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卤蛋
icon
搜索文档
打蛋禁用挤压法 蛋制品生产许可新规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0:43
政策发布与行业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蛋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5版)》,旨在进一步规范蛋制品生产 [1] - 新版细则将蛋制品明确划分为再制蛋、干蛋制品等六大类 [1] - 首次将烘焙制品中广泛使用的液蛋制品等新产品纳入生产许可审查范围 [1] 新增审查范围与食品安全考量 - 将液蛋制品纳入审查范围的主要原因是蛋壳表面易存在沙门氏菌,该细菌可导致腹泻、发烧等症状,此举是为了风险防控 [2] - 对液蛋制品的打蛋、过滤和收集、暂存等工序提出具体要求,要求使用人工或机械逐个破壳,不应使用挤压破壳法以避免微生物和异物污染 [2] - 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的,应至少每3个月对杀菌机处理的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以验证杀菌效果,当原料、设备、环境等发生变化时也需进行检验 [2] 企业责任与实施时间表 - 新版细则明确要求蛋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制定并执行采购管理、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检验管理等制度 [2] - 《蛋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5版)》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届时企业申请生产许可、变更、延续都必须符合新规要求 [3] - 目前中国共有蛋制品生产企业约2800家,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宣贯和人员培训,督促企业对标新细则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3]
年轻人开始吃沙县减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12:50
品牌形象重塑 - 沙县小吃在社交平台以“减脂健身餐”新身份翻红 抖音话题 吃沙县能减肥吗 阅读量突破3253万 小红书 沙县减肥法 话题浏览量近60万 [1] - 年轻人根据训练强度DIY私人健身食谱 精准点选低卡高蛋白的1元豆干、2元卤蛋、5元鸡腿等单品 [2] - 线下门店进行品牌升级 北京上海等地开设旗舰店 采用皮沙发和明档厨房 长三角多家门店创新推出“深夜食堂”模式 延长营业时间并推出“啤酒+卤味”等组合套餐 [6] 市场规模与分布 - 沙县小吃门店数量近10万家 覆盖62个城市 规模是麦当劳中国门店数的13倍 相当于肯德基与必胜客门店总数之和的5.5倍 [7] - 公司已辐射79个国家和地区 开设海外门店229家 截至2024年12月年营业额超550亿元 [7] - 沙县总人口27.06万人 有近6万人外出经营小吃 平均每5个沙县人就有1人外出经营小吃 [7] 海外扩张与定价策略 - 沙县小吃沙特阿拉伯旗舰店开业当天营业额突破5万元人民币 多款手工小吃售罄 [10] - 一碗国内售价6元的拌面在沙特定价16-25沙特里亚尔(折合人民币约31-48元)价格增幅超5倍仍供不应求 [10] - 2018年日本首店开业时5小时内营业额突破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7万元)美国门店曾因顾客过多开业仅3小时就提前闭店 [7] 产品创新与运营 - 杭州非遗直营店推出小龙虾拌面、金汤扁肉等创新菜品 海外门店针对当地口味进行改良 收获回头客 [9] - 公司从“饱腹刚需”向“打卡圣地”转型 正被年轻人重新定义 [6] 行业挑战 - 在近10万家门店中 连锁标准门店仅4000余家 占比不足5% 每20家店只有1家是“正规军” [11] - 山寨店铺泛滥、原料不统一、口味参差等问题持续消耗品牌信誉 [11]
餐饮业的尽头,是“全天候营业”
虎嗅· 2025-10-16 14:39
