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自行车
icon
搜索文档
曾是群众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首选 营运11年后,1360辆公共自行车“退役”
镇江日报· 2025-08-02 07:58
公共自行车市场现状 - 镇江经开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11年,累计投放1360辆自行车,建设80个站点,安装1640套锁车器 [1] - 运营初期日均最高骑行量超1000辆次,目前日均骑行量不足200辆次,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 [1][2] - 共享单车无桩化模式更便捷灵活,导致公共自行车使用率急剧下降 [1] 项目退出原因及后续安排 - 公共自行车及配套设施老化损坏,维护成本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2] - 项目将于8月逐步退出市场,共享助力车站点将优化覆盖原服务区域 [2] - 押金和预充值款将退还用户,退卡流程通过官网公告 [2] 行业趋势 - 共享出行工具(如共享单车、助力车)逐步替代传统公共自行车 [1][2] - 公共交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新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推动模式创新 [1][2]
行业龙头亏损加剧:公共自行车的教训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20:44
公共自行车行业现状 - 国内公共自行车龙头企业永安行2025年前六个月预计净亏损6200万元至8000万元 同比增长694 63%至925 33% 主要由于公共自行车业务增量不足 存量缩减以及客户拖延付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2] - 多地公共自行车项目停止运营 如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滁州市南谯区分别于5月28日和27日停止运营 此前使用频率已处于较低水平 [2] - 公共自行车行业面临私家车 电动自行车普及 公共交通网络完善以及共享单车竞争等多重压力 导致"定点借还"模式逐渐落伍 [2] 公共自行车项目发展历程 - 早期公共自行车项目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具有一定尝试价值 但随着交通方式多元化 该项目逐渐失去竞争力 [3] - 武汉 广州 北京等城市已陆续停运公共自行车项目 其中武汉作为最早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的地级市 已于2017年停运 [2] - 项目选址不合理 运营管理跟不上等"先天不足"问题长期存在 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4] 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营反思 - 项目初期缺乏充分可行性论证和广泛意见听取 未能有效解决借还车不便等核心问题 [3][4] - 未能充分预估市场变化和建立灵活退出机制 在共享单车兴起后未能及时调整运营模式 [4] - 项目运营十余年间缺乏适应性变化和及时止损机制 导致长期低效运营和财政负担 [4][5] 行业评估 - 公共自行车项目整体评估效果不佳 多数城市存在使用率低 管理不善 财政负担重等问题 [5] - 公共自行车全面落幕已成行业趋势 相关经验教训对未来公共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5]
行业龙头亏损加剧:公共自行车的教训
经济观察网· 2025-07-16 21:42
公司业绩 - 永安行2025年前六个月预计净亏损62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增长694 63%至925 33% [1] - 业绩下滑主因公共自行车业务增量不足、存量缩减及客户拖延付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 行业现状 - 安徽马鞍山市和县、滁州市南谯区等地2024年5月相继停止运营公共自行车 [1] - 武汉(2017)、广州(2018)、北京(2021)等城市已陆续停运公共自行车服务 [1] - 私家车、电动自行车普及及共享单车扩张挤压公共自行车生存空间 [1] 商业模式缺陷 - 公共自行车"定点借还"模式落后于共享单车"随取随还"的便利性 [1] - 项目初期选址不合理、运营管理不足导致使用效果打折 [2] - 未能及时调整运营模式应对共享单车竞争 [3] 决策反思 - 可行性论证不足,未充分听取市场意见 [2] - 缺乏市场变化预判和灵活退出机制设计 [2] - 十余年间未做出适应性变革或及时止损 [3] 行业影响 - 多地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低迷,长期处于"鸡肋"状态 [1][3] - 项目运营管理滞后,给地方财政造成负担 [3] - 行业全面落幕已成既定趋势 [3]
