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玉幕》
搜索文档
发红包就能救剧?那烂剧演员该先转我100块
36氪· 2025-10-22 17:54
红包营销成为主流剧宣手段 - 明星艺人自掏腰包在社交媒体发放现金红包已成为剧集和综艺宣传的主流方式,例如陈哲远为庆祝剧集热度破9000发放28888元红包,以及多位艺人参与心动礼遇季活动每人发放8888元红包[1] - 红包营销从简单的粉丝福利演变为行业“内卷”的结果,因当前剧集集中上线、观众注意力分散、平台热搜广告位价格高企,真金白银发放红包能迅速获取热度和激活流量[6] - 相比传统的剧宣方式如演员发布自拍、感谢语或抽奖,发放红包被行业视为更有效、更划算的营销手段,一个红包的传播效果可能超过十条通稿,正发展成为剧方最划算的“广告投放”[16] 代表性案例与营销效果 - 陈哲远自2023年起累计发放红包金额约48.8万元,其中包括2024年春节约14万元,以及2025年1月28日住院期间连续发放三个49999元红包合计近15万元,其红包面向所有微博用户无门槛发放,已形成个人剧宣传统并塑造了“内娱财神爷”的真诚大方形象[9] - 赵露思在剧集《珠帘玉幕》上线期间连续两天发放红包,第一天49995元、第二天49999元,两天累计近十万元,有效提升了剧集讨论度和艺人好感度[15] - 剧集《九重紫》将红包营销与剧情深度联动,主演在剧情关键节点如“圆房”发放“喜糖红包”,在剧情高潮发放“紫气东来红包”,使红包成为剧集宣传的“续命针”,相关热搜词条均带有“红包”二字[15] 平台与艺人的双向营销模式 - 红包活动常由社交媒体平台主导策划,例如心动礼遇季由微博发起,平台提供资金支持或技术配合,明星提供流量和话题,本质是平台与明星的双向营销,平台借此提升日活跃用户数和留存率[27] - 艺人通过发放红包不仅能换取热搜和话题热度,更能塑造“宠粉”、“接地气”的人设形象,例如陈哲远获评“实诚男孩”、赵露思被赞“大方”、孟子义被夸“会整活”,这些形象红利有时比角色带来的红利更稳固[18] 营销短期效果与行业长期隐忧 - 红包营销能带来即时热度反馈,陈哲远发放28888元红包后剧集相关话题热度曲线立刻上涨,但这种模式易导致观众注意力被透支,红包带来的仅是即时快感而非对作品的长久好感[16][18] - 行业存在对“惯性依赖”的担忧,若艺人为此剧发红包而下部剧不发,可能面临更冷清的市场反应,观众的期待被抬高,营销门槛被推升,最终增加演员自身的压力[18] - 红包营销现象折射出整个影视行业对流量的深度焦虑,剧集供给过剩、热度稀缺、观众挑剔迫使艺人卷入宣传内卷,但优质内容本身才是根本,过度依赖红包营销可能适得其反[31]
谁在“逼疯”赵露思?
虎嗅· 2025-08-05 12:50
事件概述 - 赵露思于8月2日在微博发布长文控诉银河酷娱,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10亿并持续占据热搜榜单 [1] - 长文内容直指公司长期压迫,包括合约纠纷、经济纠纷、权力剥夺和疑似封杀威胁 [10][11] - 银河酷娱于8月3日发布声明否认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 [13] - 赵露思在10分钟内转发公司声明并配以绿茶表情,在评论区历数公司八项罪名 [14] 矛盾发展历程 - 矛盾始于2023年底赵露思突发重病入院导致《恋人》停拍 [6] - 2024年1月赵露思首次发文回应"试戏失败遭殴打"传闻 [7] - 2024年赵露思因公开谈论抑郁症引发争议,公益综艺《小小的勇气》停播,主演作品《许我耀眼》未定档 [9] - 2025年7月网友发现赵露思社交媒体认证已删除"银河酷娱"标识 [10] 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 - 银河酷娱成立于2015年8月,创始人李炜出身湖南广电系 [19] - 2016年与优酷合作推出《火星情报局》第一季斩获9亿播放量 [19] - 公司早期采用"内容制作+艺人经纪"分离模式,赵露思影视经纪权委托众星时代代理 [21] - 2020年《传闻中的陈芊芊》使赵露思爆红,2022年《星汉灿烂》再创现象级作品 [22] - 公司形成"一人扛起80%营收"格局,赵露思是唯一顶流艺人 [23] 利益分配问题 - 公司早期对赵露思抽成高达70%,后期调整至50%,远超行业30%平均水平 [24] - 2023年众星时代经纪约到期后公司直接管理赵露思事务但仍控制工作室运营权 [24] - 2023年原CEO李炜离职退股后公司强行安排赵露思全年无休工作 [25] - 2024年底赵露思生病入院出现失语和瘫痪症状时公司仍强推工作行程 [25] 资源供给问题 - 公司擅长综艺制作但在影视领域表现不佳 [25] - 2021年《一不小心捡到爱》豆瓣仅4.4分,2023年《偷偷藏不住》、2024年《珠帘玉幕》未掀起波澜 [25] - 2018年《火星情报局第四季》收视口碑双下滑,公司2018-2019连续两年亏损 [25] 行业对比案例 - 蔡徐坤与依海文化解约案例:2015年签11年长约,解约赔偿金从每年300万提高至3000万 [30] - 王一博与乐华娱乐分成比例从三七开调整至五五开 [32] 矛盾根源分析 - 作坊式经纪与艺人产业化诉求的割裂 [27] - 内容制作与艺人运营经验不足 [28] - 传统分成模式无法满足艺人团队诉求 [28] - 公司不愿放弃"摇钱树"导致负面循环 [28]
赵露思风波背后:头部艺人,谁说了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23:30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矛盾事件 - 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在其治疗期间划走205万元工作室账户资金,且未归还工作室运营权,团队工作人员缺失,解约协商无果[1] - 银河酷娱回应称不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强调公众人物需谨言慎行,希望赵露思勿再发布语焉不详内容[4] - 赵露思进一步八问银河酷娱,提及高管在其生病期间去北海道滑雪,并称公司存在业内散布其装病等行为[6] 双方积怨历史 - 赵露思抑郁情绪导火索可能来自2019年因没试上戏被公司负责人施暴,但银河酷娱创始人李炜否认殴打指控[9] - 银河酷娱对赵露思形成依赖,其艺人经纪业务以赵露思为支点,通过头部艺人带新人参演剧集[9][11] - 赵露思在微博中提到"前年愚蠢的续约,还有四年的经济约",显示合约关系紧张[14]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银河酷娱以综艺起家,代表作《火星情报局》,后转向艺人经纪业务[9][10] - 阿里影业曾拟以不超过4亿元收购银河酷娱60%股权但最终终止,优酷已于2023年退出银河酷娱[11] - 赵露思成名作《传闻中的陈芊芊》与腾讯系相关,与阿里系项目无关[12] 行业格局与艺人话语权 - 渠道变迁下艺人话语权增大,头部艺人更难管理,经纪公司角色向服务性转变[14] - 互联网平台崛起使流量集中于头部艺人,传统渠道如华谊兄弟影响力下降[14] - 艺人拥有过多话语权可能带来创作争议,如周迅在《如懿传》中的改台词等人设争议[15] 艺人职业发展问题 - 赵露思职业路径规划存在讨论空间,银河酷娱被指在为其做长远打算上失职[16] - 当前行业处于艺人关系重塑期,尚未形成完整模式应对渠道变迁带来的挑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