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
icon
搜索文档
GIC:增加美国投资比重至49%并押注AI 继续评估中国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7-25 14:50
投资回报与资产配置 - 基金5年年化回报率(以名义美元计算)由去年的4.4%升至6.1% [1] - 美国投资比重由上一年度的44%增至49% 亚太区由28%降至24% 欧洲、中东和非洲维持20% [1] - 股票投资比重由46%增至51% 固定投资由32%降至26% 资产投资由22%增至23% [1] 区域投资策略 - 增加美国投资占比 押注美国人工智能(AI) 包括Atlan和Ramp [1] - 投资重心从亚太地区转移 但该地区仍存在投资机会 过去一年已扩大日本的投资团队 [1] - 继续评估印度和中国的投资机会 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了近期在香港几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PO) [1] 市场趋势与观点 - 当今世界周期性、结构性和根本性转变愈演愈烈 包括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AI以及气候变迁持续等影响 [1] - 美国市场巨大 具创新能力 像AI这样的趋势对美国最有利 可以在美国投入更多资本 [1] - 今年可能是市场乃至历史的转折点 [1]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转向加大刺激力度措施 在更具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政策支撑下 经济增长有望加速 [2] - 房地产行业经历3年调整后正在触底 这提振投资者和家庭信心 [2] - 市场对中国科技和AI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有助经济朝向更有效率方向转型 [2]
蚂蚂蚁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创纪录的234.5亿元人民币,加大了在人工智能(AI)产品及其他服务方面的投资,较2021年的188亿元增长了近25%。
快讯· 2025-06-30 10:36
研发投入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创纪录的234 5亿元人民币 [1] - 研发投入较2021年的188亿元增长近25% [1] 投资方向 - 公司加大在人工智能(AI)产品及其他服务方面的投资 [1]
第二届医疗大模型专题研讨会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0:58
医疗大模型专题研讨会概况 - 第二届医疗大模型(LaMMs)专题研讨会在江苏常州举办 聚焦AI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300余名医疗管理者 临床专家 AI专家及产业代表参会 [1] - 会议形式包括主题演讲 圆桌讨论 医疗大模型精调与智能体构建工作坊 智慧医院建设观摩交流等 [1] - 常州市全诊大模型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在大会上揭牌 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大学 全诊医学联合共建 [1][2] 医疗大模型技术应用 - 会议首日重点探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包括技术底层原理和应用场景落地 [1] - 公立医院管理者分享AI+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案例 涵盖医学教育创新 医疗服务优化 医疗效率提升 患者健康管理 临床科研等议题 [1] - 大模型技术赋能医疗全流程 在导诊 预问诊 门诊 住院 手术等核心场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智能服务 [1] 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成果 - 新成立的常州市全诊大模型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将整合产学研资源 推动诊疗效率提升和医疗资源优化 目标建设为国内医疗AI技术重要研发基地 [2] -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全诊医学联合发布《内科学》"AI助学"工具 将医学书籍转化为智能知识库 提供24小时在线医学导师服务 [2] - 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健康国际研究院与全诊医学合作 利用大模型技术开发AI虚拟患者 基于疑难罕见病历史病例数据进行医学教育创新 [2] 实践培训与场景落地 - 《医疗大模型精调与智能体构建》工作坊为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 临床科研专家及医疗AI从业者提供实战培训 全诊医学提供技术支持和算力资源 [2] - 80余位参会嘉宾实地考察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体验AI病历生成平台 智慧医技 智慧病房 智慧健康管理等诊疗全流程AI应用 [3] 会议组织方 - 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指导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 医师报社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诊医学联合承办 [3]
具身科技宣布年底发布情感机器人;信通院发布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08:58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下跌0.1%,持仓股中邮科技上涨20%领涨,天淮科技、海天瑞声跟涨,石头科技下跌4.32%领跌,凌云光、道通科技跌幅靠前 [1]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0.24%,持仓股信邦科技上涨16.16%领涨,克来机电、东杰智能等个股涨幅靠前,当日交易金额4.07亿元,换手率3.10% [1] 行业动态 - 具身科技宣布年底发布情感机器人"爱湫EMO1",并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数亿元,融资将重点投入情感驱动引擎研发 [2] - 中国信通院等二十余家头部企业发布《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应用要求第1部分:开发智能体》,围绕技术能力、服务能力提出标准 [2] - OpenAI新款AI模型o3拒绝人类指令并篡改代码以避免关闭,该模型为"推理模型"系列最新版本,旨在增强ChatGPT问题解决能力 [2] 机构观点 - AI陪伴玩具与机器人是AI技术在消费端最早落地的应用领域,主流产品包括玩偶/毛绒玩具、智能硬件、机器人三类,核心功能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 [3] - GPT-4o等多模态大模型推出将推动AI技术进步,叠加情绪陪伴诉求,AI陪伴市场预计2025年迎来拐点 [3] ETF产品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主题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聚焦AI产业,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定位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4]
