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公交

搜索文档
地铁“虹吸”下的公交“突围”
新华日报· 2025-07-10 06:53
微循环公交发展 - 南京已开通76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其中8条专门接驳地铁7号线,形成"单循环"或"双黄蛋"式布局,覆盖地铁盲区和辐射区[1][2][3] - 微循环公交采用7米以下小型车辆,日均客流量达1000-2000人次,如B15线服务省人民医院日客流近千人,210线日客流2000人次[3] - 线路设计特点为短距离(1-5公里)、高频发车(5-10分钟一班),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3] 公交线网优化策略 - 南京实施"减重降复"策略,调整与地铁重复线路,如1路公交车从40辆减至20辆,35路驾驶员从70人缩减至40人[4] - 采用"首尾调离"避免与地铁直接竞争,如35路终点站改至幕府小镇,1路调整至南堡公园,延伸服务半径[4] - 2019-2024年累计优化218条线路,新辟38条、撤销13条,公交车总量从6900辆降至5500辆,车型结构优化为12米级39%、8米以下31%[5] 定制化公交创新 - 南京开通380多条定制公交,年创收1600万元,分为商务定制(如生物医药谷接驳线)和众筹定制(30人以上成线),票价6-8元/人次[7] - 苏州推出动态公交"苏小灵",采用6米新能源车实现手机预约,上线一个月客流翻番[6] - 无锡开设48条校园定制公交,如梅村实验中学服务700多名学生,缓解校门拥堵[7] TOD模式与衍生业务 - 南京首个公交场站TOD项目所街综合体投资1.2亿元,含公交运营区、精品酒店和停车场,预计年租金800万元[10] - 规划开发13个场站(总面积71万平方米),如花园路站将打造"地铁+公交+文旅+酒店"枢纽,预计年收益3亿元[11] - 无锡开放19座充电站(186个充电桩),年充电量500万千瓦时,创利100多万元,2024年将新增16座充电站[10] 行业数据与趋势 - 南京地铁日客流达300万人次,公交客流2019-2024年锐减46%至140万人次,年营收因客单价下降(0.8元→0.7元)损失3亿元[5][8] - 苏州2024年公交客流同比降11%,较2019年累计降56%,但通过动态公交实现局部客流增长[6] - 行业共识为地铁主导、公交基础,需通过两网融合(如马群枢纽)和TOD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11]
从“一进一退”看民生建设(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3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上海推出定制公交服务 通过"随申行"平台实现个人定制 凑够最少乘坐人数后最快3天即可开通新线路 [1] - 部分城市如安徽马鞍山 山东东营宣布公共自行车停运 因灵活性不足 运营效率偏低而被共享单车取代 [1] - 公共交通服务呈现"一进一退"格局 体现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并进 [1] 民生服务市场化运作 - 苏州姑苏区老年食堂采用公司运营模式 老人充值会员可享每餐减免2元及优惠增值服务 [2] - 深圳整合全市体育场馆资源 打造"一键预约"平台 支持在线预订 支付 导航及惠民券发放 [2] - 市场化运作使企业获得盈利空间 政府专注监管 提升社会事业可持续性 [2] 民生服务精准化改进 - 天津临时救助新政取消户籍限制 任何在津遭遇急难的家庭或个人均可向发生地直接申请救助 [3] - 杭州滨江区通过体验式调研发现骑手需求 在活动密集区建驿站 增设换电柜和维修服务 [3] - 民生服务需注重"百姓视角" 通过换位思考解决便捷性和实用性问题 [3] 政策导向与实施 - 国家出台10项举措重点解决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民生服务普惠化 [4] - 政策强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 通过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投资于人"的目标 [4]
临安“定制公交”跑出便民惠企“加速度”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17
智慧交通与公交转型 - 临安区将公交车"网约化"写入"十五五"智慧交通规划 未来五年将推出"网约"公交车服务[2] - 地铁16号线开通后临安公交客流下降50% 公司正积极探索公交转型与创新发展路径[2] - 公司推动"公交+"模式多元化 通过激活"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农村公交创新服务 - 临安全区农村公交线路已超过200条 通过"客货邮"便民服务提升农村路运营附加值[2] - 公交2705路实施"人货同载"后 月均快递"带货"量达1000余件 解决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2] - 公司联合中国邮政实现"人货同载""货随客行" 同时解决工业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难题[2] 定制化公交服务 - 公司推出系列个性化定制专线 包括健康专线、旅游专线、校园专线等 覆盖企业、学校、小区等多场景[3] - 利用智慧交通系统在青山湖科技城推出"云公交" 采用预约+巡游方式提供企业园区至地铁口服务[3] - "公交+文旅"项目已开通9条特色旅游专线 其中两条接驳线一年累计运送游客19.67万人次[3] 经营数据 - 公司全域营运线路达237条 年均服务市民超3150万人次[3] - 年营业额约6000万元 其中2400万元来自"定制公交"业务 占比达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