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拐点就在下半年?资金逆势增仓,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连续4日累计吸金超64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1:01
资金流向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9月2日单日获资金净流入2486万元 [1] - 该ETF连续4日资金净流入 累计超6400万元 近10日净流入额达1.13亿元 [1] 业绩表现 - 2025年医疗器械指数预计归母净利润427.55亿元 同比增长25.99% [3] - 2025年中报部分公司已展现良好业绩表现 板块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 [7] 政策支持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5] - 国家药监局强调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5] - 政策鼓励AI在医疗领域应用 支付端支持具AI属性的医疗器械产品 [5] 海外市场拓展 - A股近百家医疗器械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及基层市场布局 2024年同期仅4家 [6] - 90家企业披露境外业务收入 其中67家实现同比增长 70家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6] - 头部企业加速海外渠道并购 海外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国内 [6] 板块估值与机构观点 - 申万医疗器械板块2025年初至8月29日上涨23.3% 在医药生物细分中排名第4 [6] - 板块处于估值业绩双修复阶段 估值合理且存在估值切换空间 [6][7] - 机构建议关注三大方向:国际拓展领先企业/国内设备龙头/高值耗材创新企业 [6] 指数构成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跟踪的指数聚焦创业板与科创板医疗器械龙头 双板合计占比超80% [8] - 指数成分集中分布于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和体外诊断板块 100%聚焦医疗器械领域 [8]
医疗器械板块拐点或至,资金左侧大举增仓,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近10日获近1.2亿元资金埋伏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57
医疗器械指数ETF (159898) 近期表现 - 上证指数连破3700、3800点大关,成交额连续多日超2万亿元,市场情绪高涨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连续10日获1.16亿元资金增仓,近20日增仓总额达1.63亿元,基金规模达4.1亿元,刷新上市新高 [1] - 该ETF昨日收盘价0.616元,自2021年上市以来回撤幅度为40% [1] - 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三年,该ETF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67%、6.05%、-25.04%,较基准超额收益分别为2.38%、5.16%、8.07% [10] - 自成立以来基金总回报为-47.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6.25% [10]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历史表现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覆盖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龙头股 [4] - 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5年8月22日,该指数累计涨幅为1026.55%,折合年化收益率12.83% [6][7] - 同期,该指数年化波动率为35.21%,最大回撤为-73.92% [7] - 指数表现跑赢中证医疗(累计涨幅668.21%)、沪深300医药(累计涨幅819.89%)及上证指数(累计涨幅200.36%) [6][8] 指数成分与权重 - 迈瑞医疗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权重占比13.71% [5] - 联影医疗为第二大权重股,权重占比8.62% [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约为44.51%,涵盖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等行业 [5]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展望 - 自2023年以来,医疗器械行业受集采、DRGs推行、医疗反腐等因素影响,业绩与估值承压 [1][16] - 国家医保局陆续发文支持国产创新药械发展,集采降价有望缓和,行业或迎来业绩、估值、政策三重底的拐点 [1][16]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设备领域需求显著改善,预计行业将逐季回暖 [16] 未来投资主线 - 创新线:审批加速与政策支持推动创新器械发展 [2][17] - 科技线:技术进步与政策共振,脑机接口进入临床应用期 [2][17] - 出海线:海外市场广阔,器械出海从低端走向高端 [2][17] - 低基数叠加经营改善:负面因素缓和,低基数且经营改善的公司值得关注 [2][17] 医疗器械出海趋势 - 国产器械出海正从中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形成多层次国际化产品矩阵 [12] - 低值耗材和IVD(体外诊断)凭借成本优势与高性价比,在新兴市场快速扩张 [12][13] - 医疗设备领域,通过研发投入与国际认证,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正进入欧美成熟市场 [12][13] - 高值耗材出海注重临床价值与技术优势,通过海外拿证和渠道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13][14]
医疗器械机构持仓仍处于历史低位,下半年业绩端有望迎来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52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自6月20日以来累计反弹超18%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近20日净申购1.4亿元,规模达3.55亿元创上市新高 [1]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自2004年基日以来累计涨幅994%,年化收益率12.68% [6][8] 机构持仓与配置 - 截至2025Q2医疗器械机构持仓市值占比1.73%,环比下降0.20% [2][11] - 医疗设备机构持仓占比1.66%环比降0.17%,医疗耗材占比0.07%环比降0.02% [11] - 板块持仓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未来增持空间较大 [2][11] 指数产品特征 - 医疗器械指数ETF成立以来超额基准9.8% [2] - 近三年超额基准8.07%,近一年超额5.16% [10] - 指数覆盖医疗设备、耗材、体外诊断三大细分领域 [4]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13.59%)、联影医疗(8.39%)、爱美客(3.65%) [5] - 医疗设备类权重占比最高,其次为医疗耗材和体外诊断 [5] 行业发展趋势 - 集采反内卷与AI催化推动板块基本面改善 [1][15] - 2025年中报部分公司业绩已显现积极趋势 [1][15] - AI医疗领域持续扩容,DeepSeek等大模型助力医疗效率提升 [1][15] 投资机会方向 - 具备自主创新与出海能力的平台化医疗器械企业 [1][15] - 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 [1][15] - 家用器械企业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和消费政策刺激 [1][15] 估值与政策环境 - 板块当前估值合理,下半年存在估值切换空间 [1][15] - 脑机接口政策带动关注度回升,创新药械获政策支持 [15]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5]
