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
搜索文档
万邦德跌2.05%,成交额3376.2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9 10: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5%,报13.35元/股,成交额3376.24万元,换手率0.45%,总市值81.6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0.30万元,特大单买入177.11万元(占比5.25%),大单买入454.51万元(占比13.4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07.62%,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9.25%,近20日下跌12.86%,近60日上涨61.82% [1] - 今年以来已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买入总计1.63亿元(占总成交额22.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于2006年11月2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铝加工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有色铝、抗流感、原料药、一带一路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64万,较上期减少32.75%,人均流通股20944股,较上期增加48.70% [2]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减少5.28%,归母净利润446.78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0.22%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3]
万邦德跌2.04%,成交额2962.1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3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3 09:5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3日盘中股价下跌2.04%,报14.41元/股,总市值88.14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2962.12万元,换手率0.3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35万元,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78%和20.4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4.11%,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日分别下跌1.91%和6.73%,近60日则大幅上涨96.05% [1]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于2006年11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铝加工产品、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以及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有色铝、一带一路、抗流感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64万,较上期减少32.75%,人均流通股20,944股,较上期增加48.70% [2]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减少5.28%,归母净利润446.78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0.22%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3]
万邦德涨2.07%,成交额7429.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4.82元/股,成交金额7429.82万元,换手率0.91%,总市值90.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79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占比相近,显示大额资金交易相对平衡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0.48%,近60日涨幅达101.91%,但近20日微跌0.87% [1]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买卖总额分别占当日总成交额的22.84%和21.9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有色铝、一带一路、抗流感等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64万,较上期减少32.75%,人均流通股增至20944股,增幅48.70%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减少5.2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446.78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0.2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2]
天华新能的前世今生:裴振华掌舵近三十年构建多元业务,2025年Q3营收55.71亿,目标价24.28元
新浪证券· 2025-10-31 12:5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13日,于2014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均为江苏省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供应商,业务涵盖新能源锂电材料、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MSCI中国、锂电池、储能、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7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20/44,低于行业平均值65.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48.4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326.08万元,在行业中排名23/44,远低于行业平均值1.98亿元,但略高于行业中位数1608.46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4.58亿元,同比下降6.88%,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下降118.65%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6.40%,较去年同期的18.70%有所上升,但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1.9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0.86%,较去年同期的18.62%下降,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89%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容建芬、裴振华 [4] - 董事长裴振华2024年薪酬为172.56万元,较2023年的225.68万元减少53.12万元 [4] - 总裁刘德广2024年薪酬为86.2万元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59万户,较上期增加6.9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863.51股,较上期减少6.49%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均有减少,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为新进股东 [5] 业务亮点与未来展望 - 公司具备16.5万吨电池级锂盐产品产能,Zulu锂钽矿重启后每月可获至少4000吨锂精矿供应,上游资源自给率有望提升 [6] - 固态电池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新型正极材料已送样获合格评价,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送样反馈良好并推动量产 [6] - 华泰证券预期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1/4.61/8.44亿元,对应EPS为0.22/0.55/1.02元,给予目标价24.28元 [6]
宜安科技:公司将先聚焦国内市场,再逐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6:41
公司战略 - 公司强调创新产品持续发展需以明确的战略目标为引领 [1] - 公司将先聚焦国内市场,完成产品注册申报工作,确保产品合规上市 [1] - 待国内市场基础稳固后,再逐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1] 行业特性 - 医疗器械产品具有技术密集、法规严格、安全要求高等显著特性 [1] - 各国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条件存在显著差异 [1]
