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雕侠侣》
icon
搜索文档
金庸海外七十年
北京晚报· 2025-10-29 20:13
▌顾臻 武侠小说圈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此语或许有些夸张,但海内外无人不 知金庸是事实。金庸小说的出海早在他开启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三个年头——1958年就开始了,由此打开 了金庸小说的翻译之门。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新作还是旧作,不断地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传播范围 自亚洲而欧洲,多达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已近七十年。 泰文版《射雕英雄传》 英文通俗本《射雕英雄传》 韩文版《鹿鼎记》 泰国最早翻译金庸小说 芬兰版《射雕英雄传》 德文版《射雕英雄传》 越文版《神雕侠侣》 日文版《书剑恩仇录》 在亚洲地区,包括《越女剑》在内的十五部金庸小说,在过去近七十年间,先后被译成多种亚洲文字出 版,且译本不止一种版本,译者也不止一人,更有译者因专注翻译金庸小说而成为名家,中国武侠小说 译作等身,可见金庸武侠小说在所在国受欢迎程度之高。 从翻译时间和历史的角度讲,金庸小说在亚洲的翻译与流传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东南亚国家,泰国开启了金庸小说翻译的热潮。就目前看到的文献,第一部金庸小说的海 外译本是《射雕英雄传》(泰译名《玉龙》),于1958年出版,金庸这部新作当时还在《香港商报》连 载中。随着时 ...
吵架真得旗鼓相当才好看
虎嗅· 2025-10-08 17: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点儿乌干菜,首发于2025年2月14日,作者:章程,题图来自:AI生成 2月14日这个日子,最适合看伯格曼的《婚姻生活》、诺亚·鲍姆巴赫的《婚姻故事》,以及《坠落的审 判》这类电影! 最近重看了《坠落的审判》,最大的感受是:欧洲人吵架(或争辩)好高级!不管是夫妻争吵,抑或庭 审的唇枪舌战,对话都很精彩,堪称人均精神分析学家,能把对方的潜意识都拎出来鞭尸!吵架学问之 博大精深,"犹河汉之无极也"! 婚姻里一地鸡毛之类的车轱辘话,暂且不说,没啥新鲜的。毕竟经过伯格曼电影的洗礼,感觉已没有情 感之虚假能刺激到我。但《坠落的审判》的好看在于它把很多难讲明的精神状态给"说道"出来,这点就 有意思了。如果有人愿意拎出对话,以精神分析理论作为注脚,必定能牵出很多枝枝蔓蔓(至少唤起我 早年啃那些理论的阅读经验),譬如,女主反驳男主的"自我牺牲"言论时如是说: 试想,老K同志要是没有熟读金庸,哪里能这么"引经据典"地骂人! 言归正传。《坠落的审判》这电影还挺游离的,这点很好!它始终在文本和事实之间延宕开距离,我有 点分不清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我甚至觉得小男孩一直在"编故事",他才是一个好作家,以小 ...
黄晓明落榜
第一财经· 2025-06-20 15:05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 金世佳以总成绩278 84分被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录取 研究方向为表导演创作 业务一科目成绩94 34分 业务二科目成绩90分 面试成绩94 5分 [1] - 表导演创作方向共录取三人 金世佳为其中之一 [1] - 艺术管理/戏剧策划方向仅有一位考生录取 黄晓明未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中 [3] 黄晓明相关背景 - 黄晓明曾进入上海戏剧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戏剧策划 但最终未录取 [2] - 黄晓明回应落榜称"明年再战" [4] - 黄晓明名下关联40余家企业 涉及影视、投资、餐饮等领域 近半数为开业状态 包括乐视影业、北京易乾影视文化工作室等 [4] - 在上述开业企业中 黄晓明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股东等职务 [4]
古装剧霸屏,「武侠」却没了
36氪· 2025-06-11 15:25
行业变迁 - 武侠剧从20世纪70-80年代港台制作公司主导起步 1976年《射雕英雄传》开启港产武侠剧历史 后续《天蚕变》《楚留香》等经典持续培养受众 [2] - 1983年TVB版《射雕英雄传》创收视奇迹 香港平均收视率60% 单集最高90% 内地单集观看人数超7亿 占当时全国人口70% 带动电视机普及 [4] - 2000-2010年大陆武侠剧进入"黄金十年" 产量超百部 豆瓣8分以上14部中8部出自该时期 包括《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经典 [11] - 2005年《仙剑奇侠传》开启仙侠剧时代 地面频道收视11.3% 河北卫视上星收视峰值4.6% 推动行业IP来源从武侠小说转向游戏 [12][14] 市场更替 - 2014年《古剑奇谭》实现台网联动突破 电视收视破2% 网络总播放40亿 单集1.6亿 微博话题50亿阅读 确立仙侠剧现象级地位 [14][16] - 武侠IP过度开发导致市场疲软 金庸《射雕》影视化12次 《倚天》11次 古龙《楚留香》8次 同质化严重削弱号召力 [16][18] - 武侠刊物大规模停刊 2015年《武侠故事》停刊 2019年《武侠世界》停刊 2023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停刊 原创内容源头枯竭 [18] - 女性受众崛起推动"女频变革" 仙侠剧强化爱情线与"大女主"视角 催生古装偶像剧细分类型 [20] 制作逻辑演变 - 早期武侠剧受资金限制 服化道简陋但注重剧情与动作设计 如95版《神雕》用保鲜膜模拟瀑布 靠演员表演弥补 [21][23] - 现代古装剧制作转向高成本模式 服化道预算占比提升 视觉特效成为标配 演员颜值优先级高于动作训练 [25] - 行业性价比考量导致武侠剧式微 需额外支付武术指导费用 演员档期难配合动作训练 资源向古偶/权谋等类型倾斜 [25] 新形态探索 - 近年"新武侠"尝试融合多元元素 《雪中悍刀行》加入成长叙事 《山河之影》采用双男主设定 《莲花楼》结合悬疑探案 [28][30] - 当前古装剧市场悬疑权谋题材占主导 武侠剧已成小众 反映内容消费群体文化断层 如《藏海传》仍被与10年前《琅琊榜》对比 [1][27]
古天乐称降片酬也没人投资,关键原因有三个,主要责任在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3-25 14:0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影视行业进入冰河时期 前线人员为求生计集体转行 包括送外卖 开Uber 卖保险等 [6] - 行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资本密集涌入 但人员流失与转型现象加剧 形成鲜明反差 [5] - 题材同质化严重 重复建设 创新乏力 竞争激烈但未优化 好作品比例下降打击观众消费动力 [11] 明星个案分析 - 古天乐自曝已带头砍片酬 但面临根本无人投资的困境 [6] - 原计划两年拍8部影片的拍住上计划仅完成4部 剩余全靠硬撑 [6] - 出道数十年作品数量多但类型重复 风格相似 遭遇审美疲劳 [13] - 中年后电影题材高度相似 形象气质不如年轻时惊艳 经典代表作仍集中在早期作品 [13] - 两年拍八部风格题材类似电影 质量难以保证 加剧观众审美疲劳 [15] 转型建议 - 需减缓拍戏节奏 尝试多元化故事题材风格 [17] - 可尝试放弃咖位出演小配角 或能出彩并降低审美疲劳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