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
搜索文档
学霸夫妻非洲卖纸尿裤,年入32亿,冲刺IPO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31
非洲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市场概况 - 非洲是全球最年轻的大陆,人口年龄中位数仅20岁,并拥有全球最高的出生率,人口红利巨大 [1] - 非洲婴儿纸尿裤/拉拉裤的渗透率仅约20%,卫生巾渗透率仅约30%,仅为欧美等发达市场的三分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2] - 强劲的经济增速和城镇化带来的消费升级为行业注入高成长预期 [3] - 到2029年,非洲婴儿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市场规模将达到56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47%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乐舒适)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销量均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和15.6% [9] - 公司业务版图以婴儿纸尿裤为基本盘,2022至2024年该业务占总营收均超过75% [10] - 2022至2024年,公司婴儿纸尿裤销量从29.95亿片增长至41亿片,复合年增长率达17.3%,三年累计卖出超108亿片 [10] - 公司在加纳、肯尼亚等六国的婴儿纸尿裤市场排名第一,在塞内加尔、肯尼亚等国的卫生巾市场为销量王 [1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3.2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54亿美元 [11]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0.1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0.95亿美元 [11] - 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23.0%提升至2024年的35.2% [11] - 公司业绩增速有所放缓,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28.6%降至2024年的10.5%,净利润增速从2023年的251.7%降至2024年的47.0% [12] 公司竞争策略与运营 - 公司采取低价策略,截至2024年前9个月,每片纸尿裤平均售价为8.3美分,卫生巾为4.72美分,显著低于宝洁(11.58美分/片)和金佰利(11.38美分/片) [14] - 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极致压缩成本,在非洲8个国家设有8个工厂和44条生产线,年产能达纸尿裤55.8亿片、卫生巾25.7亿片 [14] - 公司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渠道策略,利用摩托车、小货车深入偏远地区,在30多国拥有超过2500个经销商 [15] - 公司打造品牌矩阵,高端牌Softcare面向中产,平价牌Maya针对农村市场,价格仅为Softcare一半 [15] 公司产能与IPO募资计划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非洲布局八个生产工厂及51条生产线,年婴儿纸尿裤产能超63亿片,年卫生巾产能近29亿片 [8]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整体产能及升级生产线、进行营销及推广活动、战略收购卫生用品行业的业务等 [17] - IPO前,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获得现金股息3500万美元,约占2024年净利润的37% [16]
我们去鲜啤福鹿家看了看,蜜雪冰城怎么卖啤酒
搜狐财经· 2025-10-09 16:26
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以约人民币2.97亿元的总对价,通过增资和股权受让获得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福鹿家原实控人田海霞的持股比例从80.46%降至29.43% [5] - 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首个获得国标「鲜啤酒」认证的品牌,定位为「平价精酿鲜啤」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通过此次投资,蜜雪集团的产品品类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扩大了「卖喝的」版图和售卖时间段 [2] - 福鹿家被视为蜜雪集团在通过「幸运咖」等子品牌寻找第二曲线后,对受到认可的商业模式的公开身份确认 [5] - 福鹿家延续了蜜雪冰城「农村包围城市」的扩张策略,门店主要集中在河南(240家)、山西(60家)、山东(56家)和河北(52家)等省份 [7] 门店运营与产品特点 - 