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算不起、算不了、算不完”难题 孝感高新区投资超百亿元打造超算新引擎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孝感市通过建设以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为核心的算力产业园,并发展“2+2+2”产业体系,旨在破解算力行业难题,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1][2][4]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 [1] - 孝感算力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12亿元,包含将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扩建至百台规模的规划 [1][4] 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表现 - 单台整机算力是传统超算中心的100倍以上,能耗仅为传统超算中心的1/150 [1][3] - 采用100%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一体方案,核心芯片、整机及工业软件均实现国产化突破 [3] - 算效等级和算力性能经测评均达到最高国际领先水平 [3] - 自运营以来已为全球200余个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提供服务,算力订单已超过1亿元 [1][3] - 承接来自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重大计算任务 [3] 孝感高新区产业生态 - 已形成“2+2+2”产业体系,即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军民融合、传感器两大优势领域,光子、算力两大未来赛道 [2] -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6家,单项冠军企业22家,“瞪羚企业”23家 [5] - 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9块国字招牌 [5] 重点企业业绩与规划 - **华工高理**:NTC温度传感器和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PTC加热器年产能1100多万套,占据国内约60%市场份额,2024年该产品销售超过30亿元 [6][7] - **华工高理产品迭代**:PTC加热器功率密度提升30%,体积降低10%,使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从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左右 [6] - **英联科技**: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约6亿元,计划至2027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与算力解决方案标杆 [7]
2025年8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出口数量分别为75万台和402万台
产业信息网· 2025-11-01 10:37
2025年8月打印机行业贸易情况 - 2025年8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数量为75万台,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8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金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3% [1] - 2025年8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出口数量为402万台,同比下降7.4% [1] - 2025年8月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出口金额为6.26亿美元,同比下降11% [1] 行业贸易趋势分析 - 进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进口数量下降但进口金额上升 [1] - 出口呈现量价齐跌态势,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均同比下降 [1]
圣湘生物(688289):业绩点评:营收端平稳增长,利润端略有承压
湘财证券· 2025-10-31 13:22
投资评级 - 湘财证券对圣湘生物维持“买入”评级 [7][1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端实现平稳增长,但利润端表现略有承压 [2][4] - 预计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7] - 公司通过“仪器+试剂+数据”一体化布局,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6] 业绩表现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20.49%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2.10%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60%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8.98%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下降26.13%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30.87% [4]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2.98%,较上年同期下降4.53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3.02%,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3.94%,同比上升0.81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28.09%,同比下降7.40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为-3.96%,同比上升1.87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4.37%,同比下降4.02个百分点 [5] 研发投入与业务进展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3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9.07% [6] - 报告期内新获多项注册证书与知识产权,技术壁垒持续夯实 [6] - 在呼吸道检测领域,多款小联检产品获批,形成“大型联检到小型快检”全覆盖 [6] - 一体机装机推进顺利,HPV发货人份数行业领先 [6] - 测序业务同比增长约150%,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6]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公司营收预测分别为18.22亿元、21.10亿元、24.11亿元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07亿元、3.64亿元、4.18亿元 [7] - 对应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53元、0.63元、0.72元 [7]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6.3%、76.7%、76.9% [9] - 预测2025-2027年ROE分别为4.1%、4.7%、5.3% [9]
