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县域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交通提速+场景创新 县域旅游迎来多元化发展与消费增长新热潮
央视网· 2025-07-10 15:2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覆盖全国超过80%的县,交通网络不断完善[1] 云南香格里拉旅游发展 - 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使迪庆进入"动车时代"[3] - 香格里拉通过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技艺挖掘和VR技术构建旅游新场景[3] - 2023年1-5月香格里拉市接待游客8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98%[3] - 同期旅游总花费83.77亿元,同比增长5.92%[3] 山东荣成旅游发展 - 荣成凭借独特海岸风光吸引众多游客[5] - 当地完善景区住宿、餐饮、商业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7] - 2023年上半年12家A级景区接待309.923万人,同比增长14.13%[7] 新疆阿勒泰旅游发展 - 阿禾公路将阿勒泰市至禾木村车程从6小时缩短至3小时[10] - 公路串联七种地貌,成为北疆旅游经济新支点[10] - 截至目前阿禾公路车流量近3万辆次,旅游人数超10万人次[10] - 沿线开办200余家特色民宿和30多处牧家乐[12] - 沿线居民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12] 县域旅游新趋势 - 影视剧取景地成为县域旅游热门选择[8]
县域旅游重塑文旅市场新版图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07:26
县域旅游发展现状 - 2024年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达58079万人次 同比增长1426% [1] - 县域旅游总收入增长996% 超200亿元的县域达44个 [1] - 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的县域达63个 [1] 消费趋势变化 - 18至34岁群体成为核心客群 自驾出行和短视频信息获取为主流 [2] - 消费内容品质化 从景点打卡转向深度体验 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等二次消费占比提升 [2] - 消费模式多元化 游客追求"小而美 精而特" 远离都市喧嚣感受地方特色 [2] 典型案例分析 - 浙江安吉打造全产业链条 实现"一产提质 二产延伸 三产融合"的立体发展模式 [3] - 安吉2024年旅游总收入达4756亿元 超4万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 [3] - 旅游收入占农民直接收入超20% 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 [3] 区域协同效应 - 高铁网络催生"3小时旅游圈" 城市消费力下沉至县域 [3] - 长三角 京津冀 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域的跨区域主题线路 [3] 行业价值定位 - 县域旅游连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1][4] -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和生态价值转化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1][4] - 通过特色化差异化实践探索生态优先 文化赋能 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4]
“五一”假期开启倒计时:入境游将迎爆发式增长, “反向旅游”持续带火县域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1:16
入境旅游市场爆发 - 2025年"五一"假期预计日均跨境流动达215万人次 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同比增长27% [1]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 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为核心目的地 [2] - 日本游客来华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 中国游客赴日包车游预订量同比上涨60% [2] -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及签证便利化政策显著提升入境吸引力 [1][2] 中日双向旅游热潮 - 中日游客"双向奔赴"成为最大亮点 日本黄金周与中国"五一"假期重叠 [2] - 日本、韩国、新加坡位列客源国前三 重庆、青岛等城市凭借特色文旅跻身Top 10 [2] - Clubmed桂林度假村因高铁开通和航班恢复 入境游预订量大增255% [2] 县域旅游与"反向旅游"趋势 - 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 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 [3] - 全国1229个县城酒店预订覆盖 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 [3] - 吉林白山、海南文昌、新疆昆玉等"宝藏县城"凭借高性价比套餐走红 [3] - 四线城市酒店预订率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 二线、三线城市分别增长1.5和2个百分点 [3] 消费行为与市场结构变化 - 年轻消费者涌向小城寻找"松弛感" 推动县域旅游市场消费升级 [3][4] - 小城高星酒店消费占比碾压高线城市 400元即可入住高品质酒店 [3] - "做减法"旅游模式兴起 从"挤在人海"转向"躺进山海"的冷门小城游 [4] 社交媒体与文旅营销 - 网红博主"卤鹅哥"带火重庆入境游 当地订单同比增长193% [2] - 社交媒体的"现象级传播"进一步助推城市热度 [2]
开启一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年轻人爱上“奔县游”
中国青年报· 2025-04-21 10:52
县域旅游市场增长 - 2023年我国1866个县域地区旅游总收入平均值达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达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和35.18% [1] - 2024年中国旅游百强县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较上年增长均超三成,旅游总收入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68.4%,较上年提高7.0个百分点 [9] - 70.68%受访青年有过县域旅游体验,83.57%认为旅游观念转变是县域游热度上升主因 [2][4] 县域旅游吸引力要素 - 81.40%受访者认为原生态是核心特质,烟火气(69.54%)、治愈感(56.49%)、高性价比(55.74%)构成主要吸引力 [4] - 选择动因包括避开拥挤人流(67.22%)、就近原则(65.42%)、特色民俗(51.01%)、社交媒体推荐(48.39%)及特色美食(48.31%) [2] - 62.12%受访者县域游单日消费100-300元,主要支出为餐饮(79.74%)、住宿(70.82%)和门票(57.16%) [7] 县域旅游基础设施发展 - 83.50%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交通便利性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6][7] - 47.04%受访者倾向民宿住宿,43.81%选择酒店,中高端酒店持续加码下沉市场 [7][9] - 平潭县通过道路优化、停车场建设、公厕新建等措施提升基础设施,政府组织品牌推广活动为民宿引流 [11] 县域旅游商业模式创新 - 平潭民宿"枕海入眠"融合住宿、餐饮、咖啡、书屋等多业态,2023年暑期几乎天天满房,节假日需提前两三月预订 [8][9] - 行业尝试制定民宿质量等级标准,通过研学体验等活动缓解季节性客流波动,开发渔村民俗等深度体验项目 [11] - 81.34%受访者认为政府资金投入是关键,62.41%看重企业投资运营,61.03%强调本地居民参与价值 [11] 县域旅游现存挑战 - 62.87%受访者遭遇交通不便,47.04%认为住宿条件差,46.66%指出景点开发不完善 [10] - 部分县域存在旅游信息不透明(30%)、配套设施不健全(30%)、餐饮选择少(30%)等问题 [10] - 淡季客流明显减少(11月-次年4月),需开发四季旅游产品平衡季节性波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