福鹿家目前在全国28个省级地区拥有约1200家门店,覆盖155个城市 [1][2] - 门店运营采用轻资产模式,营业面积不足10平米,不设堂食,通常配备两名店员,标准化程度高,人工成本和运营难度较低 [12][13] - 产品主打极致平价,共有19个SKU,最便宜的福鹿鲜啤售价为5.9元/500ml,价格带最集中的产品售价为9.9元/500ml [11] - 畅销产品包括果啤、奶啤和茶啤等,这些产品酒精度数更低,口味更多元,呈现出饮料化趋势 [14][15] 市场竞争与定位 - 福鹿家客单价为17.02元,远低于泰山原浆啤酒(44.3元)、海伦斯(65.9元)、德伦堡精酿鲜啤(31.8元)和优布劳精酿酒馆(42.04元)等竞争对手 [16] - 其「现制+低价+饮料化」的模式,旨在吸引想尝试新口味、追求微醺且对精酿品质要求不高的消费群体,可能从餐饮和商超渠道争夺用户 [19]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8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10亿元;若将福鹿家产品视为低度酒,则中国低度酒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计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15] 供应链与增长潜力 - 蜜雪集团作为供应链公司,其超60%饮品食材自产、核心包材自产的能力以及庞大的冷链物流网络(全国26个一级仓,日处理峰值1.17万吨商品)有望赋能福鹿家,降低其成本并提升效率 [20] - 福鹿家加盟启动资金最低为6.6万元,蜜雪集团在加盟商资源和加盟店管理经验上的协同效应可能助其快速扩张,其在2024年前九个月已新开541家店 [21] - 福鹿家在2024年度实现扭亏为盈,未经审核除税前净利润为107万元 [23]
14个月从100家开到1000家门店,蜜雪冰城为何买下这家精酿啤酒商
新浪财经· 2025-10-07 13:35
收购交易核心 - 蜜雪冰城以合计2.97亿元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交易于9月30日完成[1] - 鲜啤福鹿家成为蜜雪冰城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将与蜜雪冰城、幸运咖形成协同[1] - 蜜雪集团业务版图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1] - 持有鲜啤福鹿家60.05%股权的创始人田海霞为蜜雪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红甫配偶[5]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福鹿家2023年除税前后亏损152.77万元,2024年扭亏为盈,除税前后纯利107.09万元[6] - 福鹿家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出约1200家门店[13] - 福鹿家于2024年4月突破100家门店,2025年6月突破1000家门店,2025年4月至6月单月新签约门店数分别为120余家、248家、338家[17] - 福鹿家自2025年7月1日起调整加盟政策,主动放缓门店开设速度[17] 产品与定价策略 - 福鹿家主营精酿鲜啤,产品线覆盖鲜啤、果啤、茶啤、奶啤多个品类,日常在售产品超15款,较为创新的果啤口味占10款[7][11] - 产品定价除一款区域限定"三碗不过岗"售卖每杯14.9元外,其余标价均处于每杯5.9元至9.9元区间,显著低于行业一般价格水平[7][20] - 福鹿家承诺"年年有新品,季季有爆品",每季一般会更新3-5款新品[11] - 品牌采用"高质平价"基因,商业模式被描述为"完全蜜雪的模式,走量",本质是薄利多销[7][8] 门店扩张与选址策略 - 福鹿家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打法,初期门店多数集中在河南,随后在成都、广州、武汉、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扩店[18] - 加盟商选址要点是门口人流量大、周边有成熟大型社区,且餐饮占比50%以上,门店一般围绕社区型餐饮区域设点[9] - 加盟门店面积要求在15平米以上,前为酒墙与收银台,后设冷库,空间利用紧凑,店内几乎不设堂食区[10] - 门店客流主要来自周边用餐的中年男性和年轻群体,外卖平台起送价一般设为35元,外卖客单价平均在三四十元左右[1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00亿元提升至2025年的1000亿元以上,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将提升至6.3%[11] - 精酿啤酒消费量将从2022年的14.3万千升激增至2025年的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17%[11] - 精酿啤酒已形成本土新锐品牌、国际品牌、啤酒龙头衍生品牌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19] - 竞争对手包括乐惠国际旗下的"鲜啤30公里"(德式小麦售价22元/500ml)和优布劳精酿酒馆(明星产品售价58元/500ml)[19] - 当前35%的酒馆门店人均消费集中在60至100元区间,福鹿家所处的低于20元价格带仅有2.9%[20]
广东富豪的饮料帝国:半年狂赚107亿分红13亿,林氏家族独得8亿多
