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悬架

搜索文档
弘则科技 -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电子架构、汽车底盘技术 - **公司**:弘则科技、比亚迪、蔚来、吉利、华为、领跑汽车、博世、采孚、伯特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主动悬架相关 - **观点**:主动悬架正从豪华车型向 50 万档位车型渗透,能提升操控性和舒适性,但对机械底盘要求高 [1] - **论据**:需搭配双叉臂、后五连杆等高级结构,简单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无法支持 [4] 电控悬架相关 - **观点**:电控悬架不能完全弥补底盘调教差距,底层稳定性和舒适性调教仍重要 [1][5] - **论据**:国内普通家用车调教接近国外,但赛车级别仍有差距,基础机械素质不佳难以发挥电控悬架优势 [5] 汽车平台化开发相关 - **观点**:未来汽车平台化开发可能不会显著简化硬件升级过程 [7] - **论据**:传统车型换代硬件更换成本高,未来车企可能固化机械平台,性能主要由电控软件和算法决定 [7] 全主动悬架相关 - **观点**:全主动悬架技术已成熟,预计 2027 年左右普及到 50 - 60 万车型 [1][10] - **论据**:比亚迪液压技术路线成熟,国外有电动方案 [9] 电控集成相关 - **观点**:电控集成增强主机厂议价能力,可降低成本、突破壁垒 [11] - **论据**:主机厂将应用层算法和软件上移至域控制器,培养国内供应商替代国际巨头 [11] 智能底盘技术相关 - **观点**:智能底盘技术可提高湿滑路面车辆稳定性,但量产车型不多 [12][13] - **论据**:线控转向系统可调整前后轮转向角度保持稳定,目前吉利莲花、华为等相关产品处于不同阶段 [12][13] 线控转向和制动相关 - **观点**:线控转向应用比例低,线控制动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广泛 [20][23] - **论据**:线控转向成本高、有技术难点,线控制动 EHB 覆盖率接近 100%,EMB 待法规更新量产 [20][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主动悬架国内应用价格从 30 多万降至 20 多万,甚至 15 万车型也开始考虑配置,且 CDC 半主动悬架技术国内与国外差异不大 [2] - 零跑汽车底盘技术有一定积累,属于第二梯队,华为、理想较强,小鹏和蔚来也属第二梯队 [18] - 底盘控制系统短期内保持独立运作,因动力和底盘对硬件要求高,需双冗余设计 [17] - 国内初创企业在线控制动技术上选择切入新兴 EMB 赛道,避开与博世在传统 EHB 领域竞争 [24] - EMB 研发主机厂和供应商未形成明确合作模式,未来可能软件白盒交付推动行业进步 [25]
比亚迪电子(00285):1Q25盈利受金属中框业务扰动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40.30 港币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 1Q25 财报显示营收 369 亿元同增 1%,毛利率 6.3%同减 0.6pp,归母净利 6.2 亿元同增 2%,产品结构改善不及预期下调目标价,但估值有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5 年公司成长来自北美大客户业务和汽车业务,前者平板组装收入持续增长、手机结构件利润或新增 5 亿元,后者深化与母公司合作、利润或新增 6 亿元 [2]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中“数据中心 + 机器人”或成新增长驱动,数据中心业务 25 年贡献 30 - 50 亿收入,机器人业务或成“智能化生态”重要一环 [3] - 因零部件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5/26/27 年营收预测 2%/4%/4%,因新增股权激励费用和数据中心研发投入,上调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29,957|177,306|195,792|208,948|226,109| |+/-%|21.24|36.43|10.43|6.72|8.2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4,041|4,266|5,027|6,067|6,940| |+/-%|117.56|5.55|17.86|20.68|14.38|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79|1.89|2.23|2.69|3.08| |ROE (%)|14.71|13.82|14.67|15.79|16.04| |PE (倍)|16.47|15.60|13.24|10.97|9.59| |P/B (倍)|2.27|2.05|1.84|1.63|1.45| |EV/EBITDA (倍)|9.61|4.24|6.42|5.41|3.97|[5]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港币):40.30 - 收盘价 (港币 截至 4 月 28 日):31.80 - 市值 (港币百万):71,652 - 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港币百万):913.50 - 52 周价格范围 (港币):24.85 - 61.55 - BVPS (人民币):14.38 [7]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公司对 25 年零部件业务以及新型智能产品业务的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025/2026/2027 年营收预测 2%/4%/4% - 考虑公司新增股权激励费用以及针对数据中心产品投入更多研发,上调 2025/2026/2027 年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 调整后预期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3/60.7/69.4 亿元(前值:57.9/68.5/78.1 亿元) [11] 估值对比表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交易货币|收盘价|市值(十亿元)|PE (x) 2025E|PE (x) 2026E|PB (x) 2025E|PB (x) 2026E|年初至今股价变动| |----|----|----|----|----|----|----|----|----|----| |601231 CH|环旭电子|RMB|13.40|29.4|14.09|11.73|1.52|1.39|-18.8%| |300433 CH|蓝思科技|RMB|20.58|102.5|19.40|15.43|1.96|1.81|-6.0%| |002475 CH|立讯精密|RMB|30.95|224.3|13.03|10.75|2.63|2.14|-24.1%| |601138 CH|工业富联|RMB|18.00|357.5|11.67|10.03|2.07|1.83|-16.3%| |2018 HK|瑞声科技|HKD|35.75|42.8|16.44|13.86|1.57|1.35|-4.7%| |平均值| - | - | - | - |14.93|12.36|1.95|1.70| - | |0285 HK|比亚迪电子|HKD|31.80|71.7|13.24|10.97|1.84|1.63|-24.4%|[14] 盈利预测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 2023 - 2027 年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