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

搜索文档
新政松绑?111部积压剧迎来春天——203亿投资全盘点
36氪· 2025-08-20 08:50
本周,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中多项有关电视剧创作的措施都被视为对剧集行业的重 大利好,业内认为其"创作松绑,鼓励创新,管理提效,注入活力,把创作交给创作者,把产业交给市场。" 其中文件中特意提到"增加优质广电视听内容供给",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也在探讨积压多年的剧集是否有机会乘着这股东风得以播出。受此消息影响,百纳 千成、华策影视、芒果超媒、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纷纷涨停。在娱乐资本论的统计中,这些公司都有大量的积压剧存在。 其实今年已经有不少积压剧播出,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积压3年的《无忧渡》在爱奇艺热度最高达到9853,积压2年的《折腰》开播6天站内热度值破30000,积压5年的《人生若如初见》开播预约量达383万,积 压5年的《亲爱的你》首播7集冲上腾讯视频飙升榜第一。 实际上,库存剧年年都上线排期,呼吁某些积压剧排播的声音更是每年霸榜一圈。云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线71部库存剧,同比减少36部,整体数 量虽呈下滑趋势。但今年声量更为高涨,也是头部剧集的亮眼表现放大了积压剧市场的关注度。 娱乐资本论统计了2015年至2022年杀青的剧集,发现 ...
谁偷走了影视行业的200亿
36氪· 2025-07-02 07:46
盗版问题的严重性 - 影视行业每年因盗版侵权造成损失超过200亿元,呈现「播出即盗版」和「无一幸免」现象[1][2] - 热门剧集如《藏海传》《折腰》播出时盗版资源迅速扩散,侵权视频成本极低而正版制作成本高达每分钟数万至上百万元[1] - 头部电影投资规模达上亿美元,头部综艺投资数亿元,但盗版者零成本掠夺创作者数年心血[1][8] 盗版传播渠道与案例 - 网盘、搜索引擎、短视频平台构成盗版传播三大重灾区,某短视频平台《狂飙》侵权话题播放量达116亿次[4] - 某盗版团伙通过8.3万部盗版作品获4800万次点击,非法广告收入3.92亿元;网盘小站年返利达数千万元[4] - 腾讯《庆余年》遭侵权视频合集播放量超3000万次,相关话题播放量30多亿次[9] 维权难点与行业困境 - 维权面临调查取证难、侵权责任划分不明等问题,现行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平台侵权认定存在不足[7] - 部分平台为追求流量默许盗版,利用「避风港规则」逃避责任,导致盗版传播速度远超维权速度[7][9] - 电视剧平均投资1-2亿元,但盗版导致平台付费用户流失和广告收入下降,影响可持续发展[8] 版权保护进展与措施 - 国家版权局发布重点作品保护预警名单,涵盖《长安的荔枝》等18部剧集[1] - 腾讯在美国维权获6.16亿元判赔,对《长相思》《小日子》分别获8527万和5685万元赔偿[12] - 「剑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视听作品侵权,加强电影电视剧版权保护[13] 行业呼吁与解决方案 - 建议平台建立主动防控机制,如提前发送版权预警函并要求采取管控措施[18] - 需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侵权成本,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严格执法机制[12] - 应提升公众版权意识,杜绝盗版内容传播最后一环,将损失转化为创作投入[18]
实习生整顿影视圈,副总裁道歉?