搜狐财经· 2025-09-21 18:28
公司发展历程 - 林木勤于2003年国企改制期间,联合其他员工筹集146万元接手连年亏损的东鹏饮料厂[8][9] - 公司初期经营低价茶饮,每瓶售价1元,利润仅3分钱,因成本控制问题持续亏损[10] - 2009年推出东鹏特饮,以红牛一半的价格和两倍的容量进入功能饮料市场,包装与广告语均与红牛高度相似[10][12] -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主攻三四线市场和打工族群体,并通过扫码赢奖、瓶盖加防尘盖等微创新提升消费体验[14] - 2013年聘请谢霆锋作为品牌代言人,转向大众化娱乐路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14] - 2021年公司成功于上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林木勤个人身家达200亿元[16]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达107.3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净利润大幅跃升[3][16] - 公司决定派发13亿元现金红利,林木勤家族作为实控人获得超过8亿元[4][16] - 公司销售费用超过10亿元,而研发投入不足4000万元,反映出品牌和渠道是核心护城河的商业选择[17]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功能饮料市场初期由红牛独占鳌头,东鹏特饮通过低价和相似定位切入市场[10][12] - 达利食品旗下乐虎复制了东鹏特饮的产品、定价和广告策略,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18] - 公司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推出东鹏加気、东鹏0糖等差异化产品,逐步构建自身产品矩阵[19] - 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快速膨胀以及对下沉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20]
FT中文网精选:在欧洲市场,奇瑞的“农村包围城市”正在生效
日经中文网· 2025-08-07 11:15
公司市场进入策略 - 奇瑞汽车将在未来几周于英国市场推出两款全新SUV车型[6] - 公司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先进入发展中国家和欧洲边缘市场而非直接进入核心竞争区域[6] - 进入欧洲市场节奏明显慢于其他中国车企 去年8月才在英国推出Omoda品牌 今年1月推出Jaecoo品牌[6] 区域市场布局 - 选择避开电动汽车渗透率最高的挪威市场 优先进入欧洲边缘和南欧市场进行观望[6] - 英国被描述为欧洲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 公司在此采取渐进式进入方式[6] - 出海多年但欧洲市场进入时间较晚 表明公司采取谨慎的国际化扩张路径[6]
开了4100家金店的潮汕兄弟,市值飙上170亿港元
36氪· 2025-06-30 16:40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周六福于6月2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每股26.7港元,两个交易日后股价涨至40港元以上,市值超过173亿港元[4] - 公司此前三次尝试A股IPO失败,此次港股上市填补了珠宝行业前五大品牌中唯一未登陆资本市场的空白[4] - 上市前公司已拥有超过4100家门店,成为拓店速度最快的国内连锁珠宝品牌商[4][17] 商业模式争议与特点 - 公司采用"重加盟、轻直营"模式,4129家门店中97%为加盟店,被行业视为"异类"[5][17] - 加盟策略灵感源自麦当劳,推出"零风险加盟"政策:首年加盟费仅2万元,总部承诺承担亏损[15] - 2022年起停掉自有工厂,全部委托代工,加盟商可从授权供应商采购产品,公司收取"产品入网费"(年费数十万元),该业务毛利超过90%[25] 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 - 品牌命名采用"双押"策略,结合周大福和六福珠宝元素,主攻三、四线城市市场[5][11] - 定位"普惠"珠宝,目标将珠宝从奢侈品变为百姓饰品,重点开发1000-2000元价位段的K金系列产品[17][19] - 曾因商标侵权被六福珠宝和周大福起诉,2021年法院判决赔偿500万元,截至2024年仍未在香港、澳门完成商标注册[11] 创始人背景与经营理念 - 创始人李伟柱早期通过珠宝镶嵌工厂起家,2004年与兄弟李伟蓬共同创立品牌,上市前两兄弟持股93.69%[9][10] - 经营理念强调"勤劳"、"接地气",管理上推行"去精英化",要求员工称其为"老李",反对办公室等级[17][18] - 坚持每周下店与加盟商交流,曾通过蹲点调研及时调整产品线使亏损店铺扭亏为盈[19]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收入57.18亿元,净利润7.06亿元,规模远低于行业龙头周大福(896.56亿港元营收)[24] - 线上销售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6.1%,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40%,两项指标均居行业首位[19] - 