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大模型

搜索文档
中国电子:WAIC2025前沿聚焦(5):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化破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8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27日WAIC智启具身论坛释放三大技术拐点信号,标志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临界点确立 [1][18] - 数据 - 模型 - 本体 - 场景四轮驱动构建产业落地闭环,成为打破落地瓶颈核心范式,为千亿级市场打开商业化通道 [2][19] - Genie Envisioner平台将机器人决策模式升级,为服务机器人场景规模化落地提供底层引擎 [2][20] - 论坛呈现产研协同趋势,学术与产业双轮驱动技术融合,全球智慧融合加速技术 - 产业正循环 [3][21] - 开源操作系统重塑产业底层逻辑,灵渠OS开源生态剑指具身时代的“Windows”地位,生态开放性与场景渗透效率是厂商卡位关键 [4][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27日WAIC智启具身论坛以全球视角下具身智能新机遇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机构,释放三大技术拐点信号:数据荒漠终结,智元开源全球最大具身数据集AgiBot World;世界模型落地工业场景,发布首个双臂机器人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启动,智元明确分层开源生态战略 [1][18] 点评 - 数据 - 模型 - 本体 - 场景四轮驱动构建产业落地闭环,智元通过自建数采工厂构建并开源AgiBot World数据集解决数据稀缺痛点,启元大模型适配异构机器人本体,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四大领域已验证生产力重构价值 [2][19] - Genie Envisioner平台将机器人决策模式升级为“想象 - 验证 - 行动”自主闭环,技术架构融合多视角视频扩散模型与160M参数动作解码器,时空一致性建模是关键突破,后续将扩展全身移动与人机协作支持 [2][20] - 论坛呈现产研协同趋势,斯坦福等高校与工业界合力攻克“虚实泛化”挑战,清华大学苏航提出方法论,英伟达等产业界拆解路径、迭代验证,圆桌环节指出跨模态理解与群体协同是下一阶段技术攻坚重点 [3][21] - 开源操作系统重塑产业底层逻辑,灵渠OS分层架构将于2025Q4开源,统一硬件适配与开发标准,竞品商汤同日推出“悟能”平台但未开放生态,京东布局场景应用,生态开放性与场景渗透效率是厂商卡位关键 [4][22]
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预告精灵G2本体升级
IPO早知道· 2025-07-27 18:59
公司战略与核心技术 - 公司构建"数据-模型-本体-场景"四轮驱动的具身智能飞轮体系 实现"一体三智"全栈闭环发展[3] - 自建专业数采工厂形成全球最大数据集AgiBot World并开源 解决行业数据荒漠问题[3] - 发布行业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 具备"一脑多形"适配异构机器人本体的能力[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融合预测 控制 评测三大核心能力 实现机器人从"看见"到"行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6] - GE平台采用多视角视频扩散模型GE-Base 基于100万条 3000小时同步视频流数据训练 160M参数动作解码器GE-Act实现跨模态迁移[6] - 搭载GE-Act的机器人完成五项复杂任务 成功率远超行业平均值 展示高精度与鲁棒性[7][8]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在工业制造 仓储物流 电力巡检 交互引导四大场景实现技术突破性落地[4] - 下一代机器人本体精灵G2即将发布 运动精度与场景适配性全面升级 覆盖工业 商业 家庭多元场景[9] 行业影响与愿景 - 世界模型推动机器人从被动执行转向"想象—验证—行动"的主动模式 未来将扩展多传感器模态与人机协作[9] - 通过技术重构智能生产力范式 持续推动智能制造与服务机器人应用边界拓展[4][9]
江苏首推免陪照护病房AI助手 迈瑞医疗启元大模型助力医疗照护升级
江南时报· 2025-07-17 10:41
医疗照护服务创新 - 江苏省人民医院推出南京首个"免陪照护病房" 通过专业团队提供生活照护 临床护理 早期康复等一体化服务 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家庭陪护压力 [1] - 服务模式基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评估 由医疗护理员提供专业照护 覆盖从预住院到出院康复全流程 [1] - 试点科室包括骨科 胸外科和普外科6个病区 团队由主治医生 护士 中医师 康复师等多专业人员组成 [1] 智慧医疗技术应用 - 迈瑞医疗启元大模型通过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与AI技术融合 实现患者数字画像构建和重症分析 [2] - 该模型可5秒回溯患者病情 1分钟生成病历 提供95%准确率的重症知识查询 显著提升诊疗效率 [2] - 已在全国30家顶级三甲医院装机 包括浙医一院 仁济医院 中山医院等标杆机构 [2] 医疗AI产品布局 - 公司计划2024年底发布麻醉领域大模型 未来1-2年将拓展至急诊 心血管等专科的智能解决方案 [3] - AI技术已在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领域实现应用 相关探索持续进行中 [3]
机器人行业点评:持续看好机器人板块,关注新玩家、新技术、轻量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机器人行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同花顺人形机器人指数涨幅超30%,1 - 3月受事件驱动板块上涨,4 - 6月受关税政策和业绩期影响板块波动分化 [5] - 当前板块位置不高,下半年产业端有望出现积极变化,虽特斯拉人员变动带来不确定性,但不影响长期产业趋势,全球巨头仍积极布局 [5] - 人形机器人硬件方案未收敛、软件算法不成熟,投资建议分确定性和弹性两种思路 [5] 相关目录总结 2025年上半年行情复盘 - 年初至3月,特斯拉上调出货量预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等事件驱动板块上涨 [5] - 4 - 6月,受关税政策冲击及业绩期压力,板块波动加大、行情分化,有边际变化的环节和公司有超额表现 [5] 当前板块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 6月初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离职致板块调整,但特斯拉投入力度不减,人员变动不影响长期产业趋势 [5] - 