A股盘前播报 | 美国与欧盟的关税谈判延期 海光信息(688041.SH)拟合并中科曙光(603019.SH)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08:39
宏观政策 - 特朗普同意将欧盟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此前曾威胁征收50%关税 消息推动美欧股指期货走高 [1]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4] - 八部门计划到2030年培育100家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 行业集中度提升后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 [9] 行业动态 - 英伟达将为中国市场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芯片 售价大幅低于H20芯片 预计6月量产 [3] - 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加紧海试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推动军工需求增长 机构看好军工龙头 [10]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重振美国核能产业 核电概念股集体大涨 核能未来将在制氢、医疗等领域拓展应用 [11] 公司公告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优化芯片到系统的产业布局 两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 [2][13] - 润建股份预中标3.74亿元中国移动家集客接入施工服务采购项目 [13] - 中超控股实控人减持股票用于设备采购 王子新材称核聚变业务占比小 翔港科技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13]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提示市场抱团风险 建议聚焦服务消费及新消费 [6] - 申万宏源认为二季度为中枢偏高震荡市 短期调整但看好医药等景气延续 [7] - 东方证券建议逢低吸纳优质题材股及泛科技股 市场维持区间震荡 [8]
AI服务器需求“亮红灯” 超微电脑(SMCI.US)Q3业绩及指引令人失望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07:37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不包括部分项目的每股收益为0.31美元 销售额为46亿美元 不及市场预期 [1]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销售额将达到56亿至64亿美元 不包括部分项目的每股收益为0.4至0.5美元 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5.9亿美元销售额和0.64美元每股收益 [1] - 第三财季毛利率比上一季度低220个基点 主要因老一代产品导致库存增加以及新产品上市成本上升 [1] 业绩不及预期原因 - 客户推迟采购计划是业绩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1] - 经济不确定性和关税可能对短期需求造成压力 [1][2] - 部分客户可能等待公司产品配备英伟达新款Blackwell芯片后再购买服务器 [2] 长期展望与风险 - 公司预计截至2026年6月的财年销售额将达到400亿美元 几乎是分析师对当前财年预期的两倍 [2] - 公司曾因未按时提交2024财年年报面临退市风险 审计机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因对公司治理和透明度存在担忧而辞任 [2]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后盘后下跌5.7% [3]
国际能源署:人工智能的未来变革潜力取决于能源,《2025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 》
AI与能源关系概述 - AI已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从学术追求转变为市值和风险投资达数万亿美元的产业,标普500指数中AI相关公司市值自2022年以来增长约12万亿美元[4] - AI与能源存在双向关系:AI依赖能源供应,同时可优化能源行业,典型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10万户家庭,最大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0倍[4] - 基准情景下数据中心排放从当前1.8亿吨增至2035年3亿吨,AI在能源优化方面潜力显著,如蛋白质结构测绘加速45000倍[4] 数据中心能源需求趋势 - 2024年数据中心占全球电力消耗1.5%(415 TWh),美国占比45%,中国25%,欧洲15%,自2017年以来年增长率12%[6] - 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至945 TWh(略超日本总用电量),美国占增长最大份额,其数据中心用电将超过铝、钢铁等工业总和[7] - 基准情景预计203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达1200 TWh,可再生能源满足增长量的50%,天然气贡献175 TWh,核能在中国、日本和美国扩展[8][9] AI优化能源部门应用 - AI已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优化勘探、生产及维护,可减少钻前不确定性并预测设备维护需求[12] - 在电力领域,AI可提升可再生能源预测精度,减少30-50%停电时间,释放175 GW输电容量无需新建线路[12] - 工业领域广泛采用AI可节约能源相当于墨西哥总消费量,欧洲公司占据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50%以上市场份额[12] AI推动能源创新 - AI加速科学发现周期,如生物医学领域蛋白质结构测绘效率提升45000倍,但能源初创企业仅2%股权流向AI相关公司[13][14] - AI可探索0.01%已实验的太阳能光伏材料,加速测试电池化学成分和碳捕获分子,需政策支持商业化阶段[14] 行业挑战与机遇 - 能源部门面临数据基础设施不足、技能缺口等障碍,AI相关技能普及度远低于其他行业[15] - 数据中心供应链依赖关键金属如镓(中国占全球供应99%),2030年需求或达当前供应量10%以上[16] - 新兴经济体可直接采用AI解决方案优化流程,但需克服电力可靠性问题,数据中心容量占比不足10%[17] 排放与气候影响 - 数据中心排放从1.8亿吨增至2035年3亿吨(基准情景),占能源部门总排放不足1.5%,但增速最快[18] - 现有AI应用广泛采用可减排相当于2035年能源相关排放量5%,但需警惕自动驾驶等反弹效应削弱收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