疫情期间线上投入显著,电商渠道成为缓冲金价波动的重要阵地[1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珠宝行业前五大品牌为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中国黄金和周六福[4] - 周大福以约7000家门店(直营为主)位居第一,2025财年营收896.56亿港元,归母净利润59.16亿港元[24] - 周六福门店数量排名第四,但拓店速度最快,从零到4000家仅用约15年[4][17]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加盟模式导致产品质量和价格体系混乱,不同区域单克金价差超百元,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4000条[25] - 资本市场曾对其加盟模式收入占比超80%、商标纠纷、应收账款增长等问题提出质疑[22] - 轻资产模式虽降低库存压力,但品牌管控力弱化,需解决加盟体系固有"副作用"[26]
第一开批零食店的人,赚够离场
投资界· 2025-06-02 15:25
行业概况 - 量贩零食行业在加盟模式遇冷背景下逆势增长 两大头部品牌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近200% 其中鸣鸣很忙2023年净利润8亿元同比大增284% [3] - 行业呈现"倒闭与扩张并存"现象 2024年Q1典型连锁品牌关闭1094家门店同时新开1400家门店 [5] - 商业模式核心为规模效应 通过集中采购压低进货成本 实现终端售价显著低于便利店(如可乐1.7元/瓶 vs 便利店3元/瓶 卤蛋0.6元/个 vs 市场价1元/个) [8] 商业模式 - 产品组合采用"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策略 白牌产品占比达70% 通过快速迭代(每2-3天推新品)匹配区域口味偏好 形成高复购(鸣鸣很忙年交易16亿笔 复购率75% 万辰集团周复购2.3次) [10] - 门店运营依赖高SKU(超1000种)但带来人力成本压力 典型门店需10人团队逐步压缩至3人 店长月薪7000元仍面临招聘困难 [13] 区域经营差异 - 下沉市场表现优于城市 县城商业中心单店辐射全县消费群体 而城市门店受限于辐射范围小/租金高(150平月租1.5万元) 净利率普遍仅个位数 [14] - 选址需匹配消费能力 中部某县城店因当地人均收入低1000元 业绩仅为其他区域70% 显示可选消费属性对收入敏感度高 [16] 行业竞争态势 - 头部品牌进入"万店时代"后加剧内卷 典型区域1公里内出现2-3家同品牌店 价格战导致部分门店折扣低至38折 营业额普遍下降20-50% [18] - 品牌方与加盟商利益出现分化 品牌通过加密门店提升总盈利(3家*30万>1家*60万) 而加盟商面临强制配货/价格补贴取消等压力 [20] - 小品牌加盟商生存环境恶化 供应链不稳定导致商品种类从上千缩减至数百 新供货成本上升使其在价格战中处于劣势 [23] 典型财务表现 - 成功门店可实现首月流水100万元 1.5年回本(初始投资100万元) 但实际年净利润约20万元 显著低于流水规模预期 [13] - 行业存在明显"幸存者偏差" 转让店铺二次成交率保持高位 部分黄金铺位溢价10万元仍被抢购 [3][23]
2025年县域经济扶持:鲲鹏共享科技如何实现三四线城市铺设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29
下沉市场潜力 - 三四线城市共享充电宝渗透率不足30%,每10个需要充电的人中有7个可能因找不到设备而流失 [3] - 三四线城市居民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支出年增速达18%,远超一二线城市 [3] - 县域经济扶持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中央财政划拨5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其中对"数字生活服务"企业的补贴高达30% [6] 公司战略与模式 - 采用"城市代理+区域合伙人"双层架构,城市代理负责本地资源对接,区域合伙人承担设备维护和用户客服并分享70%流水收益 [8] - 定位为"县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对接政策获取补贴和资源支持 [6] - 避开一二线红海市场,主攻餐饮、娱乐等"熟人社交场景",与地方政府共建"便民充电网络" [8][12] 运营策略与创新 - 动态定价策略:闲时1元/小时,峰值2元/小时以平衡体验与收益 [8] - 设备定制化:外壳印制本地景点和方言标语增强亲切感 [12] - 异业联盟:与奶茶店、网吧推出"充电满2小时送1杯柠檬茶"活动,用户留存率提升40% [12] - 网格化管理:每500米×500米配备1名"充电管家"负责设备巡检和用户答疑 [12] 技术解决方案 - 设备防尘防水设计使故障率降低至0.8% [12] -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AI预测用电高峰并提前调拨设备 [12] - 免押金渗透覆盖95%县域用户,与微信支付分、支付宝芝麻信用打通 [12] 案例与成效 - 四川某县级市合伙人3个月内铺设80台设备,月流水突破6万元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11] - 通过用户充电行为数据为县域商业体提供客流分析报告换取免费点位资源 [8] 未来规划 - 目标成为"县域流量入口",未来嫁接本地团购、招聘、相亲等增值服务 [14] - 计划通过1000个县城的网络效应反攻一二线城市的"缝隙市场" [14]