维宏股份涨2.04%,成交额7016.8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1日盘中上涨2.04%,报33.98元/股,成交7016.80万元,换手率2.57%,总市值36.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8.70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0元(占比0.00%),卖出102.29万元(占比1.46%);大单买入864.90万元(占比12.33%),卖出1141.30万元(占比16.2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6.48%,近5个交易日上涨6.25%,近20日上涨14.49%,近60日上涨14.84%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25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321.26万元,买入总计5939.72万元(占总成交额21.71%),卖出总计2618.46万元(占总成交额9.5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成立于2007年6月4日,于2016年4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工业物联网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一体机59.28%,控制卡28.32%,驱动器11.90%,其他(补充)0.50% [1]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工业母机、专精特新、机器人概念、QFII持股等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35万,较上期减少9.11%;人均流通股6046股,较上期增加11.02%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15.28%;归母净利润7471.07万元,同比减少10.07%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94.9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861.78万元 [3]
维宏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98亿元同比增15.28%,归母净利润7471.07万元同比降10.07%,毛利率下降6.2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21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15.2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471.07万元,同比下降10.0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34.48万元,同比下降2.6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4.47%,同比下降6.24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8.79%,较上年同期下降5.2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54.79%,同比下降5.6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33.00%,较上年同期下降5.86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21.63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2% [2] 费用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1.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4.71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42.77%,较上年同期下降5.8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64%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2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55.80% [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以10月23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36.98倍,市净率(LF)约为3.91倍,市销率(TTM)约为6.33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35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1356户,降幅9.11%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20.58万元增加至23.38万元,增幅为13.57%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工业物联网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一体机59.28%,控制卡28.32%,驱动器11.90%,其他0.50%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国产软件、新型工业化、工业母机、伺服系统等 [3]
2025年4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出口数量分别为86万台和398万台
产业信息网· 2025-10-23 09:4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3D打印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数量为86万台,同比增长7.4%, 进口金额为1.85亿美元,同比下降5.3%,2025年4月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出口数量为398万台, 同比下降11.8%,出口金额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 近一年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进口情况统计图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近一年中国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机出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10-23 0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96亿元,实现净利润11.03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4] - 得益于海外生产基地扩产等策略,第三季度经营业绩实现显著环比改善:营收环比第二季度提高13.72%,环比第一季度提高4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亦保持增长态势 [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29,488.85万元,上升534.23%,主要因收入减少导致采购原材料相应减少与应收款项收回所致 [11] 传统业务:智能终端 - 2025年上半年海外生产基地加速扩产,年产能达到1100万台,保障了第三季度季节性旺季的供应链供给 [6] - 公司正积极建立更稳定可靠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增强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能力 [6] - 2025年第四季度将加快海外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随着改造完成,智能终端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将提升,叠加全球化布局带来的关税与物流成本优化,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 [6] 新兴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包括LED产业链、光通信产业链、互联网视频运营平台在内的新兴业务利润贡献占比超过60%,成为驱动经营增长的核心力量 [7] - LED业务各环节聚焦高端化转型,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车用LED等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报告期内成功推出RGB Mini LED背光方案,以更高附加值的产能推动业务整体盈利水平升级 [7] - 光通信赛道持续突破,400G/800G光模块已完成客户送样进入验证阶段,2.5G光芯片成功流片,公司正前瞻布局下一代光通技术路径,重点加大对Micro LED光互连技术的研发投入 [8] 互联网视频业务 - 北京风行已顺利完成从内容分发平台向AI内容制作及分发平台转型升级,报告期内自主研发的"橙星梦工厂"AIGC创发一体平台成功发布,该平台是集创意、智能生产、全域分发于一体的全链路AI漫剧平台 [9] - 北京风行目前已累计服务数百家内容合作方、超过40万名内容创作者 [9] 重要财务指标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7,263.31万元,增长50.44%,主要因报告期内理财增加所致 [11] - 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572.20万元,增长242.43%,主要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309,130.75万元,下降215.48%,主要因去年同期取得银行借款所致 [11]
