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1031
光大证券· 2025-10-31 10:04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晨会速递 分析师点评 市场数据 重点交流 【电新】固态变压器:AIDC 供配电架构的终极方案——电力 AI 系列报告四(买入) 固态变压器(SST)相较于传统变压器具有显著优势,为了满足服务器功率持续提升 的需求,AIDC 配电架构向 HVDC 和固态变压器演进,英伟达表示致力于将 SST 技术 作为面向未来的设施配电解决方案。国内部分电力设备企业当前正在研发 SST 产品, 同时国内 SST 供应链中的整流模块、高频变压器、材料厂商有望为海外电力设备企 业供应 SST 零部件,建议重点关注。 【石化】Q3 归母净利润环比小幅改善,静待炼化景气修复——中国石化 (600028.SH/0386.HK)2025 年三季报点评(A 股:买入;H 股:买入) 公司发布 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1134 亿元,同 比-10.7%,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 亿元,同比-32.2%。预计公司 25-27 年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 401/462/514 亿元,维持 A 股和 H 股的"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油价格 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
《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印发:到2027年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0-30 11:31
支持省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增资持股、交叉换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整合省内钢铁资源。 《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印发。其中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省钢铁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 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到2027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低效 产能基本出清,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环保绩效A级企业力争达到3—5家,争创 1家引领型规范企业、1家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优特钢产量占钢材产量比例提升至50%左右。 《行动计划》提到,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支持省内外优势企业通过增资持股、交叉换股、混合所有制改 革等方式整合省内钢铁资源。鼓励中小钢铁企业创新合作方式,实施减量重组。引导短流程炼钢企业整 合废钢回收企业,稳定废钢供应渠道,提高废钢加工质量。推动钢铁产业与化工、建材、电力等产业耦 合发展,加快技术、资源、市场等多维度深度整合。支持钢铁、有色融合发展,培育竞争力强的综合性 冶金企业。 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钢铁产业提质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奋力建设制造强省,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 ...
注重以质取胜、强化数智赋能 轻工业优化供给扩消费
经济日报· 2025-10-29 08:59
注重以质取胜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丰富消费、稳定出 口、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实现利润 76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新增长点快速发 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并部署了5个方面重点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近期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轻工业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 显。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 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引领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 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专家表示,《方案》旨在发挥轻工业规模体量大、产品种类多、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从消费、投资、出 口三方面入手,稳住轻工业增长态势,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工业稳 ...
央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14:35
报告称,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5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 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06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同比增长9.3%;轻 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此外,三季度末,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为平稳、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涉 农贷款持续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基本平稳、住户消费贷款保持增长。 三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2.36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3个百 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73万亿元。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房地产业中长 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4日发布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 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 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还提到,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 家,获贷率为50. ...
中国人民银行:前三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09:41
报告称,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5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 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06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同比增长9.3%;轻 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中国人民银行24日发布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 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 中,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还提到,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 家,获贷率为50.3%,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 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 此外,三季度末,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为平稳、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涉 农贷款持续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基本平稳、住户消费贷款保持增长。(记者 夏宾) 三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2.36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3个百 分点,前三季度增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
证券日报· 2025-10-24 03:05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72557亿千瓦时 [1] - 第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连续两个月(7月、8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增速分别为2.5%、4.9%和6.1% [3]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1] - 第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增速比第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17个省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第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2]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2] - 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 [2]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7月份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 [1] - 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1] - 多个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2] -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 [2] - 电动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
9月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17:07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9万亿千瓦时,7月和8月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 - 9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1] - 9月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1] - 9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1] - 9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1] -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4.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2]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 [4] - 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4] 第二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系列稳增长政策拉动第二产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 [2] - 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比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 [2]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2]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长 - 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 [3]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9%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8% [3]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 [3] 第三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4]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4]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4]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7.2% [4] - 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1% [4]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情况 - 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超5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5] - 前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6% [5] - 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6.4% [5] - 西藏、宁夏、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山西、天津、贵州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幅度超10% [5]
前9月全社会用电量达7.77万亿千瓦时,经济动能持续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7:01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增长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1] - 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1] -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9万亿千瓦时,其中7月和8月用电量连续两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 - 9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3] - 9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3] -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3] - 9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 [3] -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4.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4]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三季度同比增长8.3% [5] -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6%,三季度同比增长6.4% [7] 第二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4] - 四大高载能行业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2%,比二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三季度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4.3个百分点 [4] - 汽车制造业(1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2.8%)、通用设备制造业(11.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1%)用电量增速领先 [4] 第三产业用电驱动因素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 [5]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7% [5]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 [5] - 充换电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1% [5] 区域用电量增长 - 9月份用电量增速前五省份为海南(18.6%)、西藏(15.4%)、吉林(14.9%)、新疆(12.0%)、浙江(11.8%) [6] - 三季度用电量增速前五省份为西藏(14.7%)、吉林(11.9%)、河北(11.7%)、河南(11.1%)、天津(9.9%) [6] - 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幅度超10%的省份包括西藏、宁夏、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山西、天津、贵州 [7]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7] 气候与季节性因素影响 - 三季度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拉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超50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6] - 7月多轮高温过程拉动全社会最大负荷屡创新高 [3]
“反内卷”“稳增长”组合拳发力,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高增
贝壳财经· 2025-10-23 14:05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2] - 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增速明显回升 [2] 第二产业用电量分析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主要增长动力 [2] - 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比二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呈明显回升态势 [2] - 17个省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5%,其中西藏(25.8%)、吉林(14.3%)、湖北(10.6%)、广西(10.6%)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多个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第三产业用电量分析 -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3] -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15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8.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7% [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33.8%,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6%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用电量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1% [3]
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2
方案核心观点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 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 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框架与供需协同 - 方案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 坚持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2] - 供给侧政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改造与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2]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 聚焦拓展新场景 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例如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 [2] -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举措 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手机 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电力装备行业聚焦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等重点领域 [2] - 需求侧具体举措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以提振消费 汽车行业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电力装备行业对接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摆在突出位置 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3] - 针对行业特性规划差异化创新路径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研发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 智能 健康新产品 钢铁 有色等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关键技术瓶颈 [3]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新技术 新模式的孵化 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3] - 完整的产业链格局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3]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方案注重系统效应和产业链协同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能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4] - 产业链深度协同的具体表现为 电子信息制造业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 锂电池等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电力装备行业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 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4] - 产业链协同不仅为稳定工业经济提供支撑 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 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4] - 方案全面落地实施将推动十大重点行业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 通过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协同 助力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