万邦德涨2.51%,成交额4904.3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3.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51%至15.54元/股,成交额4904.37万元,换手率0.58%,总市值95.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3.17万元,大单买入1048.19万元(占比21.37%),卖出935.01万元(占比19.06%)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1.68%,近60日上涨108.03%,近20日上涨38.38%,近5个交易日下跌0.70% [1] - 今年以来公司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买入总计1.63亿元(占总成交额22.84%),卖出总计1.57亿元(占总成交额21.9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于2006年11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铝加工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有色铝、一带一路、增持回购、小盘、抗流感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3万户,较上期增加42.08%,人均流通股14085股,较上期减少30.25%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减少23.15%,归母净利润1346.35万元,同比减少64.29%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2]
万邦德涨2.02%,成交额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7.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报15.66元/股,上涨2.02%,总市值95.79亿元,成交额1.32亿元,换手率1.5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7.09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205.26万元占比1.56%,大单买入2516.17万元占比19.09%卖出2557.99万元占比19.4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3.55%,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92%、38.22%、97.23% [1] - 今年以来公司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买入总计1.63亿元占总成交额22.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于2006年11月2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铝加工产品、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及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与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有色铝、一带一路、增持回购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3万户,较上期增加42.08%,人均流通股14085股,较上期减少30.25%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减少23.15%,归母净利润1346.35万元,同比减少64.29%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2]
万邦德涨2.01%,成交额9397.5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2.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1%,报15.25元/股,总市值93.28亿元,成交金额9397.52万元,换手率1.1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2.04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437.87万元(占比4.66%)、卖出655.14万元(占比6.97%),大单买入1174.23万元(占比12.50%)、卖出1318.99万元(占比14.0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7.17%,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4.90%、57.22%、77.95% [1] - 今年以来公司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642.73万元,买入总计1.63亿元(占总成交额22.84%),卖出总计1.57亿元(占总成交额21.9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于2006年11月2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铝加工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疗器械41.63%,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4.69%,其他商品19.61%,中药14.0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概念板块包括一带一路、有色铝、增持回购、小盘、医疗器械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减少23.15%,归母净利润1346.35万元,同比减少64.29%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3万,较上期增加42.08%,人均流通股14085股,较上期减少30.2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3]
138次减持+16亿元套现,实控人历史底部出货近1.6亿!康泰医学市值蒸发近1173亿元,业绩“雪崩”再遭FDA警告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4:01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于2020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价53.78元/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308元/股,较开盘价涨幅超29倍 [1] - 自历史高点后,公司股价连续四年下跌,2024年大跌近66%,2022年跌近19%,2023年大跌超36%,2024年再度大跌超31% [5] - 最新股价为16.15元/股,较历史高点308元/股跌幅超过94%,市值从峰值超1200亿元缩水至约65亿元,累计蒸发近1173亿元 [1][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自上市次年(2021年)起连续四年下滑,2021年营收下滑35.15%,净利润下降42.56% [2][4] - 2024年营收暴跌35.76%,净利润出现巨亏,亏损金额达7790.26万元,净利润增速为-147.00% [2][4] - 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2.18亿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1693.76万元,同比大增107.39%,但第二季度营收不足1.06亿元,同比环比均下降,净利润仅50.18万元,同比环比大幅下降 [2]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在股价持续下跌过程中,公司未进行任何市值管理动作,回购和股东增持均为0,2019年至2024年股息率分别为0.21%、0.74%、0.38%、1.45%和1.79% [5] - 自2021年以来,公司累计发生超过138次减持行为,涉及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累计减持额超过16亿元 [6][7] - 实控人、董事长胡坤在2025年5月至6月期间减持金额接近1.6亿元,减持时点接近公司股价历史最低区域 [6][8] - 2025年8月公告显示,股东王桂丽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占总股本不超过2.99%),另有杨志山等7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41.6万股(占总股本不超过0.60%) [6] 监管风险与市场影响 - 公司于2025年10月2日收到美国FDA发出的警告信,指出其出口至美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包装、储存或安装等方面不符合美国质量体系规范要求 [3] - 在警告信关闭前,FDA将拒绝公司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公司2024年对美国销售收入为1.14亿元,占同期营收比重23.84%,2025年上半年对美国销售收入为4189.03万元,占比19.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