36氪· 2025-06-20 19:55
行业现状 - 影视行业实习生承担大量核心工作,制作团队中实习生占比极高,正职人员屈指可数[2] - 行业普遍存在低薪或无薪实习现象,实习生月薪低至五六百元且可能无法获得实习证明[5][6] - 好莱坞调查显示79%影视行业实习生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37%需依赖家人资助维持生计[15] 人才结构 - 星二代凭借资源优势快速进入行业核心岗位,如张艺谋儿子16岁即在剧组实习[11] - 专业院校进修班成为转型导演的重要途径,北电导演系进修班学费高达12万元/年[9] - 行业存在明显人才流动问题,部门人员流动率极高,极端情况下仅剩实习生支撑[19][20] 工作模式 - 实习生工作强度大,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4-17小时,需承担高强度体力劳动[5][6] - 部分实习生实际承担正职工作,如执行导演参与剧本创作和分镜设计,但薪酬仅为市价50%[14] - 文学策划类实习生需每周阅读3-5部数十万字小说,但参与核心创作环节机会有限[22] 细分领域差异 - 综艺实习生需24小时在线工作,项目周期短但执行压力大[24] - 短剧行业存在鄙视链,具有长剧经验者被认为不适应短剧节奏和观众需求[25] - 电影领域竞争激烈,考生包含海归和顶尖院校转行者,录取门槛极高[8][9] 行业挑战 - 低成本运营模式下,实习生成为主要劳动力但缺乏职业保障[4][14] - 项目落地率低,经手16-17个项目仅2-3个能最终完成[19] - 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毕业生多选择转行或研究AI短剧等新兴领域[20]
中制协召开影视版权保护媒体会并发布典型案例
快讯· 2025-06-19 21:00
行业动态 -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联合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三大视频平台召开媒体通气会,聚焦影视行业盗版治理问题 [1] - 会议正值"剑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针对视听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展开整治之际 [1] 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案例 - 优酷与爱奇艺共同起诉短视频侵权案,法院一审判偿80万元,是两大平台首次联合作为原告的标志性案件 [1] - 《狂飙》短视频平台侵权案,法院判决赔偿3000万元,是目前国内同类案件中判赔金额较高的案例之一 [1] - 《藏海传》《折腰》等热播剧遭盗播,一男子搭建上百个盗版影视网站非法采集未授权作品,累计违法所得数十万元,已被刑事拘留 [1] - 某短视频平台侵权《庆余年》案,二审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决赔偿964万元,是少见的采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例 [1] 海外案例 - 腾讯诉安博电视盒子侵权案,美国法院判赔8475万美元(人民币约6.16亿元),其中《长相思》获赔1170万美元(人民币约8527万元),创国内企业海外视频维权最高判赔记录 [2]
数读4-5月大剧招商:从《蛮好》《折腰》《藏海传》,看见IP商业价值
36氪· 2025-06-17 07:34
剧集市场整体表现 - 现象级剧集《藏海传》带动Q2剧集大盘热度 云合市占率最高达40.1% 优酷站内热度史冠 抖音主话题破100亿 吸引60+品牌合作 [1] - Q2内容多元化与招商热度同步提升 古偶接棒现偶 悬疑剧场混战 孙俪两部新剧领跑招商 [1] - 5月剧集大盘进一步升温 《藏海传》以4.49亿月播放量登顶QUEST MOBILE榜单 前五名播放量均超4亿 [7][8] 头部剧集招商表现 - 《蛮好的人生》以160个总广告数、28个合作品牌领跑4月招商 云合市占率暴涨5倍 成为唯一广告数破百的头部大剧 [2][5] - 《藏海传》创218个总广告数纪录 48个品牌合作 含荣耀/花西子等跨行业品牌 优酷播前招商金额与客户数量双冠 [9][10][12] - 《折腰》以3003秒总广告时长创纪录 单集胃泰广告达215秒 古装IP与品牌谐音梗结合形成独特营销案例 [9][14] 平台竞争格局 - 优酷凭借《蛮好的人生》《藏海传》包揽4月/5月招商冠军 广告形式创新覆盖10+类型 弹幕玩法突破传统 [1][10] - 腾讯视频《棋士》以49广领跑悬疑剧场 王宝强回归作热度破26000 豆瓣7.4分 力压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 [6] - 爱奇艺《无忧渡》逆袭 从1广"裸播"攀升至67广收官 芒果TV依靠生态优势保障《有你的时光里》全集有广 [3][6] 品牌投放特征 - 互联网/酒类/饮料/医疗保健品牌成投放主力 三九胃泰/外星人电解质水等通过剧情高光时刻深度绑定内容 [5][15] - 头部艺人商业价值显著 孙俪国民度带动家庭消费品牌 肖战代言品牌直接绑定《藏海传》投放形成复投效应 [5][12] - 品牌呈现"逐热度而至"特点 《无忧渡》口碑攀升后招商逆袭 《淮水竹亭》热度下滑后广告量锐减至1-2广 [6][15] 行业趋势洞察 - 剧集营销进入"价值观共振"阶段 《蛮好的人生》通过保险从业者设定吸引蚂蚁保 实现剧内外专业度融合 [5] - 古装剧突破男性向品牌局限 《藏海传》覆盖手机/美妆/母婴行业 OPPO与vivo打破竞品不同场惯例 [12] - 短剧集商业化能力提升 赵丽颖主演的8集《在人间》实现集均4.5广 显示明星号召力与内容形态创新结合 [15]