下半年期待国家及地方政策催化、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落地、特斯拉Optimus Gen3产品发布等进展 [5] 投资建议 确定性方向 - 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落地和小批量产阶段,特斯拉等头部玩家及供应商先发优势明确,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核心供应商 [5] - 国内稀土磁材出口管制加强,高性能电机卡脖子环节使国内磁材及电机环节有望受益,关注卧龙电驱、金力永磁等 [5] 弹性方向 - 轻量化是机器人未来改进趋势,以塑代钢是重要路径,关注peek材料及零部件公司 [5] - 更多巨头公司如小米、赛力斯等积极布局机器人,待产品成熟将发布,关注相关供应商机会 [5] - 部分公司尝试新硬件方案和工艺路线,如新型RV减速器等新路线走通有望实现应用 [5] 重点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2025/6/24收盘价(元/股)|24A EPS(元/股)|25E EPS(元/股)|26E EPS(元/股)|27E EPS(元/股)|24A PE|25E PE|26E PE|27E PE|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050|三花智控|25.70|0.75|0.89|1.03|1.25|34|29|25|20|5| |601689|拓普集团|47.10|1.73|2.10|2.60|3.16|27|22|18|15|6| |603009|北特科技|40.42|0.21|0.32|0.46|0.82|192|124|88|49|8| |688017|绿的谐波|125.70|0.31|0.52|0.69|0.89|410|244|182|142|9| |603119|浙江荣泰|42.91|0.63|0.91|1.25|1.74|68|47|34|25|5| |603667|五洲新春|33.16|0.25|0.46|0.57|0.69|133|73|58|48|3| |600580|卧龙电驱|23.35|0.61|0.79|0.92|0.99|38|29|25|24|2| |300748|金力永磁|22.60|0.21|0.46|0.60|0.74|102|47|36|29|3| |09880|优必选|82.30|-2.54|-2.17|-1.43|-0.44|-30|-35|-52|-169|16| [6]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30 14:20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 [1] - 活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和张江集团主办 [1] - 活动得到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交大、上海科大等机构支持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已集聚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整机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企业,加速打造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区 [2]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涵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人才保障等层面 [2] - 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ABB机器人赋能中心、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形成产业引领 [15]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 大赛设置5大赛道覆盖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队伍参赛,包括开普勒K2"大黄蜂"团队、北理工急行智学团队等 [5] - 大赛设置工业场景、家庭场景、全地形动态环境等挑战赛,验证高负载技术、地面适应技术、双臂协作能力等关键技术 [6] - 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聚焦传感器、一体化关节、控制器、电子皮肤等关键领域,吸引18支队伍参赛 [7] 产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国地中心联合多地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3] - 成立具身智能数据联盟和"格物-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生态共创伙伴计划,汇聚智元、傅利叶、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十余家机构 [10] - 举行张江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和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13] 技术成果展示 - 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展吸引8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分为四大主题区域 [15] -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启元大模型,国地中心联合高校研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15] - 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展示行走和语言沟通,智元远征A2展示中英文实时交互,清宝机器人展示人机对话和舞蹈表演 [5] 学术与技术研讨 - 举办9场专业开发者论坛,围绕具身智能、本体技术、关键零部件、数据集构建等核心领域展开研讨 [11]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等行业领军人物参与技术对话 [10] - 活动配套开发者之夜、技术共创工作坊等系列活动,促进产业交流 [13]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加快机器人软硬件协同攻关
环球网· 2025-05-30 12:00