商业模式解密:鸣鸣很忙下沉市场的隐忧,破局之路在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5-12 22:29
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下沉市场构筑规模壁垒,2024年GMV达555亿元,覆盖1224个县,58%门店位于县城和乡镇[4] - 通过集中采购压低成本,毛利率仅7.5%,薄利多销模式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4] - 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是公司立足下沉市场的重要法宝,通过量的积累实现利润增长[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3%[6]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但经调整净利率仅2.1%[6] - 2024年毛利2,999,048千元,毛利率7.6%,销售及营销开支1,476,110千元,占收入37.5%[6] 竞争格局与挑战 - 与"好想来"展开门店军备竞赛,2024年新增8000多家门店,营销费用三年增长3倍[7] - 99.5%收入依赖向加盟商卖货,利润被上下游双向挤压[7] -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高度同质化导致"你开我也开,大家都不赚"的囚徒困境[11] 战略转型方向 - 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投入冷链和数字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5] - 发展自有品牌(如金标/分红标系列)提升毛利率,参考名创优品自有品牌占比超90%的成功案例[8] - 探索会员制双盈利模式(加盟店抽佣+消费者会员费),借鉴Costco经验[15] 潜在风险与制约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接受度低,自有品牌需平衡"质价比"认知[10] - 生鲜品类拓展需巨额冷链投入,单店改造成本超10万元,可能拖累现金流[10] - 新业态拓展面临租金、人力成本飙升风险,需警惕永辉超市mini店的失败教训[13] 未来发展方向 - 利用AI优化选品,借鉴拼多多"农地云拼"模式减少库存损耗[15] - 绑定县域家电/农资销售,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生态,顺应农村消费升级[15] - 需完成从"批发商"到"零售服务商"的蜕变,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6]
便利店赛道杀出一匹黑马“左邻右舍”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2 00:14
便利店行业格局 - 美宜佳以近4万家门店规模连续3年领跑行业 前六位品牌(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天福、罗森、芙蓉兴盛)排名3年内基本稳定 [1] - 第十名红旗连锁门店3447家 较上年第十名2800家(易站)门槛提升 但第100名入围门槛从165家降至129家 显示头部品牌稳固而尾部波动明显 [3] - 驰骋控股旗下左邻右舍与生活驿站首次以合计5310家门店进入前十 位列第七 该品牌未出现在上年榜单中 [3] 左邻右舍增长表现 - 2021年4月两大品牌加盟店共3700家 最新统计显示4年内年均新增超400家 2024年末门店超5800家 一年内新开1200家 [5] - 对比行业:美宜佳近两年保持年增3000-4000家 罗森2022-2023年新增1175家 7-Eleven年增733家 而易捷仅增2家 昆仑好客与红旗连锁分别减少80家和192家 [5] - 2024年商品销售额超11亿 母公司驰骋股份营收10.65亿元(同比+15.39%) 扣非净利润1877万(同比+181.18%) [12]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采用低门槛特许经营模式:30-40平米门店初始投入12-14万元 主要收入来自加盟商供应链采购 禁止外部进货 [6] - 差异化布局便民服务:提供水电代缴、快递代收、公交卡充值等 近年新增保险与广告服务 [6] - 商品结构以本土化为主:侧重烟酒、食品饮料、日用百货 价格较美宜佳/日资品牌更低廉 鲜少进口网红商品 [7][14] - 农村包围城市路径:80%门店分布在浙闽赣苏沪县域 新店集中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采用"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农村店为基础"网络 [9][12] 行业竞争态势 - 主要对手芙蓉兴盛门店5838家 覆盖16省市80多地级市 与左邻右舍5310家规模接近 未来或直接竞争 [12] - 外部竞争者包括转型社区服务的联华超市及以便民服务闻名的胖东来 显示商超与便利店边界模糊化趋势 [13] - 通过引入爆款商品(如12.9元瑞士卷、17.9元榴莲千层)增强引流能力 应对市场竞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