比起大女主,大主母才是国剧的“国情”
36氪· 2025-06-13 15:42
行业趋势分析 - 古装偶像剧市场出现"大主母"角色类型,介于传统大女主与娇妻形象之间,兼具智慧与主动性,形成"双强"叙事结构[1][3] - 该类型在长短剧市场均获成功,覆盖古装宫斗(《美人心计》)、宅斗(《知否》)、现代都市(《三十而已》)及年代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等多题材[4] - 内容配方为"浪漫爱情X贤妻职场",通过先婚后爱、任务攻略等设定强化戏剧冲突,男主多设定为有性魅力的反派角色[10] 用户需求洞察 - 观众更接受"大主母"而非悬浮的大女主,因其提供熟人社会适用的现实行动指南,缓解依附生存焦虑[12] - 2022年浪漫爱题材集中爆发(《星汉灿烂》《苍兰诀》)后,2023-2024年转向功利化感情观,但《折腰》填补了市场断档期需求[13] - 女性观众通过"征服男主"获得权力代偿体验,男性观众则认同被护情节,实现跨性别共情[19] 内容创作方法论 - 成功要素包括:时代背景合理化人物动机、系统攻略设定平衡功利与浪漫、男主需符合"美强惨"标准且值得救赎[21] - 需重点塑造女主"苏感",通过征服高难度反派男主强化爽感,避免过早甜宠弱化戏剧张力[24] - 创新方向在于叠加女性性魅力表现,如《折腰》在传统贤惠基础上增加权谋技能与清醒特质[22] 市场竞争格局 - 短剧领域已形成年代辣媳、换嫁本等成熟子类型,代表作品包括《此生更如意》《重返八零共白首》等[4][17] - 长剧领域《知否》持续产生长尾效应,而《如懿传》因关系处理失败成反面案例,反映观众对圆满叙事的偏好[12] - 创作内卷导致女主需同时满足传统贤妻与现代独立双重标准,人设复杂度显著提升[19]
2025过半,“爱优腾”没有赢家?
36氪· 2025-06-12 18:06
平台剧集表现 - 优酷《藏海传》成为上半年剧王,最高市占率达40.1%,累计播放量18.5亿[1] - 腾讯视频《折腰》最高市占率25.8%,爱奇艺《无忧渡》单日最高市占率26%[1] - 今年爆款剧数据普遍下滑,《藏海传》播放量仅为去年爆款《墨雨云间》的一半[6] - 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剧集仅《漂白》一部,历史最高热度9853的《无忧渡》未达爆款标准[7] 商业变现情况 - 《藏海传》招商创纪录,合作品牌超60家,均集广告8.5个,贴片广告均价900万/15秒[2] - 该剧云包场收入达1200万元,冠名价格1.2亿元,广告总收入或达数亿元[2][3] - 优酷通过严格成本控制实现单季度盈利,每部剧ROI表现良好[3] - 行业整体盈利艰难,仅30%-40%电视剧不亏损,超50%项目亏损[4] 行业趋势变化 - 爆款剧热度普遍不及往年,《庆余年2》最高热度34389远超今年剧集[6] - 短剧市场快速崛起,微短剧已成爱奇艺极速版播放时长第二的内容品类[8] - 平台战略转向"去长补短",优酷推16集短剧政策,爱奇艺成立专门微短剧部门[8][9] - 爱奇艺拓展直播带货和线下乐园等新业务,腾讯视频试水十几分钟短剧[9] 市场竞争格局 - 优酷凭借《藏海传》扭转"掉队"形象,但整体规模仍不及爱奇艺与腾讯视频[3] - 腾讯视频去年凭借《繁花》等爆款领先,今年优势减弱[2] - 短剧平台红果被行业人士视为实际赢家,长视频平台整体水位下降[8] - 影视行业供给过剩导致观众分众严重,大爆款减少[8]
《折腰》圆满收官,宿敌眷侣动人情义引全民追剧
齐鲁晚报· 2025-06-07 19:42
播放表现 - 腾讯视频独播期间热度值破30000创2025年开播剧集最快破三万纪录 [4] - WeTV海外上线48小时即登顶多地区播放量榜首 [4] - 全周期斩获全网热搜3669次其中微博热搜3371次主话题阅读量49.2亿 [4] - 抖音爆款视频200支小红书主话题浏览量30.8亿创2025剧集冠军 [4] - 连续三周霸榜猫眼豆瓣等11个主流数据平台榜单 [4] 内容创新 - 双强CP情感线突破传统古偶模式女主展现情绪主导力 [5] - 家国情怀与爱情线深度融合升华出"共我者担当"精神内核 [7] - 群像塑造触发观众共创衍生出"魏家F4"等社交爆梗生态 [9][10] 制作水准 - 服化道融合汉代文物纹样与现代审美被赞"中式美学典范" [13] - 取景地贵州小七孔引发文旅联动带动地域文化传播 [13] 社会影响 - 高校学生自发创作"台词转场"内容助推剧集破圈 [13] - 收官后仍保持超高讨论度形成现象级文化效应 [16][17]
互联网真是换了一批人了:刘宇宁,这条锦鲤的奇幻漂流!
