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住宅
icon
搜索文档
四代宅冲击下,传统住宅更难卖了,怎么破?
36氪· 2025-08-19 10:33
"此后,一大批"老"房子,将会更难卖,或者直接卖不出去。" 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变革的当下,四代宅、五代宅乃至六代宅等新兴住宅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西安中海锦业拾光打出了五代宅旗号,西安中铁阅湖推出了第六代住宅,以及全国各地的四代宅,这些 新产品的问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市场滞缓、营销乏力、客户观望等因素交织,让原本就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尤 其是那些已批准未建、已建设未销售的传统房子,陷入了 "夹生饭" 的尴尬境地。 1 传统住宅的困境: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一大批已获批准但尚未建设完成、也未成功营销出去的传统房子,正逐渐沦为 "过时房"。 与新规后的四代宅相比,传统产品在得房率上的差距堪称悬殊,这成为制约传统住宅销售的核心痛点。 传统住宅的得房率计算方式相对严苛,通常是套内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其中建筑面积包含了公 摊面积(如楼梯间、电梯井、公共门厅等)和墙体占地面积。 在常规设计中,多层住宅得房率约为80%-85%,高层住宅受电梯数量、公摊面积增大影响,得房率多在 70%-80%,能达到85%已属行业佼佼者。 这意味着购房者花100平米的钱,实际能使用的面积可能只有70- ...
产品洞察 | 小面积四代宅,是否打动了刚需客户?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26 09:52
第四代住宅市场表现分化 - 第四代住宅核心优势在于居住空间扩充和场景多元化,但刚需购房者适配性存疑 [6] - 广州小面积四代宅(如招商·林屿境)市场热度高,125㎡户型通过双空中花园设计实现差异化功能,实用率近140% [7][8] - 北京同类产品(如龙湖·观萃)去化率仅34%,成交均价5.7万元/㎡,显著低于周边传统住宅项目(如中海寰宇未来去化率71%,均价6.2万元/㎡) [10][12][14] 地域气候对产品价值的影响 - 北方严寒和大风天气降低开放式露台使用效率,增加维护成本,削弱四代宅性价比 [16] - 广州气候条件更适配,阳台面积占比达25%-30%的项目(如越秀云悦)实用率突破125%,首日去化率86% [18][21][22] - 北京新规推动内阳台+外阳台结合设计,提升赠送面积实际使用率 [16] 政策与产品创新协同效应 - 广州2023年容积率新规将半开敞空间比例上限提至20%,2024年部分地块阳台占比放宽至25%-30%,催生"类四代住宅" [18] - 非错层露台设计(如越秀云悦)通过可封闭阳台、飘窗全赠送实现功能升级,更契合刚需客群实用主义需求 [18][22] - 产品创新需结合政策松绑(如容积率计算优化)和地域特征,避免强行堆砌场景元素 [24] 刚需客群核心诉求 - 空间利用率提升比单纯场景升级更具吸引力,广州四代宅因高得房率(140%)热销,北京同类产品得房率94%仍遇冷 [9][16] - 中小户型需平衡总价门槛与品质升级,招商·林屿境82㎡三房和110㎡四房精准覆盖刚需刚改需求 [7] - 功能实用性优先于形式创新,北方市场需规避气候限制的设计(如可改造非错层阳台) [16][24]
热销项目 | 四代宅“有市有价”,房票助推近郊项目销量提升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3-11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金三银四”传统营销旺季来临,推盘量质双增,整体市场热度有望高位维持,一线城市高端产品竞争加剧,部分刚需刚改项目有望持续走量,局部小阳春可期 [1][16] 分组1:2月楼市去化情况 - 2月28个重点城市整体推盘“提质缩量”,市场热度高位震荡,平均开盘去化率33%,环比降11pcts,较2024年末降9pcts,同比升12pcts,与2023年高位基本持平,延续弱复苏走势 [3] - 上海、深圳、成都、长沙等短期内热度较高,上海、深圳去化率超6成,成都、长沙去化率达100%;环比涨跌参半,同比涨多跌少,多数城市市场热度呈上升趋势 [3] 分组2:热销项目新变化 - 政策放宽使楼市产品逻辑转变,以四代宅为代表的新规类住宅销量居前且能高溢价,成为改善产品宠儿,在多个核心二线城市落地成区域销量王者 [5][6] - 宁苏郑等二线城市存量房收购及房票安置带动近远郊项目销量提升,如南京、苏州、郑州部分项目因相关政策成交增长 [9][10][11] - 京深蓉等热点城市次核心板块部分项目依托渠道分销带客成效显著,来访、认购量稳步提升,成都非核心次级板块部分项目单月销量突破50套 [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