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MR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电子(00285):深度报告:新兴业务加持,平台型高端制造龙头再攀高峰
民生证券· 2025-08-06 16:4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35.42港元,对应25-27年PE分别为14/11/10倍 [3][6] - 核心逻辑:消费电子业务海外份额提升+AIDC/机器人新赛道红利+新能源汽车业务受益比亚迪智驾平权战略 [3] - 预计25-27年营收CAGR为10.9%,归母净利润CAGR为21.3%,EPS分别为2.34/2.86/3.39元 [3][5] 业务板块表现 消费电子业务 - 2024年营收1412.33亿元(+45%),占总营收79.7%,其中零部件356.58亿元(+161.5%)、组装1055.75亿元(+26%) [1][24] - 收购捷普新加坡工厂拓展北美大客户份额,23年标的营收42.05亿美元,净利率5.4% [49][51] - 安卓高端机需求复苏+折叠屏/AI手机创新驱动零部件单机价值量提升 [24][48]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2024年营收155.6亿元(-15.6%),占比8.8%,AI服务器/液冷产品实现量产 [25][57]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33年将达4300亿美元(CAGR 30.1%),公司布局GPU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全产品线 [57][58] - AMR机器人采用NVIDIA Jetson Orin芯片,预计全球AMR市场规模2029年达1621亿元(CAGR 33.1%) [66][69] 新能源汽车业务 - 2024年营收205.13亿元(+45.5%),占比11.6%,产品覆盖智驾/座舱/热管理等 [26][74] - 比亚迪智驾系统"天神之眼"覆盖7-20万元车型,25年60%车型将搭载高速NOA [89][93] - 智能座舱2026年市场规模2127亿元(CAGR 17%),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达6000-10000元 [80][8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5-27年营收预测:1982.11/2189.29/2429.56亿元,毛利率7.5%/7.8%/8.0% [97] - 归母净利润52.71/64.47/76.32亿元,净利率2.66%/2.94%/3.14% [5][97] - 当前PE较可比公司立讯精密/工业富联/德赛西威平均PE折价30%-40% [100]
比亚迪电子(00285):1Q25盈利受金属中框业务扰动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40.30 港币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 1Q25 财报显示营收 369 亿元同增 1%,毛利率 6.3%同减 0.6pp,归母净利 6.2 亿元同增 2%,产品结构改善不及预期下调目标价,但估值有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5 年公司成长来自北美大客户业务和汽车业务,前者平板组装收入持续增长、手机结构件利润或新增 5 亿元,后者深化与母公司合作、利润或新增 6 亿元 [2]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中“数据中心 + 机器人”或成新增长驱动,数据中心业务 25 年贡献 30 - 50 亿收入,机器人业务或成“智能化生态”重要一环 [3] - 因零部件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5/26/27 年营收预测 2%/4%/4%,因新增股权激励费用和数据中心研发投入,上调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129,957|177,306|195,792|208,948|226,109| |+/-%|21.24|36.43|10.43|6.72|8.2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4,041|4,266|5,027|6,067|6,940| |+/-%|117.56|5.55|17.86|20.68|14.38|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79|1.89|2.23|2.69|3.08| |ROE (%)|14.71|13.82|14.67|15.79|16.04| |PE (倍)|16.47|15.60|13.24|10.97|9.59| |P/B (倍)|2.27|2.05|1.84|1.63|1.45| |EV/EBITDA (倍)|9.61|4.24|6.42|5.41|3.97|[5]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港币):40.30 - 收盘价 (港币 截至 4 月 28 日):31.80 - 市值 (港币百万):71,652 - 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港币百万):913.50 - 52 周价格范围 (港币):24.85 - 61.55 - BVPS (人民币):14.38 [7]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公司对 25 年零部件业务以及新型智能产品业务的展望弱于预期,下调 2025/2026/2027 年营收预测 2%/4%/4% - 考虑公司新增股权激励费用以及针对数据中心产品投入更多研发,上调 2025/2026/2027 年期间费用率 0.5pp/0.5pp/0.5pp - 调整后预期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3/60.7/69.4 亿元(前值:57.9/68.5/78.1 亿元) [11] 估值对比表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交易货币|收盘价|市值(十亿元)|PE (x) 2025E|PE (x) 2026E|PB (x) 2025E|PB (x) 2026E|年初至今股价变动| |----|----|----|----|----|----|----|----|----|----| |601231 CH|环旭电子|RMB|13.40|29.4|14.09|11.73|1.52|1.39|-18.8%| |300433 CH|蓝思科技|RMB|20.58|102.5|19.40|15.43|1.96|1.81|-6.0%| |002475 CH|立讯精密|RMB|30.95|224.3|13.03|10.75|2.63|2.14|-24.1%| |601138 CH|工业富联|RMB|18.00|357.5|11.67|10.03|2.07|1.83|-16.3%| |2018 HK|瑞声科技|HKD|35.75|42.8|16.44|13.86|1.57|1.35|-4.7%| |平均值| - | - | - | - |14.93|12.36|1.95|1.70| - | |0285 HK|比亚迪电子|HKD|31.80|71.7|13.24|10.97|1.84|1.63|-24.4%|[14] 盈利预测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 2023 - 2027 年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8]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比亚迪电子: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数据中心+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剑道电子· 2025-02-26 09:13
