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H1

搜索文档
机器人行业点评:持续看好机器人板块,关注新玩家、新技术、轻量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机器人行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同花顺人形机器人指数涨幅超30%,1 - 3月受事件驱动板块上涨,4 - 6月受关税政策和业绩期影响板块波动分化 [5] - 当前板块位置不高,下半年产业端有望出现积极变化,虽特斯拉人员变动带来不确定性,但不影响长期产业趋势,全球巨头仍积极布局 [5] - 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未收敛、软件算法不成熟,投资建议分确定性和弹性两种思路 [5] 相关目录总结 2025年上半年行情复盘 - 年初至3月,特斯拉上调出货量预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等事件驱动板块上涨 [5] - 4 - 6月,受关税政策冲击及业绩期压力,板块波动加大、行情分化,有边际变化的环节和公司有超额表现 [5] 当前板块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 6月初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离职致板块调整,但特斯拉投入力度不减,人员变动不影响长期产业趋势 [5] - 下半年期待国家及地方政策催化、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落地、特斯拉Optimus Gen3产品发布等进展 [5] 投资建议 确定性方向 - 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落地和小批量产阶段,特斯拉等头部玩家及供应商先发优势明确,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核心供应商 [5] - 国内稀土磁材出口管制加强,高性能电机卡脖子环节使国内磁材及电机环节有望受益,关注卧龙电驱、金力永磁等 [5] 弹性方向 - 轻量化是机器人未来改进趋势,以塑代钢是重要路径,关注peek材料及零部件公司 [5] - 更多巨头公司如小米、赛力斯等积极布局机器人,待产品成熟将发布,关注相关供应商机会 [5] - 部分公司尝试新硬件方案和工艺路线,如新型RV减速器等新路线走通有望实现应用 [5] 重点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2025/6/24收盘价(元/股)|24A EPS(元/股)|25E EPS(元/股)|26E EPS(元/股)|27E EPS(元/股)|24A PE|25E PE|26E PE|27E PE|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050|三花智控|25.70|0.75|0.89|1.03|1.25|34|29|25|20|5| |601689|拓普集团|47.10|1.73|2.10|2.60|3.16|27|22|18|15|6| |603009|北特科技|40.42|0.21|0.32|0.46|0.82|192|124|88|49|8| |688017|绿的谐波|125.70|0.31|0.52|0.69|0.89|410|244|182|142|9| |603119|浙江荣泰|42.91|0.63|0.91|1.25|1.74|68|47|34|25|5| |603667|五洲新春|33.16|0.25|0.46|0.57|0.69|133|73|58|48|3| |600580|卧龙电驱|23.35|0.61|0.79|0.92|0.99|38|29|25|24|2| |300748|金力永磁|22.60|0.21|0.46|0.60|0.74|102|47|36|29|3| |09880|优必选|82.30|-2.54|-2.17|-1.43|-0.44|-30|-35|-52|-169|16| [6]
对话宇树科技王兴兴,造出 9.9 万元人形机器人的 90 后偏才
晚点LatePost· 2024-05-15 22:45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创办宇树科技,自主研发机器狗中大多数零部件如电机、3D激光雷达等,累计融资超10亿元[7][9] - 2023年8月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H1,售价9万美元,采用简易设计但稳定性强,吸引OpenAI等机构购买[2][4] - 2024年5月发布升级版人形机器人G1,价格降至9.9万元人民币(降幅超80%),新增灵巧手和360°旋转能力[4][24] 产品技术特点 - 人形机器人技术源自四足机器人经验,控制算法复用率达80%以上,仅用3名全职员工6个月完成H1开发[11][12][15] - 自主研发关节电机和灵巧手(3指设计),G1可完成鲤鱼打挺、舞棍等高难度动作,抗打击测试表现突出[4][20][23] - 成本控制核心在于设计优化而非量产,通过材料替代、结构简化使G1成本较H1降低80%[24][25][29] 创始人特质 - 创始人王兴兴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硕士期间自研低成本机器狗XDog(研发成本1-2万元),早于MIT开源方案3年[7][50][52] - 强调"24小时思考"的研发方法论,拥有20余年机械设计经验,擅长跨领域技术整合[9][55][56] - 创业初期获200万元天使投资,现公司估值超10亿元,成为四足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7][9][56] 行业认知 - 人形机器人热潮受AI技术进步驱动,预计3-5年内实现AI与机器人深度结合的技术临界点[37][38] - 当前机器人硬件发展滞后AI约10年,行业面临人才短缺和技术方案未跑通的挑战[37] - 机器人形态未必局限于"人形",未来核心在于通用智能而非外形模仿[33][36] 商业化策略 - 机器狗产品覆盖消费娱乐(售价最低9000元)、科研教育、工业巡检三大市场,累计出货量行业领先[69][75] - 采用垂直整合模式,自研电机、驱动器、锂电池等核心部件,拥有自有工厂[30] - 定价策略强调"理性商业利润",通过迭代旧款产品覆盖不同价格带(参考苹果策略)[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