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
icon
搜索文档
显著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9:46
个人养老金基金显著回暖 - 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年内均实现正收益,平均净值涨幅达6.56%,最高业绩超20% [1][3] - 全市场296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规模合计124.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5.7% [1][4] - 指数增强基金增设Y份额,产品持续扩容,297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二季度新增9只 [1][6][7] 基金业绩表现 - 工银养老2050Y年内业绩超20%暂列第一,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Y等4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14% [3] - 超九成产品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近两成涨幅超10%,广发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Y成立以来业绩超30% [3] - 权益类资产配置受益于A/H股上涨,债券市场震荡上行及黄金/REITs等另类资产表现贡献收益 [4] 规模增长亮点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季度规模增长311.85%,达1.87亿元 [4] - 汇丰晋信基金等8家机构首次进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国君资管等多家公司跟进增设Y份额 [6][7] 行业发展趋势 - 税收优惠、费率下降、长期资金锁定机制三重驱动下,个人养老金市场有望持续扩容 [1][7] - 需通过投资者教育、产品创新(如永续现金流供给)及精准客户分层管理提升吸引力 [8] -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标志养老金融进入新时代,行业将提供更多元化产品服务 [7]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二季度指数Y份额规模领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0:49
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扩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总数达297只较前一季度末增长9只新增产品均为养老目标基金[1] - 新增养老目标日期FOF涉及东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汇丰晋信基金目标风险FOF新增平衡或稳健/保守型产品来自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管理人[1] - 财通资管、前海开源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华泰资管首次有产品被纳入名录[2] 规模与结构变化 - 二季度末288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总规模达124.09亿元环比增长10.19亿元其中281只规模正增长[4] - FOF型和指数型产品占比分别为87.3%和12.7%指数Y份额规模增速超FOF基金二季度增长3.89亿元至15.76亿元增幅超三成[4][5] - 红利类与宽基类指数Y份额规模占比分别为28.50%和71.50%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规模增长6476万元居首[6] 产品表现与配置策略 - 二季度290只Y份额取得正收益平均涨幅2.1%单位净值回升至1元以上产品数量从191只增至256只[8] - 华夏福泽养老目标2035Y份额以5.57%涨幅领跑其前十大重仓基金更换五席重仓股占比从70%降至58.31%[9] - 基金经理普遍增持黄金、QDII和REITs资产华夏基金许利明新进黄金及德国市场ETF易方达汪玲增配黄金与美元债基金[9][10] 管理人格局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5家管理人Y份额规模超10亿元工银瑞信基金二季度首次突破10亿元[7]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破1亿元的指数Y份额产品红利低波指数二季度上涨6.78%[6] 投资主题分化 - 中欧养老目标日期2035新增重仓中欧医疗健康桑磊持续加仓REITs资产持有份额从1只增至10只[10] - 广发养老目标2060减持创新药ETF15.47万份转增军工、港股和黄金ETF与市场多数FOF分散策略形成共识[11]
基金Y份额突破百亿大关 红利低波策略受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4-28 22:28
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 - 个人养老金制度从2022年11月试点36个城市推广至2024年12月全国实施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289只公募基金Y份额规模达113.9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28% [1] - 2024年12月证监会新增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进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 [1] 指数基金Y份额增长 - 首批85只指数基金Y份额2024年12月底规模突破3亿元,持有人达5.87万户 [1] - 2025年一季度末规模达11.86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近4倍 [2]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规模1.22亿元,为当前唯一超1亿元的指数基金Y份额 [2] 红利低波策略优势 - 红利低波策略兼具高股息收益和低波动减震属性,契合养老金长期稳健需求 [3]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持有人达82.98万户,为市场最受欢迎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3] - 该基金自2019年成立至2025年一季度净值增长率89.61%,跑赢基准54.95个百分点 [6] 当前市场环境分析 - 红利低波指数股息率升至6.13%,高于近十年84.30%的时间 [8] - 风险溢价(股息率-国债收益率)处于近十年98.63%高位,配置性价比突出 [10] - 指数成交额占比从3.14%回落至2.27%,交易热度处于历史中等偏低水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