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3] - 2023年公司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营收分别达到974.2亿元和140.96亿元,分别占比75%和11%,同比增长19%和52% [3] - 公司通过收购捷普加深与苹果合作,有望受益AI换机浪潮 [4]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背靠母公司比亚迪,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汽车电子业务将保持约40%的年增速 [5] - 新型智能业务多领域协同布局,已切入英伟达产业链 [6] 业务布局 消费电子业务 - 公司2002年起布局电子零部件制造,2013年成功研发塑胶与金属混融技术(PMH) [10] - 2016年进入手机组装业务,2022年位列全球EMS厂商第六 [10] - 为iPad/iPhone/Apple Watch等产品供应零部件和组装服务,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 [4] - 2023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4亿元(YoY +18%),其中组装收入838亿元(YoY +23%),零部件收入136亿元(YoY -4%) [17] 汽车电子业务 - 早期涵盖电池外壳及模具、塑胶元件等基础零部件 [11] - 2021年推出汽车智能座舱系统,2022年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实现量产出货 [11] -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41亿元(YoY +52.18%),占比11% [17] - 产品涵盖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热管理系统等 [19]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包括户用储能、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数据中心等 [12] - 2023年新型智能产品收入184亿元(YoY +21%),占比14% [17] - 服务器产品线涵盖企业级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及液冷散热方案 [6] - 为英伟达合作伙伴,合作进行液冷研发 [6] 汽车电子技术布局 智能驾驶 - 比亚迪采取自研+第三方合作的双线并行模式,"天神之眼"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4] - 比亚迪研发人员超10万,智能驾驶领域工程师5000余名,其中300余名博士 [25] - 比亚迪L2及以上智能驾驶搭载车型已突破440万辆,智驾行驶里程超37亿公里 [26] - 2024年1-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NOA累计标配量达175万套,渗透率提升明显 [22] 智能悬架 - 比亚迪云辇技术包含五套系统,分别为云辇-C、云辇-A、云辇-P、云辇-X和云辇-Z [31] - 云辇是比亚迪历时五年,耗资数十亿元全栈自研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31] - 2023年国内空气悬架月度装载量渗透率达2.8%,2024年6月渗透率高达4.4% [34] - 比亚迪电子在悬架系统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自主性和成本优势 [35] 热管理系统 - 比亚迪e3.0引入热泵系统,冷媒直冷直热方案大幅提升换热效率 [40] - 海狮07 EV匹配"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可为全车5个温度需求分系统提供服务 [40] -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2300元/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7000元 [38] 市场战略 - 比亚迪旗下有多个品牌,王朝和海洋两大产品线系比亚迪核心基本盘,2024年累计销量403万辆 [42] - 2024年10万以下区间比亚迪份额约45%,10-20万区间份额接近一半 [43] - 30-50万区间比亚迪市占率不足10%,主要通过腾势、方程豹及仰望等高端品牌发力 [44] - 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2024年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30% [46]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比亚迪电子: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数据中心+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剑道电子· 2025-02-26 09:13
公司概况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5] - 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7年从比亚迪分拆并在港交所独立上市,2020年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5][12] - 2023年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营收分别为974.2亿元(占比75%)和140.96亿元(占比11%),同比增长19%和52% [5] 消费电子业务 - 公司为苹果、安卓系及鸿蒙系手机提供金属、3D玻璃等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组装服务 [6] - 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加深与苹果合作,切入iPhone钛框架制造 [6][107] - 2023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4亿元(YoY +18%),其中组装收入838亿元(YoY +23%),零部件收入136亿元(YoY -4%) [30] 汽车电子业务 - 公司背靠比亚迪,产品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悬架、热管理系统等 [7][33] - 2023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41亿元(YoY +52.17%),预计未来将保持约40%的年增速 [7][34]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分为Dipilot-100/300/600三个级别,覆盖不同价位车型 [47]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业务包括户用储能、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人、数据中心等,2023年收入184亿元(YoY +21%) [8][30] - 公司为英伟达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液冷散热方案及AMR机器人 [8][101][104] - AMR机器人搭载英伟达Jetson Orin模块,具备实时避障导航能力 [104] 数据中心与AI业务 - 公司切入英伟达服务器供应链,提供液冷散热解决方案 [101] - 掌握浸没式液冷技术,未来计划推出相关服务器产品 [101] - 全球AI服务器需求激增,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FY2025 Q1同比增长427.54% [95] 智能驾驶与悬架技术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L2及以上智驾车型已突破440万辆 [46] - 云辇悬架系统包括C/A/P/X/Z五个版本,覆盖不同价位车型 [57][58] - 主动悬架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4.4%提升至2025年的10% [60] 热管理系统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7000元,是传统车的3倍 [69] - 比亚迪e3.0采用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支持-30~60℃宽温域管理 [73] 市场与品牌布局 - 2024年王朝和海洋系列销量403万辆,占比亚迪总销量95% [80] - 10万以下市场比亚迪份额45%,10-20万区间份额接近50% [82] - 高端市场通过腾势、方程豹、仰望等品牌布局,其中仰望U8定价109.8万元 [85][86] 研发与全球化 - 比亚迪研发人员超10万,智能驾驶团队5000余人 [44]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出口128万辆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