情绪叠加政策双重催化,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单周获7000万元资金净申购,最新规模刷新上市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29
医疗器械板块资金流入 - 上周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获超7000万元资金净申购流入,基金规模升至3.36亿元刷新上市新高 [1] - 近20日中有17个交易日获资金增仓,累计增仓额超1.34亿元 [1] 政策面积极信号 - 第11批药品集采启动,规则优化: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参考,明确报价不能低于成本价,国产厂商部分产品价格或边际回暖 [3] - 国家医保局召开五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推动从研发到支付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加速落地 [4]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重点,旨在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支付机制 [4] 行业分析与机构观点 - 湘财证券认为创新药产业链活跃,多层次支付体系建立叠加医疗需求刚性将推动行业企稳回升 [4] - 兴业证券指出高耗领域集采影响边际出清,部分品种续标价格提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行业下半年或重回稳健增长 [4]
器械重拾升势,济民医疗、尚荣医疗10CM涨停,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35
医疗器械行业表现 - 8月15日三大股指上涨,医疗器械板块重拾升势,济民医疗、尚荣医疗涨停,赛诺医疗涨超10%,华兰股份涨近6%,南微医学、佰仁医疗涨逾4%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探底回升,涨幅1.03%,盘中获超1500万元资金净申购 [2] - 医疗器械指数ETF近一年累计净值上涨22.82%,较基准超额5.99%,居同指数ETF第一 [2] 行业分析观点 - 财信证券指出医疗器械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实现多维发展,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 [2] - 兴业证券认为高耗领域集采影响逐步边际出清,部分品种有续标受益逻辑,集采下半场带量效果逐步显现 [2] - 部分品种在集采续标时中标价格较首次集采有所提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边际优化 [2] ETF交易数据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最新价格0.588,较昨日收盘价0.582上涨1.03% [3] - 当日最高价0.589,最低价0.581,成交量36.7万,成交额2149万元 [3] - IOPV为0.5881,溢折率-0.02% [3]
不到两个月涨超17%,医疗器械上演“每调买机”?资金低吸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15
医疗器械指数ETF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在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后于当日午盘出现短暂调整,下跌1.34% [1] - 该ETF自6月20日阶段低点以来大幅上涨超过17%,且多维度均线保持上行趋势,技术面显示反转动力充足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近6000万份,近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12亿份,资金青睐度显著 [3] 资金流动与投资行为 - 当日午盘调整期间ETF获得1700万份净申购,显示资金逢低布局态势 [2] - 资金大幅流入或因该ETF是同类标的中年内涨幅最突出的产品,且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β属性纯粹 [3] 行业短期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3日,A股8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呈现显著分化 [5] - 艾德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31.41%至1.89亿元,南微医学净利润增长17.04%至3.63亿元,维力医疗净利润增长14.17%至1.21亿元 [5][7] - 硕世生物净利润同比下降86.35%,迈克生物净利润下降83.12%,正海生物净利润下滑45.97%,主因集采、税率调整及需求波动 [5][7] 长期发展驱动因素 - 国内集采政策趋于平稳透明,部分品种续标价格回升,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8] - 七部门联合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神经调控、生物传感等领域注入新增长动能 [8] - 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加速海外市场布局,通过产业链优势及研发创新分散风险并开拓全球增长空间 [10] 成分股与行业代表性 - 医疗器械指数ETF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行业龙头,有效表征板块走势 [10] - 成分股包括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细分领域领导者,具备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10]
板块业绩拐点逐步显现,医疗器械估值或持续修复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25
医疗器械板块反弹与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日K三连阳 收涨1.03% 获超1500万元资金净申购 [1]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自2004年基日以来累计涨幅973% 年化收益率12.58% 跑赢上证指数(185.40%)、中证500(532.35%)、中证医疗(631.59%)及300医药(779.23%) [8][9] - 医疗器械指数ETF今年以来超额基准2.38% 近一年超额5.16% 近三年超额8.07% [2][11] 行业规模与发展阶段 -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0328亿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1] - 行业从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单一发展为门类齐全、创新能力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 [1] - 经历2021-2024年连续回调后 受政策优化、老龄化、消费能力提升等多重利好催化 或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1]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高值耗材:集采优化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各赛道集采出清拐点逐步显现 [1][13] - 医疗设备:2024Q4招标增速现拐点 预计2025Q3龙头公司业绩企稳回升 国产替代与国际化加速 [1][13] - IVD(体外诊断):短期承压 化学发光行业预计2024Q4或2025年量价企稳 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1][14] - 低值耗材:关注关税背景下国产企业海外产能建设及大客户合作进展 [2][14] - 家用器械:家用呼吸机、CGM等领域市场空间大 格局较好 关注国内需求景气度及国际化拓展 [2][14] 政策环境与行业拐点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涉及55个品种 规则从"唯低价"转向"质量优先" 要求低价企业出具合理性声明 避免恶意竞争 [12] - 政策边际改善推动行业拐点 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合规要求提升等因素影响2023-2024年表现 [13] - 渤海证券建议关注海外需求改善的CXO板块、创新药械、集采优化受益板块及AI+医疗 [14] 指数与产品特征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覆盖医疗设备、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龙头 [6]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13.60%)、联影医疗(8.74%)、爱美客(3.76%)等 [7]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为稀缺性行业ETF 跟踪上述指数 [2]
量价齐升,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再涨0.7%!机构:板块下半年或迎业绩拐点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51
市场表现 - 8月11日三大股指上涨,成长风格强势,医疗器械板块延续活跃,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实时涨幅0.69%,成交额近2000万元 [1] - 该ETF盘中获1900万份资金净申购,此前5日累计净申购近2600万元 [1] - 医疗器械指数成为近一周A股最吸金的医药主题指数 [2] - 成份股表现突出,赛诺医疗冲击20cm涨停,南微医学、心脉医疗涨超7%,多股涨超4% [2] 行业成长逻辑 -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行业主要成长逻辑已从国产替代和渗透率提升,拓展到国际化和技术创新 [2] - 国际业务空间广阔,多家公司海外业务高增长,国际业务占比将超过国内 [2] - 中国部分医疗器械创新产品从跟随模仿到领跑全球,在国际上逐步崭露头角 [2] - 并购拓展是国际器械龙头成长的重要路径,未来将见证更多行业并购 [2] 板块前景与驱动因素 - 过去四年医疗器械板块持续下跌,今年迎来反弹 [2] - 在器械集采政策优化、设备招标数据持续改善、渠道库存逐步下降等趋势下,细分板块有望在下半年到明年陆续迎来业绩拐点 [2] 指数ETF产品概况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覆盖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龙头股,100%聚焦A股医疗器械板块 [3] - 前十大成份股覆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等,较好表征板块走势 [3] - ETF实时净值为0.585,当日振幅1.89%,近120日涨幅12.28%,近250日涨幅27.45% [4]
ETF午评:N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领跌3.04%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2:41
ETF市场表现 - ETF7日午间收盘涨跌不一,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领涨2 24% [2] - 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涨2 11%,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涨2 11% [2] - N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520970)领跌3 04%,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跌2 96%,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跌2 93% [2] 行业ETF表现 - 医疗器械行业ETF表现强势,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和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分别上涨2 24%和2 11% [2] - 创新药行业ETF表现疲软,N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520970)、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和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分别下跌3 04%、2 96%和2 93% [2] - 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上涨2 11%,显示芯片设计行业表现较好 [2]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正式报量,“反内卷”再获强调,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早盘直线拉涨近2.5%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05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医疗器械指数大涨2.37% 对标ETF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涨幅扩大至2.46% [1] - 成份股赛诺医疗20cm涨停 贝瑞基因和科华生物10cm涨停 尚荣医疗、利德曼、麦澜德、达安基因、福瑞股份和山外山涨幅均超3% [2] - 自6月19日低点以来 医疗器械指数累计反弹11.35%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6.36%的涨幅 [2] 资金流动情况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近10日资金净流入3859万元 近20日净流入升至5437万元 [2] - 该ETF成交额达1631万元 成交量28.2万手 溢折率0.24% [4] 集采政策变化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涉及55个竞争充分的成熟品种 [1] - 集采强调"反内卷"原则 要求企业理性报价和诚信经营 共同抵制围标和串标等不法行为 [1] - 高层多次明确"反内卷"和"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原则 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 [2] 行业前景展望 -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将推动业绩和估值修复 [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迎来高增长 部分低估值个股存在长线投资机会 [3] - 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 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