星网锐捷20251021
2025-10-21 23: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为上市公司星网锐捷及其主要子公司(如锐捷网络、深城资讯、德明通讯、智慧科技等),业务聚焦于网络通信设备、AI硬件基础设施、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金融信创、元宇宙及脑机接口等领域[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30%[3] * 第三季度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15%,但净利润同比小幅减少[3]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数据中心交换机业务的大幅提升和海外业务的高速增长[3]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收入费用率为25.96%,同比下降4%[2][3] * 锐捷网络是主要贡献者,前三季度收入约106亿元,净利润为6.8亿元[4] * 除锐捷网络外,其他子公司第三季度利润贡献约3000万元,同比增长显著[14] 战略规划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是加快向AI方向转型升级,持续发力海外业务,并通过优化组织架构、调整产品线、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竞争力[2][8][25] * AI业务布局分为硬件基础设施(如交换机、一体机、网络设备)和行业应用(如教育、金融、能源、医疗)[12][25][26] * 金融信创市场是重点,公司提供全栈式服务,与华为鸿蒙有深度合作,预计金融营业厅设备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更新改造[9][10] * 公司积极探索元宇宙方向,并与国内领先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脑机疗愈方案,技术已较成熟,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向市场[12][18][24] 未来展望与驱动因素 * 其他子公司(如深城资讯、德明通讯、智慧科技)经营状况预计在今年或明年迎来显著改善,贡献度将提升[2][7] * 毛利率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有所改善,因锐捷网络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及其他产品关键合同具备良好盈利机会[15] * 2026年增长驱动因素包括FTTO、运营商全光网络建设需求、全光网络在园区应用、海外业务拓展及金融信创市场成熟[22] * 公司计划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式并购促进发展,正积极寻找光通信及AI相关领域的并购标的[17][25]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治理与激励 * 锐捷网络的员工激励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待国资委批文后授予,母公司也希望为其他员工争取好的激励措施[11] * 公司采用小单元核算模式,各产品线有明确经营目标,员工薪酬很大部分与年度经营目标挂钩[16] 运营与协同 * 除锐捷网络外,其他子公司的采购业务集中管理,通过统一议价提高价格竞争力,内部争取合作机会[13] * 公司人员结构调整在2024年底已基本完成,2025年可能根据业务需求(如交换机、海外业务)进行小幅调整[16] 具体业务进展 * 一体机业务分为金融信创一体机和与中国移动合作的一体机,后者发展了算力调度管理平台,预计下半年进入中国移动供应商体系[19][20] * 金融信创一体机因叠加AI工具和软件有额外附加值,毛利率高于传统信创产品[21]
零一万物宣布全面升级政务和企业服务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4:14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零一万物在上海举办华东数智大会 宣布全面升级政务和企业服务战略 [1] - 公司联合创始人沈鹏飞首次亮相 阐述政企AI数智化变革之道并官宣生态矩阵合作伙伴计划 [1] - 零一万物与超聚变联合发布全新一体机 打造一体化AI行业落地联合解决方案 [1] 行业趋势与市场观点 - AI Agent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关键执行者 AI的价值正从工具走向服务 再从服务走向结果 [1] - 生成式AI已告别技术炫技阶段 进入商业落地下半场 从模型战争转向应用落地 从训练时代迈向推理时代 [1] - AI Agent将推动基于成果的商业模式落地 成为企业一把手必须关注的核心技术 [1] 企业面临的挑战 - 企业AI落地面临三大组织障碍 包括认知冲突 部门墙和能力阻力 [1] - 企业AI落地面临三大技术障碍 包括场景难 应用难和定制难 [1] 行业应用与客户参与 - 圆桌论坛讨论AI的新场景和新增长范式 参与者包括友邦保险 智联招聘 东方明珠和星竞威武等企业客户代表 [2]
亚信科技20250925
2025-09-26 10:28
**亚信科技与阿里云合作及大模型业务发展关键要点** **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亚信科技 专注于AI大模型交付应用 行业涉及通信 能源 交通 制造等垂直领域[2][3][4] * 行业为AI大模型应用与云服务 聚焦垂直行业解决方案[2][4] **核心合作进展与意义** * 亚信科技成为阿里云能力中心 标志着阿里对其大模型交付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 且是唯一无股权合作而获此身份的企业[2][3] * 合作始于2019年 自2023年6月以来已完成约300个项目 成功率超90% 客户满意度高 复购率显著[2][4][5] * 成为能力中心后 业务范围扩展至智算中心安装部署运维及一体机全站服务 可端到端交付算力中心 与阿里形成更互补关系[2][6][13] * 与阿里在一体机合作推进迅速 公司五六款软件产品及管理运营平台获官方认证 可随阿里对外销售 8月后所有相关商机导向亚信[15] * 合作模式分工明确 阿里提供底座产品和工具平台及模型侧调优 亚信负责所有定制化服务和开发[22] **垂直行业应用突破** * 能源行业取得显著进展 在国能 国网及三桶油等多个场景成功落地 负责实施发改委能源局大模型应用指南中的多数场景 是首个宣布场景能落地并快速复制推广的领域[2][7] * 交通领域与东航合作开发行程助手项目 并上线智能点单服务 在To B和To C领域均有实际落地[8] * 与英伟达 阿里合作推动Omniverse物理AI在智能工厂落地 提供智能诊断 寻优及工业仿真等整体解决方案[4][11][12] **出海策略与进展** * 采取与国家主权大模型合作出海策略 首站选择马来西亚 后续扩展至中东 负责算力中心安装部署运维及运营 复制国内能源 交通案例[10][11] * 已与马来西亚电力公司开始接洽 客户需求旺盛[10][11] **财务表现与订单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收入为2600万元[14] * 2025年全年订单收入目标为2至3亿元 上半年7000万元订单符合正常节奏 预计全年目标不变[14] * 收入转化周期约为3至4个月 9月份转售部分几乎覆盖全部成本[14] * 预计每周新增商机相当于去年半年的水平 每月新增商机超过去年全年 30%商机来自复购[2][9][14] **商业模式与毛利率** * AI应用项目毛利率因阶段而异 获客初期约20% 进入二期后可提升至30%以上[20] * 针对头部厂商采用高投入高回报策略 对中小厂商采取灵活分阶段定价模式 初期或提供较低价格或免费试用 后续提升至毛利率30%以上[17] * 对腰部客户采用行业标准解决方案推广 如火电 汽车行业 预计毛利率可达50%左右[21] * 对尾部客户开发SaaS化产品 如投标助手和营销助手 以服务费形式收费(如每年1000元或按次)或收取license费用[21] **市场竞争与技术发展** * 认为云服务厂商竞争体现在技术原生能力和持续投入能力 阿里云因底层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及巨额资金投入(利润来自其他产业)具备长效发展潜力[18][19] * AI原生技术具有周期性 复制性及边际成本下降特点 大型客户从试探到大规模使用需至少三年 需长运营过程[16] **其他重要信息** * 在通信和能源领域有深厚积累 对行业理解深入 不仅承接大模型项目 还承接非大模型项目[13] * 公司将在软硬件一体化方向加强投入 2025年200台一体机指引目标不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