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机构要为提振和扩大消费作出更大贡献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2
从需求来看,随着消费市场不断细分,不同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场景化"特征。例如,针 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绿色家电等新兴消费领域,金融机构需创新开发分期信贷、消费补贴、保险 保障等组合产品;面向县域农村市场,应推广便捷化支付工具、普惠型消费信贷,激活下沉市场潜力。 通过扩大优质金融供给,持续拓宽消费渠道,让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有关政策,在提振消费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初见成效。消费市场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例如,在浙江淳安县,为鼓励和带动消费,当地农商银行推出"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通过 3亿元专项信贷投放、3000万元利息优惠、消费场景深度赋能等"组合拳",有效激活县域消费市场活 力。 日前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为金融进一步助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指明了方 向。 从供给来看,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还可优化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转效率,降低企 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供给升级—消费提质"的 ...
智享云端,幸福相伴——幸福人寿空中客服半年服务过万,匠心打造超值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04
服务规模与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空中客服团队累计服务超10,000名客户,完成12,778笔保全业务[1][2] - 客户数量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14%,体现云端服务市场认可度提升[2] - 平均服务时长压缩至8.88分钟,时效同比提升19%,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办理"[2] 客户群体服务创新 - 针对60岁以上老年客户优化流程,采用"一步一确认"方式服务1,684位银发客户[1] - 为港澳及外籍客户提供跨境服务167人次,打破地域壁垒[1] - 客服团队通过语速调整、通俗化讲解提升特殊群体服务适配性[1] 服务质量与品牌建设 - 客户满意度达99.8%,体现"客户至上"服务理念的落地[2] - 公司以"服务无差别,关怀有温度"为核心理念,365天无休响应需求[1][2] - 2025年下半年计划继续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零距离、有温度"的保险服务[4]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公司通过客服技能精进与流程优化双轮驱动提升效率[2] - 在数字服务浪潮中采用云端平台搭建服务桥梁[1] - 行业层面显示云端保险服务正成为提升客户覆盖面的重要渠道[1][2]
专访田轩:“卷”利率不可持续,可“卷”产品与服务
北京商报· 2025-05-27 21:32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年度首要任务 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从居民增收 消费提质 消费环境优化等方面绘制行动蓝图 [1] - 金融政策成为提振消费重要抓手 包括落地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针对新型消费场景定制金融产品等 [1] - 人民银行推出促消费货币政策工具 如消费专项再贷款 与传统货币政策相比更具定向性和灵活性 通过精准对接消费者实际需求促进特定消费领域发展 [8] 金融机构策略转型 - 信贷政策是提振消费主要手段 但"卷"利率不可持续 金融机构应转向"卷"产品与服务 [3][4] - 金融机构可优化消费贷款设计 包括合理设置额度 期限和利率 提供灵活还款计划 拓展消费场景金融服务 创新推出个性化消费信贷产品 [5] - 除信贷业务外 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支付结算 理财服务 保险保障等多维度提升消费环境 [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针对不同年龄群体设计差异化金融产品 如青年群体灵活便捷消费信贷 中年群体稳健理财与投资组合 老年群体医疗 康养 养老专项金融服务 [7] - 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各群体需求 定制个性化金融方案 设计多样化还款方式 加强与各类消费场景合作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 [7] - 未来可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拓展消费场景金融 加强与资本市场联动等方面突破 如推出定制化信贷方案 扩大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规模等 [11] 风险管控与普惠金融 - 消费贷不良风险升温 金融机构需强化大数据风控模型 加强审慎管理 推动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化 [6] - 完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不同群体研发专属产品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6] - 解决金融支持消费难点需优化产品设计 推动金融与新业态融合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10] 政策协同与长效机制 - 建议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 如定向降准 再贷款 减税降费 消费补贴等 降低融资成本 增强消费意愿 [12] - 适当放宽金融债券发行条件 推动金融机构间合作 拓宽资金来源 定向支持重点消费领域经营主体 [12]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提高工资 优化税收政策 增加转移支付等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升消费能力 [12]
迎34周年司庆,从《蛮好的人生》看中国太保寿险的坚守与创新
和讯· 2025-05-13 17:33
品牌营销与公众认知提升 - 公司通过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与演员孙俪合作,借助其影响力传递保险价值理念,提升公众对保险的认知[1][2] - 公司认为保险教育需要更柔性、能引起共鸣的方式,以唤起公众对风险保障的主动思考[3] - 公司近年持续推出行业引领性品牌动作,如2024年与SMG合作打造首部重疾纪录片,重塑公众保险认知[4] - 作为《蛮好的人生》独家保险合作伙伴,公司提供行业顾问支持并保障剧组700人团体保险,代理人参与特定场景拍摄[4] 热播剧《蛮好的人生》市场表现 - 该剧CSM全国网平均收视率、CVB平均收视率均为央视八套年度最高[4] - 酷云实时收视率连续17天破3,刷新央八纪录,单日全端播放破亿[4] - 优酷站内热度连续10天破万,获多榜TOP1,累计斩获全网热搜超2000个[4] - 抖音剧集榜热度最高达2.6亿并连续17天断层第一[4] 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剧集反映了行业从野蛮生长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的必然趋势[6] - 公司提出"专业·温暖·诚信"三大关键词作为代理人转型目标画像[6] - 公司推进"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以客户为中心打造高质量代理人队伍[6] - 实施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带动经济与社会价值增长[7] 代言人选择与品牌形象 - 选择孙俪作为形象大使因其演技实力、健康生活倡导者形象与公司"向上"生活态度理念契合[7] - 通过孙俪戏里戏外的人格魅力提升业务伙伴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7]
迎34周年司庆,从《蛮好的人生》看中国太保寿险的坚守与创新
财经网· 2025-05-13 14:27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选择演员孙俪作为"太平洋寿险业务伙伴形象大使",通过其公众影响力传递保险行业正面形象[1][7] - 公司与近期热播剧《蛮好的人生》深度合作,作为官方独家保险合作伙伴参与从剧本创作到播出的全过程[3] - 公司通过影视内容植入、纪录片制作等创新方式提升公众对保险的认知,如2024年联合制作行业首部重疾纪录片[4] 影视合作成效 - 《蛮好的人生》收视表现优异:CSM全国网和CVB平均收视率均为央视八套年度最高,酷云实时收视率连续17天破3[5] - 剧集网络热度显著:优酷站内热度连续10天破万,全网累计热搜超2000个,抖音剧集榜最高热度达2.6亿[5] - 公司为剧组约700人提供团体保险保障方案,并让优秀代理人参与特定场景拍摄展现职业风貌[4] 行业转型方向 - 公司通过《蛮好的人生》剧情展现保险行业从野蛮生长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的趋势[6] - 公司提出"专业·温暖·诚信"三大关键词作为代理人队伍转型目标,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6] - 公司实施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以客户价值为核心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增长[8] 市场教育举措 - 公司认为保险教育需要采用更柔性、易引发共鸣的方式,而非单方面输出[4] - 剧集成功引发公众对保险的深度讨论,主流媒体结合剧情多角度展开保险话题科普[5] - 公司通过影视内容生动呈现多元化保险需求和解决方案,提升行业社会认可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