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icon
搜索文档
1.2万亿元!央行,最新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4-30 23:32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4月央行开展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其中3个月期7000亿元 6个月期5000亿元 [1][3] - 4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当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5000亿元 [1] - 结合MLF净投放5000亿元 结束了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操作过程 [1] 流动性管理工具运用 - 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 显著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 [4] - 4月买断式逆回购为缩量续作 5月下旬有9000亿元3个月期到期 6月下旬有5000亿元3个月期和1.4万亿元6个月期到期 [4] - 分析师认为缩量续作可能意味着下一步将实施降准 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信贷投放 [4] 货币政策与财政协同 - 2025年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集中在二三季度发行 [4] - 债券发行进度成为货币宽松窗口期判断的关键 货币政策更多起到与财政协同作用 [4] - 政府债券加速发行需要适度宽松资金面配合 避免发行成本偏高 [5] 流动性供给展望 - 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箱完善 流动性供给方式更为多元 可能通过MLF 买断式逆回购或重启国债买卖进行调节 [5] - 央行可能再度开启国债买入操作 通过扩大买断式逆回购规模或降准等方式投放流动性 [5]
央行最新调整!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券商中国· 2025-03-24 18:54
央行MLF操作调整 - 央行自3月起将MLF操作方式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美式招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 [1] - 3月25日将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当月到期3870亿元,实现净投放630亿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 [1][3] - 2024年10月以来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等工具实现每月中长期资金净投放,MLF余额从峰值7.3万亿元降至约4万亿元 [3] 货币政策工具优化 - 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包含降准、国债买卖(长期)、MLF/买断式逆回购(中期)、7天期逆回购(短期),期限分布更趋合理 [7] - 2024年1-2月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合计净投放超1.3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平稳 [3] - 央行行长潘功胜2024年6月明确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逐步淡化其他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 [5] 市场化改革影响 - MLF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后不再有统一利率,机构投标参考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国有大行1.95%左右),中小银行利率更高 [7] - 2023年7月起LPR与MLF利率解绑,10月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多重价位中标,为MLF改革积累经验 [5] - 新机制预计降低银行MLF资金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1][7]
1.4万亿元!央行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2-28 21:20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2025年2月央行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包括3个月期9000亿元和6个月期5000亿元 [1][3] - 2月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 2月MLF缩量续作,全月净回笼2000亿元 [2]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央行通过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推动MLF余额下降 [4] - 2024年10月以来央行通过多种操作实现每月中长期资金净投放 [4] 操作规模与期限 - 2024年10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依次为5000亿、8000亿、1.4万亿、1.7万亿、1.4万亿元 [4] - 2025年2月操作的两个期限买断式逆回购将分别于5月和8月到期 [5] - 2024年12月开展的7000亿元3个月期操作将在3月到期 [5] - 4月将有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5] 货币政策框架变化 - 央行流动性投放渠道更加多样化 [4] - 新框架下操作期限品种更为灵活 [4] - 买断式逆回购可能持续替换MLF操作 [4] - 未来可能持续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