区游客人数同期对比2024年增长80% [19] - **商业合作成效**:《封神2》和小厨娘江淮菜联名合作使小厨娘相关门店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10%,增长近万名会员 [19] - **区域消费提升**:湖州南浔区系列活动带动8月全区观影人数达6.3万余人次,环比上升近60%,近5万名游客畅游景区景点和商圈,带动周边消费超1亿元 [19]
拯救电影,先要拯救电影院
虎嗅· 2025-09-05 21:43
行业挑战与市场表现 - 电影行业面临介质老化及年轻人娱乐选择多元化的冲击 观众越发追求"附近""现实性""代入感"和"情绪价值" [1] -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4亿元 但节后市场断崖式下滑 工作日票房跌至1000万元 创近10年最低点 [2] - 暑期档呈现两极分化:6月仅两部国产片票房过亿 7月《恶意》票房2.5亿元(较2023年同制作人作品《消失的她》35亿元下降92.9%) 8月《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从10亿元上调至3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从5亿元上调至17亿元 [2][3] - 截至8月10日暑期档总票房突破85亿元 但市场呈现"骤冷骤热"特征 [3][4] 内容创作趋势 - 成功作品特质:摒弃宏大叙事 采用小人物视角增强代入感(如《南京照相馆》通过1937年普通市民处境折射历史) [7][8] - 动画电影优势明显:技术成熟(2D/3D不落伍) 题材限制少 规避演员舆论风险 盈利可能性高于真人电影 [17][18]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需求:观众追求直给式情绪输出 要求即时性的哭或笑体验 而非遮遮掩掩的表达 [21] - 好莱坞IP面临老化:年轻观众对"漫威宇宙""DC宇宙"认知度下降 而《唐人街探案》系列因强类型叙事和人性主题保持生命力 [19][20] 受众行为变化 - 年轻观众审美壁垒形成:反感精英化说教 偏好有灰度缺陷的人物形象(如《浪浪山小妖怪》冒牌英雄设定引发打工族共鸣) [12][14] - 去明星化趋势明显:观众对权威展示产生抵触 姜文作品《你行!你上!》因未适应此变化导致市场失语 [15][16] - 性价比成为决策关键:电影作为重资产形态(投资大/制作长/回收难)与轻资产消费趋势存在矛盾 [3] 产业结构问题 - 档期依赖症严重:春节档/暑期档外日常时段票房惨淡 影厅常出现零观众状况 [9][10] - 收入结构单一:中国电影98%-99%收入依赖票房(美国部分影片票房占比仅40%) 缺乏衍生品/文旅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25][26] - 新人导演崛起:因成本低(酬劳与阵容费用低)/执行快(如申奥团队5个月完成《南京照相馆》制作上映)/更懂年轻受众需求而受资方青睐 [22][23][24] 未来发展路径 - 电影院生存成为核心议题:需解决非档期客流量问题 避免"卖场"消失导致行业系统性危机 [10][11] - 内容为王原则不变:电影影响力决定衍生开发空间 失败作品难以通过营销补救 [27] - 行业危机尚未解除:暑期档表现可能为阶段性反弹 需持续关注题材与内容创新力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