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
icon
搜索文档
百利天恒“增收不增利”迷局:一次性License-out收益“撑”季报,研发困局与传统产品疲软揭示长期隐忧
华夏时报· 2025-10-31 23:13
财务业绩分析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8.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25.08%,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上升203.74%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0.66亿元,同比下降63.52%,归母净利润为-4.95亿元,同比下降112.16% [3] -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完全得益于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项下一笔2.5亿美元(约合18.95亿元)的一次性里程碑付款确认,该笔收入成本端几乎为零,将单季毛利率推升至93% [5] 研发投入与风险 -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7.7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85.8%,意味着每获得1元收入需付出0.86元研发成本 [5] - 研发费用高占比主要源于营收基数下滑,行业平均研发费用占比为48.54% [7] - 公司15款在研药中仅3款进入Ⅲ期临床,ARC平台药物BL-M07D1临床进度落后于同类竞品 [5] - 核心产品iza-bren为EGFR×HER3双抗ADC,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其靶点HER3在实体瘤中单药响应率不足5% [7] - 同类产品阿斯利康MEDI4276因间质性肺病终止Ⅲ期临床试验,为公司敲响警钟 [8] 传统业务挑战 - 传统主力产品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24年纳入集采后,中标价格较集采前下降约60%,收入从2022年3.14亿元下滑至2024年1.32亿元,毛利率从76.77%下滑至32.32% [9] - 主导产品中成药制剂黄芪颗粒的毛利率连续两年下降至34%,同时中药材黄芪价格在2023-2024年上涨40% [9] - 丙泊酚等仿制药市场面临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竞争,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9% [9] 运营效率问题 - 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13.37天,较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约60-90天)高出3倍以上,反映渠道库存存在积压问题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60.65天延长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128.4天 [10]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2%升至18% [10]
1500亿创新药龙头第三次冲刺港交所 实控人为四川新首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6 09:09
公司近期动态与财务表现 - 百利天恒于9月29日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其自去年筹划港股上市以来的第三次递表[2] - 公司近期完成A股定增,募资总额达37.64亿元,发行价格为317元/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4]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市值高达1550亿元,董事长朱义持有公司72.22%的股份,其价值约为1128.53亿元,稳坐四川富豪头把交椅[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1亿元,同比下降96.9%,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同比下降124.0%[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03亿元、5.62亿元、58.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7.80亿元、37.08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606.69%,同比增加596.8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10.39亿元,远超期内营收[7] - 上半年利润指标为负主要因保持创新药的高研发投入,同时上年同期公司与BMS达成的合作协议首付款到账确认收入,导致本期核心指标同比降幅较大[6]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以来A股医药公司热衷于赴港IPO,年内至少10家公司披露"A+H"计划进展,包括科兴制药、百利天恒、博瑞医药等[8] - 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年内有10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而去年全年仅有4家,募资额15.12亿港元[9] - 香港市场创新药企业迎来价值重估,年内港股44只创新药概念股中,有11只股票上涨超两倍,3只上涨超三倍,荣昌生物年内上涨768%[9] - 2025年我国创新药领域动态频频,Wind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51.22%,板块整体景气度显著提升[10]
1500亿创新药龙头第三次冲刺港交所,实控人为四川新首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6 08:55
公司港股上市进展 - 百利天恒于9月29日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其自去年筹划港股上市以来的第三次递表 [1] A股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刚刚完成A股定增,总计募资金额为37.64亿元,发行价格为317元/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3] 公司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 百利天恒于2023年1月6日在A股上市,主营业务包括创新生物药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 [5]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市值高达1550亿元 [6] - 董事长朱义持有公司72.22%的股份,所持股份价值约1128.53亿元,稳坐四川富豪头把交椅 [6]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1亿元,同比下降96.9%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同比下降124.0% [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03亿元、5.62亿元、58.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7.80亿元、37.08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6.69%,同比增加596.8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10.39亿元 [8] - 公司解释上半年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保持创新药的高研发投入,以及上年同期与BMS达成的合作协议首付款到账确认收入导致同期基数较高 [7] 行业趋势与动态 - 年内至少10家A股医药公司公告"A+H"计划进展,包括科兴制药、百利天恒、博瑞医药、贝达药业、迈威生物、长春高新、欧林生物等 [10] - 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年内已有10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而去年全年仅有4家,合计募资15.12亿港元 [11] - 香港市场创新药企业迎来价值重估,港股44只创新药概念股中,有11只股票年上涨超两倍,3只股票年上涨超3倍,荣昌生物年内上涨768% [11] - 2025年以来Wind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51.22%,板块整体景气度显著提升 [11]
“蒙电”入苏 点亮美好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18:21
