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大模型

搜索文档
云从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40.21%,第二季度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99.2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2.3亿元,同比改善35.51%,第二季度亏损-1.06亿元,同比改善45.89% [1] - 毛利率下降至37.73%,同比减少37.33%,净利率为-138.78%,同比改善53.43% [1] - 三费总额1.63亿元,占营收比例96.53%,同比下降23.32% [1] - 每股收益-0.22元,同比改善35.2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大幅改善76.8% [1]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7.71亿元,同比下降9.5%,应收账款2.5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有息负债4.3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6% [1]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比例达64.53%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63.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 [2] 业务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聚焦智慧治理、智慧金融、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及泛AI五大板块,深耕高毛利领域 [3] - 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司直属+区域子公司+生态伙伴渠道"三级销售网络 [3] - 主动收缩高投入、周期长、资金效率低的项目,2024年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同比下降55.86% [8] - 2025年经营策略包括技术落地与项目积累、强化回款与成本控制、推进业务"双曲线"布局 [7]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在OpenCompass全球多模态榜单中以80.7分综合成绩登顶榜首 [4] - 一体机产品具备自主研发模型兼容开源模型效率倍数级提升的技术优势,已在部分场景应用部署 [2] - 采用混合模型(开源+闭源)和混合云(公有云+私有化部署)模式,发挥视觉和多模态模型优势 [4] 研发体系与人才管理 - 针对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公司通过海外人才引进、高校合作及对外投资等多渠道补充人才 [5] - 建立分层分工的研发梯队体系,根据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团队配置 [6]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 [8] 行业前景与发展规划 - 人工智能产业从建设期步入运营期,GPT技术带来新产出机会 [4] - 公司2025年最重要任务是"聚焦业务,提升运营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7] - 在泛AI行业收入占比增长,看到新行业拓展机会 [4]
云从科技业绩会:在泛AI领域探索新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5:28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前沿创新与实用落地深度结合的战略方向,以期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价值增长 [1] - 人工智能产业已从建设期步入运营期,公司认为Agent技术将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产出和机会 [1]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智慧治理、智慧金融、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及泛AI五大板块,正在深耕高毛利领域和强化产品策略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在国际权威评测平台OpenCompass最新全球多模态榜单中以80.7分的综合成绩登顶榜首 [1] - 公司将通过混合模型(开源+闭源)和混合云(公有云+私有化部署)模式发挥视觉和多模态模型优势 [1] - 2025年经营策略包括技术落地与项目积累提升营收能力、强化回款与成本控制优化现金流、推进业务"双曲线"布局 [3] 财务与运营情况 - 公司核心业务"人机协同操作系统"2024年收入同比下跌55.86%,主要因主动收缩高投入、周期长、资金效率低的项目 [1] - 公司正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加大盈利性项目推进力度来改善现金流状况 [1] - 2025年股权激励方案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当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 [2] - 公司持续致力于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并积极拓展市场,目标实现扭亏为盈 [3] 研发与人才管理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张岭和姜迅相继离职,引发投资者对技术人员稳定性的关注 [1] - 公司将灵活调整研发团队规模,吸引顶尖人才,优化团队结构以保障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2] - 公司正推进研发投入优化工作,集中资源于核心研发领域,强化技术优势 [2] - 公司将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和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2] 行业与市场展望 - 泛AI行业收入占比增长显示公司在新行业的拓展成效 [1] - 2025年上半年小而美的应用需求逐步涌现,产品正在进行迭代 [1] - 公司在多个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试点中看到机会和趋势 [3] - 公司产品和业务拓展有序进行,部分行业试点已取得成功 [2]
股市必读:云从科技(688327)6月27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6-30 06:12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 云从科技报收于13 48元 下跌0 44% [1] - 当日换手率2 78% 成交量23 13万手 成交额3 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76 87万元 占总成交额0 88% 游资资金净流入327 93万元 占总成交额1 04% 散户资金净流出604 8万元 占总成交额1 92% [5] 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通过投资元生智能切入银发经济赛道 形成"算法+硬件"闭环解决方案 产品基于毫米波雷达 视觉和语音等多模态技术 实现跌倒检测 隔空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 聚焦居家养老场景 [2] - 未来将依托人机交互 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优势 推动元生系列产品"具身智能"化迭代 [2] - 基于"从容"大模型的多模态AI技术 在智能影像诊断 辅助病理等医疗方向具备应用潜力 药监局新规加速AI医疗器械审批流程 为公司医疗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3] - 京东云与华银康合作案例显示 AI辅助病理诊断已实现300万例临床应用 验证"AI预筛+专家复核"模式可行性 为公司提供商业化路径参考 [3] 市场拓展情况 - 当前营收集中于国内市场 尚未在欧盟国家形成销售收入 [4]
武汉召开投资促进大会,148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近千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6-26 15:48
武汉经济发展与投资概况 - 武汉召开"2025武汉投资促进大会",签约项目148个,签约金额984.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金额581.6亿元 [1] - 2024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2.1万亿元,全国排名第9,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1~5月进出口增长26.9%,社零额增长8.3% [1] - 武汉拥有92所高等院校,135万在校大学生,81位两院院士,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超30万人 [1] - 武汉建成1家国家实验室、4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5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大科学装置、8家湖北实验室、29家新型研发机构 [1] 武汉产业布局与优势 - 武汉拥有存储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商业航天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2] - 武汉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 - 武汉正在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2] - 武汉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武汉滨江数创大走廊和环大学创新发展带 [2] 企业投资与项目签约 - 盖瑞特集团武汉工厂过去十年年均产能增幅突破30%,2023年10月建立零排放技术创新中心,2024年将50%以上研发投入用于零排放技术 [3] - 52个项目现场签约,总金额300.9亿元,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文旅等领域 [5] - 云从科技华中总部落户武汉国家网安基地,部署网安基地大模型训推一体化项目,计划1~2年内孵化行业专属大模型解决方案 [5] - 中科慧拓计划两年内将总部、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迁至武汉,5年投入30亿元推动AI在干线物流和智慧交通领域落地 [6]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武汉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建设60个以上垂直行业模型,100个以上行业智能体,500个以上示范应用场景 [7] - 高通公司表示其AI技术赋能终端数量超过25亿,包括手机、汽车、个人电脑、XR和物联网等 [7] - 云从科技将以武汉为中心,吸引大模型和AI智能体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到武汉"网谷" [5] - 中科慧拓计划探索太空业务,实现"无人化"挖矿 [6]
云从科技多模态大模型登顶OpenCompass全球多模态榜单
快讯· 2025-05-29 15:12
云从科技多模态大模型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以80.7分综合成绩登顶OpenCompass全球多模态榜单榜首 [1] - 模型在8大核心数据集测试中表现突出,涵盖视觉感知、认知理解与跨领域应用 [1] - 在医学健康、数理逻辑、艺术设计等十余个专业领域展示出领先能力 [1] 行业技术进展 - 国际评测平台OpenCompass最新榜单显示多模态AI技术竞争加剧 [1] - 视觉感知与跨领域应用成为多模态模型的核心评测维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