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健康食品
搜索文档
注重以质取胜、强化数智赋能 轻工业优化供给扩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0-29 08:59
政策目标与行业现状 - 三部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稳住轻工业增长态势,推动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提出2025-2026年轻工业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1] - 2024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实现利润76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2] 发展策略:以质取胜 - 方案目标设定强调韧性和内涵,增长逻辑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取胜,追求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行业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低端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等问题,将通过加快产品创新、加强质量保障、加力品牌培育三大举措优化供给 [3] -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行动、突破关键技术、强化标准供给与国际互认、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等 [3] 强化数智赋能 - 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从管理流程线上化迈向运营智能化,核心竞争力转向对增量知识的智能化创造与应用 [4] - 2024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9%,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和2.8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4年上半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提升至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2.3% [5] - 方案提出推广智能排产等适配方案,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梯度培育智能工厂 [5] - 企业案例如伊利集团将AI技术融入全链条,构建1000多项算法模型,实现24小时送达 [4][5] 激发消费潜力与新增长点 - 方案明确将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生物制造等领域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 [7] - 聚焦“一老一少”需求,扩大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婴童食品等产品供给 [7] - 通过拓展AI应用、推进生成式AI赋能、打造体验中心等新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 [8] - 方案提出大力扶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7]
轻工业优化供给扩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17
政策核心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稳住轻工业增长态势[3][4] - 方案提出2025至2026年轻工业营业收入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并部署了5个方面重点任务[3][5] - 方案目标设定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表明轻工业增长逻辑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取胜[5] 行业现状与基础 -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实现利润76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5] - 2024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9%,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47.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和2.0个百分点[8] - 截至今年上半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提升至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2.3%,智能化基础进一步夯实[8] 重点任务与举措 - 方案提出加快产品创新、加强质量保障、加力品牌培育三大举措,计划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3][6] - 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9] - 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应用,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11] 新增长点与发展方向 - 方案明确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生物制造等领域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10] - 特别指出要扩大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婴童食品等产品的供给,聚焦"一老一少"和智能生活的消费新需求[10] - 巩固提升家电、玩具、家具等优势产业国际市场份额,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布局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11] 企业数智化转型案例 - 鲁花集团将复杂销售业务场景从11个操作步骤简化为一键完成,创新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7] - 山东海化打造盐化工智控大模型,整体产生综合效益近1亿元[7] - 伊利集团将AI技术融入"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构建了1000多项算法模型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实现"从工厂到消费者"24小时送达[7] - 浪潮数字企业已帮助超万家轻工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向对增量知识的智能化创造与应用[7]
我国轻工业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新华网· 2025-10-02 15:43
行业发展现状 - 轻工业领域国家级5G工厂数量达167家 [1] - 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为86.2% [1] - 轻工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2.3% [1] - 行业在设备设施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 智能化产品与应用 - 智能家居用品、个性定制产品、功能健康食品日益丰富 [1] - 智能玩具、智能乐器、智能眼镜等产品快速发展 [1] - 人工智能开创多样化新场景,新模式新应用日益普及 [1] - 供应链、价值链与互联网互融共通,提升行业现代化水平 [1] 挑战与未来方向 - 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点状化、不均衡、深度不足的问题 [1] - 需以更系统谋划和有力举措推动“人工智能+”在行业走深向实 [1] - 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 [1] - 目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
金乡加速构建全国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中国食品网· 2025-07-07 10:56
金乡县大蒜产业全链条优势 - 金乡县依托大蒜产业全链条优势申报纳入省"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 争创国家级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 [1] 种植仓储优势 - 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 带动周边种植200万亩 占全国大蒜种植总面积1/3 [1] - 年加工能力超300万吨 出口覆盖1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 [1] - 形成世界大蒜"五大中心"产业格局 [1] - 调味品仓储物流体系全国顶尖 冷链仓储能力480万吨 居行业前列 [1] - 三樱椒 黑胡椒等香料储存量全国第一 八角 桂皮等储量全国前列 [1] 专业园区载体 - 济宁市食品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 为全国最大专业食品园区 [1] - 推行"统一废水处理 统一热源供应 统一外贸服务"集约化服务模式 [1] - 已入驻世界500强奥兰集团 稻香村等82家企业 [1] - 形成复合调味品 功能健康食品等四大产业集群 [1] - 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 省级龙头企业13家 [1] - 2024年入选山东省支柱型产业雁阵集群 产业规模与竞争力居全省前列 [1] 行业权威认证 - 与山东省调味品协会建立战略协作 [2] - 2025年6月获授"香辛料优质原材料基地" "山东省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单位"称号 [2] - 山东格瑞食品 宏万年食品等4家企业获评调味品优质企业 [2] - 鑫诺食品获授协会副会长单位 实现从原料端到制造端全链条品质认证 [2] - 依托"五大中心"产业生态 加速构建全国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