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癀胶囊

搜索文档
科兴制药股价翻倍大股东拟套现3亿 甩卖子公司为降本“砍”研发费1.7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22
公司动态 - 科兴制药拟以1500万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深圳同安医药100%股权 旨在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1] - 控股股东科益医药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按公告日股价计算顶格减持可套现约3.36亿元 [2][4] - 此次减持为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大股东减持 公告解释为优化股权结构和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 [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4年末21.86元/股涨至6月4日56.07元/股 区间涨幅达156.50% [6] - 减持公告后股价承压 6月12日收盘价回落至50.95元/股 [8] - 一季度葛兰管理的中欧健康基金增持144.10万股 但基金整体净减持1003.19万股 [7]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4.07亿元(同比+11.75%) 归母净利润0.31亿元扭亏为盈 [10][11] - 扭亏主要源于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1.30%至1.68亿元 销售费用减少0.92亿元至5.97亿元 [11][12] - 2023年亏损1.90亿元 2022年亏损0.90亿元 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10] 研发与业务 - 公司定位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核心产品包括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 [9] - 2024年研发投入大幅缩减1.77亿元 引发市场对未来研发能力的担忧 [11][14] - 业务覆盖全国近20000家终端及4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10]
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03:54
监事会会议情况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6月9日以现场方式召开,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 [2]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江海燕主持,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3] 股权转让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议案》,同意以1,500万元转让同安医药100%股权给广西药研所 [4]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5] 交易核心条款 - 转让标的为深圳同安医药100%股权,定价1,500万元,分三期支付:45%在工商变更前支付,45%在变更完成后支付,10%在协议签订满一年后支付 [8][14][17][18]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8][9][10] 交易对方与标的 - 受让方广西药研所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个全国独家品种和近40个产品批文,2024年母公司恒拓医药收入5.34亿元,总资产7.83亿元 [11] - 同安医药原受托生产克癀胶囊,现持有19个中药品种批文,近年未实际开展业务 [13]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出售同安医药有助于公司聚焦生物医药主赛道,降低管理成本,预计增加2025年利润总额和现金流 [21] - 过渡期内公司需向广西药研所通报同安医药单笔超10万元的正常支出或超1万元的非正常支出 [19]
科兴制药引进产品——地舒单抗注射液获中国澳门药监局批准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0:21
公司动态 - 科兴制药引进的两款地舒单抗注射液(博优倍60mg和博洛加120mg)获中国澳门药监局批准上市 这是公司合作产品首次在中国港澳地区获批的重磅肿瘤药 [1] - 公司与博安生物签署独家商业化合作协议 负责两款地舒单抗注射液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销售 [2] - 公司国际化战略取得新进展 地舒单抗在澳门获批 加上原有产品"克癀胶囊"已在香港获批 有助于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市场 [4] 产品信息 - 博优倍是Prolia生物类似药 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2] - 博洛加是Xgeva生物类似药 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骨巨细胞瘤 [2] - 两款产品由博安生物自主研发 已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4年5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并在欧美日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2] 市场前景 - 地舒单抗原研药2023年销售额超60亿美元 仍保持增长 [2] - 中国地舒单抗市场预计2025年达37.41亿元 2030年或突破百亿元 [3] - 澳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66% 老龄化加剧带来广泛治疗需求 慢性病市场快速增长 [3] -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类似药和高端仿制药市场前景可观 [3]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坚持"全球选品、全球覆盖"平台型出海模式 重点布局欧盟和新兴市场国家 [4] - 以高端生物类似药为切入点 走差异化出海之路 海外注册以"快"著称 [4] - 加快搭建德国、巴西、墨西哥等海外分子公司本土团队 推进本地化运营 [4] - 计划加快欧美市场产品引进与合作 打造高品质药出海平台 [4]
科兴制药(688136):海外营收迅猛增长,创新管线亮点频出
长城证券· 2025-04-29 2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坚持“创新 + 国际化”双轮驱动的平台型发展模式 ,中短期内持续引进的海外商业化产品加速获批上市 ,加快海外收入利润释放 ;中长期聚焦优势领域 ,发挥海外商业化平台溢价能力 ,多条差异化创新管线推进至临床中后期 ,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2.59 亿、14.07 亿、17.67 亿、22.60 亿、27.01 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 -4.3%、11.7%、25.6%、27.9%、19.5% [1] - 2023 - 2027 年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0 亿、0.31 亿、1.00 亿、2.20 亿、3.10 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 -110.7%、116.5%、216.1%、120.7%、41.2% [1] - 2023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12.0%、1.7%、5.9%、11.6%、14.1% [1] - 2023 - 2027 年 ,EPS 最新摊薄分别为 -0.95、0.16、0.50、1.10、1.55 元 [1] - 2023 - 2027 年 ,P/E 分别为 -39.5、238.6、75.5、34.2、24.2 倍 [1] - 2023 - 2027 年 ,P/B 分别为 4.6、4.6、4.4、3.9、3.4 倍 [1] 海外业务 - 2024 年海外销售收入 2.24 亿元 ,同比增长约 61.96% ,主要得益于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区域的销售增长 [2] - 2024 年新兴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15% ,海外商业化平台已覆盖 40 多个新兴市场国家 ,产品人促红素注射液在多个国家成为当地 EPO 领先品牌产品 [2] - 截至 2025 年 4 月 11 日已引进 16 款重磅产品 ,聚焦肿瘤、糖尿病、自体免疫疾病三大领域 [2] 创新管线 - GB18(GDF15 单抗)项目用于肿瘤恶病质治疗 ,完成国际专利布局 ,中国药监局已受理 IND 申请 ,美国申报处于 Pre - IND 阶段 [3] - GB10(VEGF/ANG - 2 双特异性抗体)项目是高浓度眼科专用蛋白药物制剂 ,已完成 GMP 批次的中试生产 ,非临床动物实验和临床申报工作稳步推进 [3] - GB20(TL1A 单抗)项目针对全新一代 IBD 靶点 ,筛选获得的 PCC 分子体外活性为竞品的 10 倍 ,免疫原性低 ,安全性高 ,成药性良好 [3] - GB12(IL - 4R/IL - 31 双特异性纳米抗体)项目开发出高亲和力的抑制型抗体 ,亲和力与母本 dupilumab 可比 ,表位与母本一致 [8] 国内市场 - 2024 年国内自有药品及引进产品营业收入 11.77 亿元 ,同比增长 5.37% [8] - 2024 年“赛若金”“类停”“依普定”“白特喜”在各自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二、第六 [8] - 常乐康、克癀胶囊、赛若金等产品已在多个电商平台销售 ,常乐康在部分电商排行榜中排名靠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