品牌经营边界模糊化现象 - 品牌经营的范围和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跨界经营现象 [1] - 具体表现为瑞幸推出乳茶、古茗售卖咖啡、便利店提供午餐、山姆会员店销售九毛九出品的贵州红酸汤米线 [2] - 酒店连锁品牌亚朵近年最亮眼的成绩是销售枕头 [2] 跨界经营现象的具体案例 - 消费者可在超市吃饭、咖啡店买奶茶、奶茶店买牛奶、火锅店买牛肉、正餐店买酸奶 [3] - 亚朵向酒店顾客销售枕头,茶颜悦色销售周边产品 [9] - 九毛九开发贵州红酸汤米线产品,在山姆会员店成为爆品 [10] 跨界经营的核心驱动力 - 核心原因是竞争加剧和线下客流减少,导致单店营业额难以支撑,企业面临增长和业绩稳定的双重压力 [4] - 餐饮行业的重要工作是消除淡季,例如奶茶店在冬季和上午的淡季通过推咖啡来增加客流 [11][12] - 咖啡店为消除一天中的淡季,会推出奶茶、柠檬茶或下午茶甜点等产品 [13] 企业增长策略模型 - 安索夫矩阵用新旧市场和新旧产品两个维度划分出四种增长策略 [5] - 市场渗透策略案例:蜜雪冰城将门店从一万家增加到两万家,提高市场密度 [7] - 市场开发策略案例:海底捞将门店开设到新加坡,进入新市场 [8] - 产品延伸策略案例:亚朵向顾客卖枕头,茶颜悦色卖周边产品 [9] - 经营多样化策略案例:九毛九开发贵州红酸汤米线,在山姆会员店销售 [10] 消除淡旺季的具体实践 - 正餐餐厅面临中午淡季和周中淡季问题,例如韩香福烤肉店在中午推出脊骨汤饭以满足工作餐需求 [14][15] - 鸡蛋行业产量稳定但销量波动,圣迪乐通过开发溏心蛋、卤蛋等长保质期产品来填平销售波峰波谷 [16][17] - 圣迪乐在鸡苗业务基础上继续养成青年鸡销售,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鸡苗出厂时间,以消除淡旺季影响 [18]
河北易县食品走俏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酒店展)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20
展会成果 - 易县18家食品企业参加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产品涵盖休闲食品、肉制品、杂粮、饮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 - 保定沃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五十多家客商达成合作意向[3] - 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与安徽客商签约15吨粉丝订单[3] - 易县品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与12家客商签约30万枚卤蛋产品订单[3] 行业发展与政府支持 - 易县食品行业协会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已组织29场次易县食品进城市、进社区、进商超活动,200多种产品销售金额达1150万元[5]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帮助山区特色产品通过全国性展会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卤蛋产品已入驻十多个省市连锁商超[3] - 易县以科技为支撑,聚焦农副产品深加工,目前全县有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5]
第一开批零食店的人,赚够离场
投资界· 2025-06-02 15:25
行业概况 - 量贩零食行业在加盟模式遇冷背景下逆势增长 两大头部品牌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近200% 其中鸣鸣很忙2023年净利润8亿元同比大增284% [3] - 行业呈现"倒闭与扩张并存"现象 2024年Q1典型连锁品牌关闭1094家门店同时新开1400家门店 [5] - 商业模式核心为规模效应 通过集中采购压低进货成本 实现终端售价显著低于便利店(如可乐1.7元/瓶 vs 便利店3元/瓶 卤蛋0.6元/个 vs 市场价1元/个) [8] 商业模式 - 产品组合采用"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策略 白牌产品占比达70% 通过快速迭代(每2-3天推新品)匹配区域口味偏好 形成高复购(鸣鸣很忙年交易16亿笔 复购率75% 万辰集团周复购2.3次) [10] - 门店运营依赖高SKU(超1000种)但带来人力成本压力 典型门店需10人团队逐步压缩至3人 店长月薪7000元仍面临招聘困难 [13] 区域经营差异 - 下沉市场表现优于城市 县城商业中心单店辐射全县消费群体 而城市门店受限于辐射范围小/租金高(150平月租1.5万元) 净利率普遍仅个位数 [14] - 选址需匹配消费能力 中部某县城店因当地人均收入低1000元 业绩仅为其他区域70% 显示可选消费属性对收入敏感度高 [16] 行业竞争态势 - 头部品牌进入"万店时代"后加剧内卷 典型区域1公里内出现2-3家同品牌店 价格战导致部分门店折扣低至38折 营业额普遍下降20-50% [18] - 品牌方与加盟商利益出现分化 品牌通过加密门店提升总盈利(3家*30万>1家*60万) 而加盟商面临强制配货/价格补贴取消等压力 [20] - 小品牌加盟商生存环境恶化 供应链不稳定导致商品种类从上千缩减至数百 新供货成本上升使其在价格战中处于劣势 [23] 典型财务表现 - 成功门店可实现首月流水100万元 1.5年回本(初始投资100万元) 但实际年净利润约20万元 显著低于流水规模预期 [13] - 行业存在明显"幸存者偏差" 转让店铺二次成交率保持高位 部分黄金铺位溢价10万元仍被抢购 [3][23]
