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包装机械

搜索文档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证券时报· 2025-09-29 06:37
核心观点 -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是当前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 [2] - 市场短期波动不改向好趋势,10月随着重要会议召开和三季报披露,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暖,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 [4][5][10] - 科技成长板块趋势性占优,TMT、AI产业链等是中期主线,行业配置需兼顾景气修复与产业趋势 [3][6][7][8][10][11] 市场趋势与展望 - 国庆节前后市场或呈现强势震荡,节后随着流动性回暖和市场热度提升,出现“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4][6][7][10] - 市场中期仍延续慢牛格局,微观流动性宽裕和政策支持构成基础,但需关注基本面接力与风格切换的关键阶段 [6][8][9][11] - 上证指数若继续调整,悲观情形下回调低点或在3600点附近,这将使本轮震荡上行阶段的涨幅收窄至6%-7% [7] 行业配置与投资机会 - 资源板块行情驱动力源于全球高利率环境下传统资源行业投资不足导致的供给受限,地缘因素加剧供给波动 [2] - 企业出海是核心基本面线索,贸易环境稳定和中国反内卷是维系行情的重要条件,中企全球市场布局有助于抬升市值天花板 [2][12] - 科技竞争白热化,中企从战略隐忍转向战略进取,AI竞争从云端蔓延至端侧,AI Agent普及可能重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带来巨大商业机会 [2] - 三季度业绩有望改善或持续高增的领域包括:景气修复的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锂电设备、军工电子等)、高景气AI产业链(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游戏等)、供需改善的资源品(铜、黄金、氟化工等) [3] - 四季度配置机会集中在新质生产力、反内卷、大消费和“两重”领域,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有色等催化事件集中的板块 [5][6][10] - 成长投资可能从科技驱动逐步转向出口出海,同时关注受益于反内卷和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上游资源、资本品、原材料)以及盈利修复后的内需领域 [12]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10月新一轮上行正在蓄势
券商中国· 2025-09-28 23:09
资源安全与企业出海 - 资源板块行情核心驱动力为全球高利率环境下传统资源行业投资不足导致供给受限 地缘环境复杂化和各国安全自主主张加剧供给波动频率 [2] - 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当前行情最核心但相对隐晦的基本面线索 贸易环境稳定及中国反内卷政策是维系行情关键条件 中美相互制衡的微妙平衡对行情至关重要 中企在全球市场才能突破市值天花板 [2] - 10月APEC会议和二十届四中全会是重要验证节点 [2] 科技竞争与产业趋势 - 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推动中企从战略隐忍转向战略进取 AI竞争从云端向端侧蔓延 AI Agent端侧普及可能重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 带来堪比移动互联初期的商业机会 [2] - 科技成长板块趋势性占优 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效果优于成长价值切换 海外算力、创新药、储能、固态电池、特斯拉机器人及光刻机等已累积涨幅的板块仍有中期空间 [8] - TMT板块存在产业趋势进展、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多重催化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易成主线 近期板块轮动已显现优势 [7] 三季度业绩与景气领域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转正 受益于低基数、扩内需政策及反内卷和降息预期催化下PPI止跌回暖 出口韧性增长支撑盈利震荡修复 [3] - 三季度业绩改善或高增领域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业(蓄电池及其他电池、印刷包装机械、锂电专用设备、军工电子、风电零部件)、AI产业链(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模拟芯片设计、游戏)及供需改善的资源品(氟化工、铜、黄金、焦炭、农药、玻纤制造) [3] - 三季报交易窗口将带动市场聚焦景气线索 成为市场破局重要抓手 [11] 市场走势与节后展望 - 国庆节前流动性收缩属情绪性缩量 节后开门红特征显著 牛市中节后涨幅更持久 持股过节性价比较高 [6] - 节后市场风险偏好传统性抬升 叠加三季报窗口和重磅会议密集催化 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11] - 悲观情景下若市场继续调整 回调低点或至上证指数3600点附近 但支撑股市上涨逻辑未变 估值合理未透支 节后大概率重回上行区间 [7] 行业配置与结构性机会 - 新质生产力、反内卷、大消费及"两重"领域是四大配置主题 [5] - 科技赛道主线不变 10月景气投资与主题投资并存 成长内部轮动加快(AI中下游应用、固态电池、储能、算力、创新药) 非科技板块中关注化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景气向好领域 [12] - 实物资产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经营改善及海外降息后制造业修复 包括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钢铁) [13] 中长期市场格局 - 牛市呈现体量创新高、热度未极端、驱动力不均衡、结构性鲜明特征 未出现泡沫明确信号 [9] - 水牛向基本面牛定价过渡或在11月验证 历史显示三季度至四季度风格切换明显 三季度涨幅靠前品种四季度多难延续 [10] - 成长投资逐步从科技驱动转向出口出海 实物消耗与中国实体经济盈利修复推动脱虚入实 带来资源品新一轮行情 [13]
上海机电股价涨5.1%,中信建投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300股浮盈赚取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4:03
股价表现 - 9月25日上海机电股价上涨5.1%至29.70元/股 成交额7.37亿元 换手率3.20% 总市值303.75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梯、印刷包装机械、液压气动产品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及相关产业投资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产品68.97%、劳务30.83%、租金0.20%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信建投质选成长混合发起式A(019760)二季度持有83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11% 为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571.8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7.07% 近一年收益28.31% 成立以来收益25.18% [2] - 基金经理周户累计任职时间8年246天 现任管理规模1583.54万元 [2] 投资收益测算 - 9月25日该基金持仓上海机电浮盈约1.2万元 [2]
上海机电股价涨5.1%,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0万股浮盈赚取11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4:03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25日股价上涨5.1%至29.70元/股 成交额7.37亿元 换手率3.20% 总市值303.75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梯/印刷包装机械/液压气动产品等机电设备制造 产品收入占比68.97% 劳务收入占比30.83% [1] 基金持仓动态 - 长盛国企改革混合基金(001239)二季度减持1.8万股 当前持股80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4%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15.2万元 最新规模3.8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64.58% 近一年收益率120.9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代毅累计任职7年115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5.7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45.41% 最差回报-4.03% [3]
上海机电涨2.08%,成交额1.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02.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27.93元/股 成交额1.72亿元 换手率0.77% 总市值285.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02.05万元 特大单买入2039.45万元(占比11.87%) 大单买入4394.40万元(占比25.5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7.80% 近5日涨8.13% 近20日跌11.64% 近60日涨33.83%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38亿元 同比减少6.4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91亿元 同比减少6.67%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3万户 较上期减少6.0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4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19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064.21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74.46万股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750.22万股(第四大股东)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电梯 印刷包装机械 液压气动产品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 主营业务构成:产品68.97% 劳务30.83% 租金0.2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楼宇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上海国资 国资改革 减速器 中盘 机器人概念等 [1]
上海机电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超6%,盈利能力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39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过6%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6% [1] 盈利能力 - 净利率出现下滑显示盈利能力承压 [3] - 毛利率出现下滑显示盈利能力承压 [3] - 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滑显示盈利能力承压 [3] 现金流与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8亿元同比下滑1.97% [5]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52.11%同比下降4.28个百分点 [5] 机构持股与市值 - 持有公司股票的机构家数大幅减少至8家较2024年同期的94家锐减86家 [7] - 当前总市值为308.56亿元较2015年6月12日历史最高市值472.30亿元低53.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