从“一进一退”看民生建设(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3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上海推出定制公交服务 通过"随申行"平台实现个人定制 凑够最少乘坐人数后最快3天即可开通新线路 [1] - 部分城市如安徽马鞍山 山东东营宣布公共自行车停运 因灵活性不足 运营效率偏低而被共享单车取代 [1] - 公共交通服务呈现"一进一退"格局 体现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并进 [1] 民生服务市场化运作 - 苏州姑苏区老年食堂采用公司运营模式 老人充值会员可享每餐减免2元及优惠增值服务 [2] - 深圳整合全市体育场馆资源 打造"一键预约"平台 支持在线预订 支付 导航及惠民券发放 [2] - 市场化运作使企业获得盈利空间 政府专注监管 提升社会事业可持续性 [2] 民生服务精准化改进 - 天津临时救助新政取消户籍限制 任何在津遭遇急难的家庭或个人均可向发生地直接申请救助 [3] - 杭州滨江区通过体验式调研发现骑手需求 在活动密集区建驿站 增设换电柜和维修服务 [3] - 民生服务需注重"百姓视角" 通过换位思考解决便捷性和实用性问题 [3] 政策导向与实施 - 国家出台10项举措重点解决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 [4] - 政策强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 通过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投资于人"的目标 [4]
巨额补贴的公共自行车,该退场了
虎嗅· 2025-06-15 14:11
公共自行车终止运营现象 - 安徽滁州市南谯区和马鞍山和县公共自行车分别于5月27日和28日终止运营 [1] - 山东东营市公共自行车拟于6月30日停止运营 山东烟台4月已启动拆除工程 [2] - 2008年杭州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后 国内多地仿效推广 但共享单车出现后公共自行车必要性受考验 [3] 公共自行车运营问题 - 公共自行车采用固定桩位模式 租还车不便 技术滞后 布点不合理 维护不到位 [8][9] - 公共自行车采购价格更高 质量更差 维护不佳 存在安全隐患 [9] - 杭州公共自行车主要靠广告位拍卖营收 租车收入占比很小 免费使用率超98% [7][18] 共享单车对公共自行车的影响 - 共享单车出现后 公共自行车受到明显冲击 全国公共自行车系统从500多个减少到约300个 [15][16] - 共享单车设施更先进 运营更高效 市场化程度高 能更好满足民众需求 [13][14] - 共享单车品牌如哈啰 美团 青桔占据市场前三 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20] 公共自行车成本问题 - 2016年数据显示 一辆公共自行车年运营维护成本高达七八千元 远高于共享单车700-1500元 [18] - 2015年安徽阜阳6500辆公共自行车5年综合成本6488万元 单辆约9981元 [18] - 当前经济周期下 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 部分区域难以维持公共自行车运营 [19] 公共自行车存续原因分析 - 部分三四线城市共享单车未进入 公共自行车仍发挥作用 [22] - 政府已投入资金和人员 退出涉及多方协调 存在执行难度 [22][23] - 公共自行车作为民生项目 停运可能引发群众不满 地方政府倾向于维持现状 [22][23]
多地宣布:公共自行车项目停止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08:09
多地公共自行车项目停止运营 -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公共自行车将于2025年5月28日终止运营 主城区50个站点将停止服务 市民需在2025年6月28日前办理押金退款 [1]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公共自行车将于2025年5月27日终止运营 退款业务办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7日 [1] - 山东省东营市公共自行车因达到报废年限 拟于2025年6月30日起停止运营 该项目已运营10年 [1] -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公共自行车因设备老旧已于2025年4月停止运营 5月19日起可办理押金退费 [2] - 山东烟台市已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设施拆除工程 预计26天内完成拆除工作 [2][3] 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与历史 - 安徽阜阳市公共自行车最高日骑行量达5万余次 高峰时办卡数量超11万张 2015年借车量达1468万次 [5] - 阜阳市公共自行车及配套设施拍卖成交价179万元 包括6500辆自行车和9940套锁车器等设备 [5] - 阜阳市各区县公共自行车陆续停止运营 阜城小绿于2025年3月1日最后停止运营 [6] 部分地区公共自行车升级改造 - 福建莆田市公共自行车PPP项目资产以约7780万元完成转让 将升级为公共电单车并搭建智能充换电网络 [7] - 浙江常山县公共自行车项目将全面升级 现有34个站点已停止运营 预计2025年6月底恢复新项目运营 [8] - 江苏句容市已上报建议拆除公共自行车站点计划 待批复后将制定统一拆除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