卫龙“三闯”港交所:募资额缩水85%,高瓴、腾讯等机构“高位站岗”
格隆汇· 2025-06-02 09:52
上市进程与募资变化 - 卫龙近期更新招股书,计划最快年内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筹集资金不足1.5亿美元 [2] - 相比最初拟募资10亿美元,募资额下滑85% [3] - 2021年5月首次递交招股书未获聆讯,11月更新后通过聆讯但延后上市 [4] - 2022年6月第三次递表,募资额由10亿美元缩减至5亿美元,目标市值下调至47亿美元 [5] - 最新募资1.5亿美元相比半年前减少70%,目标市值下调至14亿美元附近 [5] 估值变化与机构投资 - 卫龙Pre-IPO轮融资投后估值为94亿美元,机构投资者以6.54亿美元认购13.51%股权 [5] - 若募资1.5亿美元,机构投资者浮亏约70% [5] - 估值从600亿人民币下滑至100亿人民币 [6] - 2021年静态市盈率超过80倍(百亿美元估值)或40倍(48亿美元估值) [7]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33.9亿、41.2亿、48.0亿,年复合增长率19.1%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58亿、8.19亿、8.27亿,年复合增长率12.1% [6] - 2021年收入增速16.5%,净利润增速不到1% [7]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2.6亿,同比下滑1.8% [11] - 2021年市占率1.3%,本土公司中排名第6位 [9] - 可比公司桃李面包市值176亿(市盈率23倍),三只松鼠市值77亿(市盈率19倍) [10] 产品与市场挑战 - 2022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收入13.4亿,同比下滑4.3% [11] - 蔬菜制品收入增速从2021年42.5%降至2022年上半年3.1% [13] - 2022年4月产品涨价影响终端销售,普通包装大面筋由2.5元涨至3.5元 [12] - 面临撕掉"垃圾食品"标签的挑战,计划研发低油、低盐、低糖产品 [15][16]
第一批开零食店的人,赚够千万离场了
虎嗅APP· 2025-05-27 22:09
行业概况 - 量贩零食行业在加盟模式遇冷背景下逆势增长,两大头部公司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近200%,其中鸣鸣很忙2023年净利润达8亿同比增284% [3] - 行业呈现高汰换率特征:2024年Q1全国关闭1094家门店同时新增1400家,显示资本持续涌入 [5] - 商业模式依赖"规模换低价"逻辑,通过集中采购压低进货价,典型商品如可乐1.7元/瓶(便利店3元)、卤蛋0.6元/个(市场价1元) [9] 商业模式 - 商品组合采用"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策略,白牌占比普遍达70%,通过快速迭代(2-3天上新周期)匹配区域口味偏好 [11] - 用户粘性显著高于传统零售,头部企业复购率达75%(鸣鸣很忙)、周均复购2.3次(万辰集团) [12] - 典型成功案例显示单店年流水可达600万,加盟商1.5年可回收100万级初始投资 [12] 经营挑战 - 城市门店面临成本压力:150平店铺月租金1.5万+人力成本3-4万+月均进货40万,导致净利率仅个位数 [18] - 下沉市场存在收入天花板,部分地区因人均收入差1000元/月导致单店业绩仅为其他区域70% [22] - 行业进入过度竞争阶段,头部品牌加速扩张至万店规模,部分区域1公里内出现2-3家同品牌门店 [27][28] 加盟生态 - 品牌方与加盟商利益出现分化:加密开店可使品牌总利润增长(如单店盈利从60万降至30万但总盈利90万),但加盟商生存空间被挤压 [30] - 小品牌加盟商抗风险能力弱,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SKU从上千骤减至数百)且缺乏价格战补贴 [33] - 行业转让热度持续,2024年零食店转让量同比翻倍至30家/月,但优质点位仍遭争抢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