搜狐财经· 2025-06-03 23:45
抖音平台内容生态演变 - 2018年抖音平台涌现出"摩登兄弟"等原生内容创作者 通过街头表演形式获得早期流量爆发 典型表现为安东老街直播《讲真的》获极高互动 [1] - 平台内容呈现南北地域差异化发展特征 南方新兴势力与北方原生网红形成早期竞争格局 这种区域竞合关系推动内容多元化 [1] 艺人IP商业化路径 - 艺人刘宇宁完成从素人到多栖艺人的转型 通过OST(影视原声)领域建立专业壁垒 其演唱的影视歌曲形成"爆款制造机"效应 [1] - 采用"影视+音乐"双轮驱动模式 既参演《折腰》等影视作品 又通过OST强化行业存在感 实现IP价值最大化 [1][5] - 通过直播等新型互动方式维护粉丝关系 包括剧组直播连麦、签名互动等 构建"宠粉"人设提升用户粘性 [5] 影视宣发创新模式 - 在《一念关山》宣发中采用主演主导的"直播圆桌"形式 通过剧组集体直播化解争议 创造单场直播观看量高峰 [3] - 开创艺人深度参与剧集危机公关的新模式 主演直接面对观众沟通 有效扭转舆论风向 [3] 互联网造星机制 -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素人崛起核心渠道 典型案例从街头表演者成长为影视歌三栖艺人仅用5年时间 [1][7] - 新一代网红的生命周期显著缩短 但头部艺人通过跨界发展可突破内容平台局限 实现职业生涯延展 [1][7]
古偶导演101:这届用户对“玉芬邓科们”又爱又恨
36氪· 2025-05-23 16:37
古偶导演市场格局变化 - 新锐导演如杨龙、曾庆杰、赵一龙等通过创新叙事和镜头语言获得好评,正在冲击传统古偶导演格局 [7][9][10][12][14] - 老牌导演如邓科、朱锐斌、郭虎等陷入创作舒适区,作品口碑参差不齐,常被吐槽运镜和叙事问题 [16][17][19][27] - 林玉芬等资深导演作品减少但保持高水准,如《无忧渡》以"老钱风"制作获认可 [15] 平台对古偶导演的战略布局 - 腾讯视频采用"嫡系养成"模式,如杨龙从低成本网剧逐步晋升至S级项目,曾庆杰通过短剧试水后承接A级古偶 [21] - 芒果TV重用合作多年的导演如丁梓光,给予较大创作空间 [23] - 爱奇艺偏好港台资深导演如林玉芬、麦贯之,优酷倾向新人导演如钟青 [25] 导演作品数据表现 - 新导演作品豆瓣评分较高:《九重紫》7.8分、《永夜星河》7.6分、《国色芳华》7.8分 [6][10][14] - 传统导演作品评分分化严重:《大奉打更人》5.6分、《与凤行》7.2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5分 [6][17][19] - 待播剧储备显示平台持续押注:郭虎有《念无双》《书卷一梦》,朱锐斌有《一笑随歌》 [19] 导演创作风格与技术特点 - 杨龙在《雁回时》中采用无CP设定,强化女性议题和代际冲突叙事 [7] - 曾庆杰延续短剧快节奏优势,《九重紫》前两集通过雪景、马背吻等高氛围感镜头出圈 [9][10] - 赵一龙师从正午阳光,擅长光影构图与演员特质挖掘 [12] - 侣皓吉吉在《墨雨云间》保持强烈视觉冲击力风格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平台和观众对导演关注度提升,资本从流量明星转向幕后创作确定性 [30] - 古偶产业需整体升级,仅靠导演创新无法解决剧本逻辑等系统性缺陷 [31] - 新导演通过差异化内容(如《雁回时》叛逆叙事、《九重紫》短剧式节奏)打破同质化困局 [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