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鲁平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给药12周减重6.83%,华东医药公布GLP-1口服片减重Ⅱ期重要结果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9 11:03
华东医药HDM1002片II期临床研究结果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在减重II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2] - 试验设计为16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n=185例),主要终点为治疗12周后体重较基线的百分比变化 [2] - 12周后体重变化百分比:100 mg BID组-4.63%,200 mg BID组-6.08%,400 mg QD组-6.83%,安慰剂组-2.88%,200 mg BID和400 mg QD组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3] - 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分析一致,400 mg QD组体重下降达-8.46% [3] - 200 mg BID和400 mg QD组体重下降≥5%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63.0%和56.5%,约为安慰剂组的2倍 [3] - 各剂量组均观察到腰围、BMI、收缩压、HbA1c、谷丙转氨酶等代谢指标改善 [3] HDM1002安全性及研发进展 - 大多数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为轻度,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无重度不良事件 [5] - 未观察到肝酶异常升高趋势 [5] - 基于II期结果,CDE已批准开展减重III期临床研究,目前已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 [5][6] - 该药物减重和降糖适应症均进入中国III期临床阶段 [6] 公司GLP-1领域产品管线布局 - 围绕GLP-1靶点构建了口服片剂、注射剂、长效多靶点创新药与生物类似药结合的差异化管线 [5] - 利鲁平(利拉鲁肽注射液)为国内首个获批降糖与减重双适应症的产品 [5]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适应症已申报上市,减重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 [5] - 创新药管线包括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 [5] GLP-1药物作用机制 -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实现血糖控制和减重 [14] - HDM1002为口服活性小分子GLP-1R完全激动剂,具有强效和高选择性 [6]
效果良好 华东医药口服式减重药Ⅱ期临床结果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2:19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在减重Ⅱ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优异结果 体重减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为后续Ⅲ期临床研究提供充分依据 [1][2][3] 临床试验设计 - HDM1002用于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中国Ⅱ期临床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平行入组试验 共纳入185例受试者 试验周期为16周(含4周安全性随访期) [1] - 试验设置三个剂量组:100mg每日两次(100mg BID)、200mg每日两次(200mg BID)和400mg每日一次(400mg QD) 主要终点为治疗第12周时体重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 [1] 疗效数据 - 治疗12周后 100mg BID组、200mg BID组、400mg QD组和安慰剂组体重较基线变化百分比分别为-4.63%、-6.08%、-6.83%和-2.88% 其中200mg BID组和400mg QD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 - 敏感性分析显示各组体重变化百分比分别为-5.39%、-7.01%、-8.46%和-2.87% 与主分析结果一致 [2] - 200mg BID组和400mg QD组体重下降≥5%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63.0%和56.5% 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约为安慰剂组的2倍) [2] - 各剂量组均观察到腰围、BMI、收缩压、HbA1c和谷丙转氨酶水平较基线值下降 [2] 安全性数据 - 大多数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RAE)严重程度为轻度 无重度不良事件(AE)发生 [3] - 最常见TEAE为胃肠道事件 发生率前三依次为恶心、呕吐和腹泻 严重程度均为轻度至中度 [3] - 各剂量组均未观察到肝酶异常升高趋势 [3] 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 HDM1002减重Ⅲ期临床研究已获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并正在进行中 [3] - 公司围绕GLP-1靶点已构筑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 包括口服片剂、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3] - 利鲁平(利拉鲁肽注射液)为国内首个获批降糖与减重双适应症产品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适应症已申报上市 减重适应症正在开展Ⅲ期临床 [3] - 创新药管线还包括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和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 临床试验均在顺利进行 [3]
派格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市值50亿港元,核心产品PB-119预计今年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36氪· 2025-05-27 12:26
公司上市与基本信息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开盘报1300港元/股,市值5017亿港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4]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公司自主开发一款核心产品PB-119及五款候选产品 [2][4] - PB-119为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 [2][4] - 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5] - PB-119预计2025年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5] - 公司其他产品管线覆盖NASH、OIC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疾病 [4] 财务与融资情况 - 2023年、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277亿元、281亿元 [7] - 2023年、2024年其他净收入分别为1464万元、701万元 [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566万元 [7] - 2023年6月完成F+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40亿元 [7] - 投资者包括香港泰格医药科技、前海基金等机构 [7]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000亿美元 [7] - 目前全球在研GLP-1类药物近280款,其中中国药企开发115款 [8] - 诺和诺德和礼来占据GLP-1赛道第一梯队 [8] 商业化战略 - 公司未来收入主要取决于PB-119的商业化进展 [10] - 2024年9月与中国一家领先医药公司就PB-119订立商业化合作安排 [10] - IPO募资用途:502%用于PB-119商业化、345%用于PB-718开发、53%用于其他管线研发 [10]
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报稳定发力,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历史最好水平,创新成果加速兑现
全景网· 2025-04-24 21:0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华东医药保持稳定发力,四大业务板块循序推进,创新研发韧性十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品管线持续充盈,后续业绩爆发力强劲,有望推动公司迈向新高度 [12] 分组1: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6亿元,同比增长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6.06%;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达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04% [1] 分组2:核心医药工业板块业务情况 - 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含CSO业务)36.21亿元,同比增长6.52%;合并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2.20% [2] - 创新药销售持续发力,百令系列产品集采续约,利鲁平保持较快增长,为GLP - 1类系列产品商业化奠定基础 [2] -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赛恺泽销售势头良好,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市场表现亮眼,脯氨酸加格列净片惠优静入院数量加速增加 [3] - 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已上市销售,布局超100家DTP药房,覆盖超300家医院 [4] - 华东医药(贵州)药业有限公司核心品种伤科灵经营显著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26万元,同比增长超100%,净利润667万元 [4] 分组3:特色研发领域情况 - 创新研发重点布局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创新药管线超80项,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8.80亿元,同比增长49.60% [4] - 内分泌领域多个在研产品临床开发稳步推进,如HDM1002、HDM1005、DR10624、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5][6] - 肿瘤领域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HDM2005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HDM2006片美国IND申请获批等 [7] - 自免和外用制剂领域拥有多款在研产品,HDM3016完成III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HDM3019中国IND申请获批 [8] 分组4:医美板块业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医美板块展现良好韧性与潜力,英国Sinclair合并营业收入约2.38亿元,环比增长24.37%,欣可丽美学营业收入2.54亿元,环比增长10.64% [9] - 公司拥有“微创 + 无创”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40款,海内外已上市26款 [9] - 2025年多款重磅医美产品将在国内获批上市,如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MaiLi Extreme等 [10] - 能量源设备产品受市场欢迎,强脉冲光射频治疗仪V20芮颜瑅已上市,V30收到注册受理通知 [11] - 多功能面部皮肤管理平台Préime DermaFacial将于2025年内商业化销售 [12] 分组5:工业微生物板块业务情况 - 2025年1 - 3月工业微生物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9.98%,后续有望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