浦东新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整机企业和50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打造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 - 市区两级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大模型应用、人才保障等六大层面 [1] - 政策目标包括推动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扩大应用,并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1] 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启动,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数据管理和核心零部件研发指引 [2]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产业标准互认计划,多场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为生态注入动能 [2] - 上海建设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智元超级工厂已启动数据采集及实训工作 [2] 技术研发与产业载体布局 -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启元大模型,国地中心联合高校研发"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 [2] - 核心零部件企业向模块化、轻量化、高性能和低成本方向持续创新 [2] - 张江机器人谷集聚90余家相关企业,ABB赋能中心、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放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产业引领 [2]
上海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成功举行
机器人圈· 2025-05-29 20:21
行业盛会概况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会汇聚200余家人形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500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采用"峰会+大赛+展览"三位一体新模式[1] - 活动由上海市经信委、浦东新区政府指导,国地中心、张江集团主办,联合10余家高校及机构支持,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1]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浦东新区发布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十六条,覆盖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场景示范等六大层面,目标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2] - 浦东已集聚智元、傅利叶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将开放超大城市场景加速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2] 技术标准与赛事创新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设置5大赛道、28个高难度场景,吸引60余支顶尖团队参赛,覆盖工业、家庭、全地形等真实场景验证技术能力[6][7] - 国地中心联合五省创新中心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标准互认计划,首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涵盖智能化分级、训练场建设指南等四大方向[4] 生态合作与资本投入 - 具身智能数据联盟与"格物-致知"联合开发平台成立,汇聚智元、华为云等十余家企业和高校,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垂类场景数据共享[8] - 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基金签约落地,聚焦智能本体与核心部件领域,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90余家企业并形成平台引领效应[10][11] 技术成果展示 - 大赛展示傅利叶N1开源人形机器人行走与大模型交互、智元远征A2实时双语交互等前沿技术,优秀团队将直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 - 8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3000平方米,展出异构训练场、启元大模型等成果,核心零部件向模块化、轻量化方向突破[10][11]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活动联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场景落地驱动产业,张江作为核心承载区加速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进程[12]
李西廷:迈瑞医疗的目标是进入全球医疗器械前十
证券时报· 2025-05-21 02:13
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 - 公司战略目标是2030年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综合实力Top10 [3] - 实现路径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做好国际化 [3] - 国际化有两个路径:自建队伍和收购 [3] 收购战略 - 公司坚持收购原则包括技术协同、补充营销网络和完善供应链 [4] - 过去收购案例包括Datascope监护产品及销售平台、ZONARE技术及渠道、海肽生物实现化学发光原材料自主可控、DiaSys加强海外本地化能力 [3] - 未来收购将聚焦合适标的而非单纯增加销售额 [4] 海外市场发展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从39%上升至45% [4] - 目标是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70%以上 [4] - 海外市场是中国市场的5倍增长空间大 [4] - 美国业务占集团销售收入6%监护仪、麻醉机和便携超声产品市占率均排前三 [4] - 为应对关税影响已提前在美国备货一年 [4] - 正在深化海外主要市场的本地化运作包括生产制造供应链 [5] 国内业务展望 - 国内业务受集采等因素影响预计三季度将迎来拐点 [6] - 今年可能出现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营收环比已大幅增长 [6] - IVD产线保持领跑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启元大模型势头良好医学影像领域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6] - 以旧换新政策执行率提升三、四季度国内业务将明显回暖 [6] - 在设备更新集采项目中保持60%-70%的赢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