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二季报分析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2 2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主动债基纯债仓位上行,权益仓位整体下降,杠杆久期双升;债市低波震荡,短端表现优于长端;机构在资产配置、杠杆运用和个券选择上有相应调整以增厚收益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二季度市场回顾 债市低波震荡,短端表现优于长端;4月受“对等关税”行政令影响上涨后震荡,5月进入过渡期利差压缩,6月资金宽松且受论坛影响上涨;中债总净价指数涨0.90%,中债金融债总净价指数涨0.53%,中债企业债总净价指数涨0.01%,中证转债指数涨3.77% [4][8] 大类资产配置:纯债仓位整体上升,权益仓位整体下降 截至6月30日,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老)权益仓位4.70%较一季度末降0.31个百分点,纯债仓位109.03%较一季度末升2.88个百分点;各类型主动债基纯债仓位操作思路分化,权益仓位均调降,可转债债券型基金权益仓位下降显著,偏债债券型基金次之,除可转债债券型基金外其他类型主动债基纯债仓位显著提升 [10][11][12] 类属资产配置:纯债类产品利率债和信用债仓位上升 截至6月30日,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老)利率债仓位43.42%较上季度末升1.99个百分点,信用债仓位65.61%较上季度末升0.89个百分点;纯债债券型和准债债券型产品二季度末利率债仓位46.81%较上季度末升1.89个百分点,信用债仓位65.85%较上季度末升0.72个百分点;利率债内部国债增持、政金债微降,信用债内部金融债(不含政金债)仓位提升较多,机构增配金融债增厚收益 [17][18] 杠杆率:有所回升 截至6月30日,主动债券型基金(老)整体杠杆率116.76%,较上季度末升2.31个百分点;二季度资金面偏松,利差压缩,机构加杠杆增厚收益 [20] 个券选择:拉长久期,加仓高等级信用债 截至二季度末,主动债基高等级信用债仓位约51.19%较上季度末升1.16个百分点,低等级信用债仓位约14.42%较上季度末降0.28个百分点;机构因信用利差降至低位,增加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重仓券杠杆前久期4.13年较上季度末拉长0.90年,杠杆后久期4.49年较上季度末拉长1.07年,机构拉长久期等待利率走强 [23]
国泰海通:主动债基纯债仓位上行 权益仓位整体下降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20:25
大类资产配置 - 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老)权益仓位为4.70%,较一季度末下降0.31个百分点,纯债仓位为109.03%,较一季度末上升2.88个百分点,存款仓位为1.14%,较一季度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其他资产仓位为0.70%,较一季度末上升0.22个百分点 [1][6] - 基金整体净资产规模为68079.65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3364.20亿元,增幅5.20%,纯债资产规模增加5530.20亿元至74227.59亿元,增幅8.05%,权益资产规模减少43.28亿元至3203.04亿元,降幅1.33% [6] - 可转债债券型基金权益仓位下降2.31个百分点至102.75%,偏债债券型基金权益仓位下降1.58个百分点至24.38%,除可转债基金外,其他类型主动债基纯债仓位均显著提升 [1][11] 债券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中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90%,中债金融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53%,中债企业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01%,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77% [1] - 债市呈现低波震荡格局,4月受"对等关税"行政令影响先涨后震荡,5月利差压缩行情逐步演绎,6月在央行呵护下资金面宽松,全月债市上涨且短端表现强于长端 [1] 券种配置结构 - 利率债仓位上升1.99个百分点至43.42%,其中国债仓位上升2.12个百分点至9.05%,政金债仓位微降0.05个百分点至32.04% [12][13] - 信用债仓位上升0.89个百分点至65.61%,其中金融债(不含政金债)仓位大幅上升2.85个百分点至28.09%,短融仓位下降0.41个百分点至2.56%,中票仓位下降0.28个百分点至22.35%,企业债仓位下降0.42个百分点至10.09% [12][13] - 高等级信用债仓位上升1.16个百分点至51.19%,低等级信用债仓位下降0.28个百分点至14.42% [20] 杠杆与久期策略 - 主动债券型基金整体杠杆率上升2.31个百分点至116.76% [17] - 重仓券杠杆前久期拉长0.90年至4.13年,杠杆后久期拉长1.07年至4.49年 [20] - 机构通过加杠杆和拉长久期策略增厚收益,反映对利率下行趋势的持续预期 [17][20]
国泰海通|基金评价: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二季报分析:纯债仓位整体上行,杠杆久期双升
2025年二季度债市回顾 - 2025年二季度债市呈现低波震荡态势,短端表现优于长端,中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90%,中债金融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53%,中债企业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01%,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77% [1] - 4月受"对等关税"行政令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带动债市上涨,后因货币宽松预期博弈和关税政策多变转为震荡 [1] - 5月债市进入资金约束下的过渡期,利差压缩行情逐步演绎 [1] - 6月资金面在央行呵护下整体宽松,叠加陆家嘴金融论坛利好,市场抢跑国债买卖预期,全月债市上涨且短端表现更强 [1] 大类资产配置变化 - 纯债仓位整体上升,权益仓位整体下降,股债呈现双牛格局 [1] - 可转债债券型基金权益仓位(股票+可转债)下降最为显著,偏债债券型基金次之 [1] - 除可转债债券型基金外,其他类型主动债基纯债仓位均显著提升 [1] 类属资产配置调整 - 纯债类产品利率债仓位上升1.89个百分点至46.81%,信用债仓位下降0.72个百分点至65.85% [2] - 利率债中国债获增持,政金债仓位微降,信用债中金融债(不含政金债)仓位提升较多 [2] - 机构普遍通过增配金融债来增厚收益 [2] 杠杆与久期变化 - 主动债券型基金整体杠杆率上升2.31个百分点至116.76%,机构利用资金面宽松环境加杠杆增厚收益 [2] - 高等级信用债仓位上升1.16个百分点至51.19%,低等级信用债仓位下降0.28个百分点至14.42% [3] - 主动债基重仓券杠杆前久期拉长0.90年至4.13年,杠杆后久期拉长1.07年至4.49年 [3] - 广谱降息带动利率中枢下行逻辑持续,机构选择拉长久期等待利率走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