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
搜索文档
谁将问鼎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虎嗅· 2025-10-02 09:4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预测分析 - 文章核心观点是对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及科学家进行预测,重点分析了GLP-1发现作为高概率获奖项目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1][2][3] 医学类获奖规律 - 2001年至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学类奖项颁发年份符合“隔三差五”规律,仅2013年例外[2] - 医学类获奖成果均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如2003年磁共振成像、2015年寄生虫治疗、2023年mRNA疫苗等[2] GLP-1项目获奖概率与理由 - GLP-1发现获奖概率达85%,因其揭示了代谢调控新机制并符合“发现”标准[3] - 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位列2024年全球药物销售额前十,凸显临床应用价值[4] - GLP-1发现已近40年,相关科学家年事已高,且代谢领域上次获奖为40年前胆固醇研究,增加紧迫性[6][7] GLP-1贡献科学家预测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ens Juul Holst概率100%,1987年首次在血液中检测到GLP-1并阐明活性[8] - 哈佛医学院Joel Habener概率100%,1987年在肠细胞发现GLP-1并证明其促胰岛素功能[10] - 科学家Svetlana Mojsov概率75%,通过合成不同长度GLP-1为阐明生理功能提供关键支持[12] 其他候选项目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获奖概率15%,因临床诊断价值突出但“发现”成分可能不足[19][21] - 赫赛汀、格列卫等药物获奖概率5%,临床应用显著但整体影响力不及GLP-1[22][23] - 基础生理学研究成果获奖概率远低于1%,因委员会近年更倾向医学类应用成果[24]
镇静药会让人变傻吗
北京青年报· 2025-09-01 08:54
镇静药物使用必要性 - 镇静药物用于缓解ICU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异常反应 改善治疗配合度并减少耗氧量[2] - 机械通气过程中镇静治疗可改善患者痛苦 促进睡眠 诱导遗忘消除病痛记忆[2] - 预防管路滑脱坠床等不良事件 保证患者安全 同时降低代谢速率减轻器官负担[2] 常见药物类型及特性 - ICU常用镇静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啶 作用为使大脑和身体暂时休息[3] - 麻醉性镇痛药含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羟考酮吗啡等 具有强镇痛效果和潜在成瘾性[3] - 药物作用类似深度睡眠 药效消退后24至72小时内大脑功能完全恢复 无永久损伤[3] 用药安全管控措施 - 镇静药物剂量和时间严格管控 针对急性病情非长期使用 几乎不会导致药物依赖[4] - 长期认知障碍主要与疾病本身全身炎症及住院时长相关 非镇静药物直接作用[4] - 实施个体化镇静策略 根据体重肝肾功能选择药物剂量 实时调整镇静深度[4]
百利天恒定增计划获批
国际金融报· 2025-07-15 23:05
公司融资动态 - 公司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计划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 发行股票不超过2005万股 资金将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2] - 公司推进赴港上市 2024年6月首次递交IPO申请 12月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2025年1月因文件失效第二次递交申请 [3] - 公司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8.19亿元 同时推进A股定增和港股上市计划 [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暴跌99.7%至6700万元 净利润亏损5.31亿元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亏损7.8亿元增至盈利37亿元 同比增幅580% 主要因百时美施贵宝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3] - 2024年收入来源包括知识产权授权收入53.32亿元 化药制剂3.22亿元 中成药制剂1.64亿元 [3]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创新生物药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两大板块 [3] - 公司自2011年转型创新药 已构建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重点布局多特异性抗体和ADC领域 [2] - "以仿养创"模式难以为继 创新药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4]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14款临床试验阶段药物 其中6款为ADC创新药 [4] - 核心产品BL-B01D1是全球首创靶向EGFRx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ADC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 [4] - 2023年12月凭借BL-B01D1达成84亿美元合作协议 [4] 行业竞争 - ADC已成为癌症治疗关键方式 但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领域竞争者较多 [4] - 公司需确保资金充足以维持BL-B01D1先发优势 否则可能失去定价权和市场份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