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

搜索文档
福建德尔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19.45亿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3 16:13
上市审核终止 - 上交所终止福建德尔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1] - 公司和保荐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2] - 审核终止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 [2]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赖宗明持股15.60%,未有单一股东持股50%以上或能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2] - 实际控制人为赖宗明、华祥斌、黄天梁,合计可支配公司35.06%的股份表决权,并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共同控制公司 [3] - 为保障决策稳定和避免僵局,实际控制人先后于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和2023年8月1日签署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一致行动规则和分歧解决机制 [3][4] 原发行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原计划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低于115,420,403股且不超过183,314,756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15% [4] - 原拟募资194,500.00万元,用于三个项目: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0,171.00万元,募资投资29,500.00万元)、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总投资156,000.00万元,募资投资105,000.00万元)、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总投资90,856.50万元,募资投资60,000.00万元) [4][5] - 三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277,027.50万元,募资投资额合计194,500.00万元 [5] 保荐机构信息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李志文、郭西波 [4]
拟募资近20亿,这家独角兽公司IPO终止!申报前估值175亿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42
8月22日,上交所披露,因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 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发行人本次发行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3.1.2条款的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 净利润为正,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6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5亿元。 福建德尔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及"年产36万吨 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募集资金拟投资额19.45亿元。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9,846.19万元、141,792.63万元和168,705.05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22,121.74万元、11,888.82万元和13,050.2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41.46万元、3,573.55万元和8,618.00万元。 | | | | 1 14 1216 | | --- | --- | --- | --- | | 项目 | 2024 年度 | 2023 ...
21专访|湿电子化学品的“昆山答卷”:联仕新材的突围与共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4:43
公司概况 - 联仕新材是专注于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的新材料企业,产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的核心工艺环节[1]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四年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1] - 产品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德州仪器等集成电路大厂,业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北京等半导体产业重点区域[1] 发展历程 - 2019年联仕昆山原管理团队将大陆品牌与客户托付给王金奎家族,标志着大陆业务进入本地化运营新阶段[2] - 2017年已持有35%股份并参与经营事务,为后续控股收购奠定基础[3] - 2019年以来获得毅达资本、达晨创投等机构投资,营业收入从7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超过5亿元[3] 产能与技术 - 荆州项目总投资10亿元,达产后年产49.2万吨高纯度电子化学品,形成江苏、江西、湖北三地产能网络[4] - 从纯化技术起步,已突破金电镀液、锡银电镀液、高端硫酸铜、去胶液、刻蚀液等"卡脖子"材料[4] - 2022年收购台湾企业业务成立"芯仕达",专注于封装类化学品,预计2024年带来3000万至5000万元销售额[5] 区域协同 - 昆山政府通过"新年第一会"等机制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6] - "祖冲之计划"成为企业申报重大项目的重要抓手,促进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6] - 创新资本在客户对接、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形成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的良性循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