项目概况 - 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向江苏外送电量突破2000亿度,达2004亿度 [2] - 该项目相当于就地转化超6000万吨标准煤、减少1.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2] - 工程全长1620公里,自2017年投运以来,日均输送电能约1亿度 [1][2][3] 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稳定电力供应使千垛镇等农业核心区彻底告别灌溉"看天吃饭"的窘境,供电公司对26座智能泵站、50公里农灌线路加强特巡维护 [3] - 陈堡镇粮食烘干中心利用稳定电力,烘干机组一天可处理120吨湿粮,有效避免了粮食因阴雨天霉变导致的损失,保障了粮食品质和农民收入 [3] - 供电公司开辟春耕春灌"绿色通道",提供"当日接电"快速服务,以应对农业生产中的用电高峰和极端天气风险 [4] 对高端制造业的推动 - 锡泰工程年送电量相当于泰州市全年用电量的1.8倍,为泰州高新区137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稳定电力 [5][6] - 针对半导体等行业对电力稳定性的苛刻要求,供电部门为华芯半导体等企业铺设"两路110千伏专线+柴油发电机组"的组合模式,实现毫秒级切换,根治电压波动难题 [6] - 稳定电力支撑使华芯半导体芯片良品率跃升至99.2%,年产能突破12万片,今年出口订单同比增长40% [6] 对医药产业的保障 - 充足电力保障了医药企业生产车间恒温恒湿系统的精准运行,避免了因电压不稳导致的生产线停机和参数重新调试 [11] - 供电部门针对医药企业用电特点,为盈科生物等企业升级供电线路与配电设备,从源头保障电力稳定 [11] - 稳定电力支持盈科生物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份,并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的10余个国家,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11][12]
从盈利37亿元到亏损5.3亿元,百利天恒的“一次性收入”游戏还能玩多久
华夏时报· 2025-06-30 19:19
业绩波动与收入争议 - 2024年因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计入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从亏损7.8亿元飙升至盈利37亿元,同比增幅580%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暴跌98.77%至6700万元,净利润亏损5.31亿元,呈现"悬崖式"下跌 [4] - 市场质疑8亿美元收入性质,认为其不符合"性质特殊和偶发性"的非经常性损益认定原则 [3] 传统业务萎缩 - 核心产品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24年收入1.32亿元,较2023年下降38%,较2022年3.14亿元下降58% [6] - 丙泊酚毛利率从2022年76.77%降至2024年32.32%,减少44.45个百分点 [7] - 中成药黄芪颗粒2024年收入1.46亿元,较2023年减少1000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39.87%降至34.15% [9] 集采与新药冲击 - 国家及省级集采导致化药制剂销售价格大幅下降 [5] - 新型麻醉药环泊酚2024年国内销售额接近15亿元,市场渗透率21.5%,对丙泊酚形成替代压力 [8] - 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中成药业务成本上升 [8] 研发投入不足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32%、132.81%和24.78%,三年平均36.18% [10] -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25%,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53% [11] - 研发人员数量1112人,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19人 [11] 行业专家观点 - 依赖一次性收入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未反映主营业务真实盈利能力 [3] - 产品管线老化、集采冲击、研发投入不足是传统业务下滑深层原因 [9] - 化药和中成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 [9]
百利天恒:百利天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2023-01-04 19:14
上市信息 - 2023年1月6日公司3306.3298万股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百利天恒”,代码“688506”[57] - 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401000000股,发行股票数量40100000股[58] - 本次上市无流通限制及限售安排的股票33063298股,有流通限制或限售安排的股票367936702股[58]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62.36万元、101270.94万元、79673.18万元和30475.70万元,呈逐年下滑趋势[14]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812.07万元、 - 2504.05万元、 - 15429.72万元和 - 15352.42万元,持续亏损[14] - 2022年度预计营业收入68800.00 - 72400.00万元,同比减少13.65% - 9.13%[105] - 2022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 32300.00 - - 30300.00万元,同比减少223.03% - 203.03%[105] - 2022年度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 34300.00 - - 32700.00万元,同比减少122.30% - 111.93%[105] 研发情况 - 公司拥有全球权益的核心创新生物药在研品种16个,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SI - B001开展6个II期临床试验,8个候选药物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12] - 公司重点化学药在研项目24个,其中6个品种多个规格正处于一致性评价过程中[17] - 公司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8141.07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27860.28万元,研发费用占比由2019年的15.03%上升至2021年的34.97%[14] - 2022年1 - 6月研发费用达17322.5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56.84%[14] 产品销售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销售收入从2019年度的13381.04万元降至2021年的2672.90万元,2020年同比下降75.38%,2021年同比下降18.86%[20] -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销售收入从2020年的36331.01万元降至2021年的11680.49万元,下降幅度为67.85%[20] 集采情况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未中标国家采购清单[18] -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已中标山东、广西等多地联盟地方性集采,未在第七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中[21] - 截至2022年8月31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十三省联盟集采中标39.93万支等多地集采中标情况[32] 风险提示 - 发行人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件[16] - 公司持续亏损,研发投入大,若资金无法满足需求且未及时融资,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49][50] 股东情况 - 本次发行后股东户数为21737户[99] - 控股股东朱义发行前持股82.6016%,发行后持股74.3414%,限售36个月[63][77]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99047.00万元,净额为88439.74万元[95][97] 未来策略 - 公司拟强化募集资金管理,将资金存放于专项账户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139][140] - 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募集资金到位前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140] - 公司将提高盈利能力和水平,提升研发、销售优势,严控成本,加大人才引进[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