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300亿元化工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7:51
产能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年产280万吨丙烯和380万吨聚丙烯 [1] - 单套装置规模和单体工厂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包括全球最大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 [1][2] - 布局3套丙烷脱氢装置和4套聚丙烯装置 二期项目实现年产100万吨丙烯和150万吨聚丙烯达产满产 [1] 经济效益与投资规模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年产值达600亿元 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1] - 公司向千亿级BOPP全产业链企业目标迈进 [2]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 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9.5% 创行业最高纪录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 [2] - 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和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行业纪录 包括全球最大共聚聚丙烯装置和最大BOPP生产线 [2] - 丙烯丙烷分离塔高度达138米 能耗水平领先国内同类装置 [2] 可持续发展与运营效率 -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使能源利用率提升40% 碳排放降低30% [2] - 采用集约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 [2]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0:13
项目投产 - 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福建省江阴港城经济区建成投产 [2] - 二期项目实现达产满产,形成年产280万吨丙烯、380万吨聚丙烯的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产能 [2]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值达6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5] 技术突破 - 基地布局3套丙烷脱氢(PDH)装置和4套聚丙烯装置,单套装置规模和单体工厂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5] - 拥有全球最大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设备国产化率达99.5%,为行业最高 [5] - 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纪录,包括全球最大PDH装置和共聚聚丙烯装置 [5] 绿色高效 -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能源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30% [5] - 丙烯丙烷分离塔高度达138米,能耗水平领先国内同类装置 [5]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集约化生产、数字化管理降低综合成本,增强全球市场话语权 [5] - 目标成为千亿级BOPP全产业链企业 [5] 行业地位 - 项目被定位为中国高端石化产业自主创新的"国家名片" [2] -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跨越 [5]
总投资300亿元!全球最大的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闽建成投产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13
项目投资与产值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值达6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2] - 利用副产品氢气生产化工新材料BDO的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年产值超600亿元,计划三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4] 产品与应用领域 - 丙烯被誉为"现代有机合成工业之母",主要应用于聚丙烯、丙烯酸、环氧丙烷、丁辛醇等 [2] - 聚丙烯号称"绿色塑料、百折胶",广泛应用于改性塑料、医疗用品、工程塑料、熔喷布、汽车配件、无纺布、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2] - 副产品氢气将用于生产化工新材料BDO,可用于生产锂电池、高端面料氨纶、全降解塑料等 [4] 公司地位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产企业,享有"世界膜王"称号 [2] - 在全国建有五个软包装生产基地,引进世界顶尖水平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18条 [2] - 打造了目前全球唯一贯通全链条的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 [2] - 项目创造了全球最大聚丙烯装置产能与最小占地的双重记录 [3]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集结国际顶尖技术力量,突破"卡脖子"瓶颈,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的行业纪录 [3] -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 [3] - 构建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2] - 通过产业链布局、装置规模化、原料互供、能源循环利用,将能源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30% [3] 副产品利用与成本优化 - 充分利用16万吨副产品氢气,投建"碳四"和"氢能利用"等产业链集群 [3] - 一年可降低产业链成本约25亿元 [4]
研判2025!中国聚丙烯行业产业链图谱、产能、进出口及发展趋势: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行业自给率逐年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9:16
行业概况 - 聚丙烯(PP)是由丙烯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制成的热塑性聚合物 呈白色蜡状固体 无毒无味 外观透明且质地轻盈 [1][2] - 产业链上游为丙烯等原材料 中游为聚丙烯生产与供应 下游应用包括注塑制品 编织制品 纤维 BOPP薄膜等 终端涉及包装 汽车 家电 日用品 服装等行业 [2] - 聚丙烯具有轻巧 耐磨损 抗菌性 易染色等特性 能抵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 [2] 生产端 - 2024年中国聚丙烯产能达4369万吨 占全球总产能36.98% 较2018年2317万吨显著扩张 [4] - 2024年全国聚丙烯产量3792万吨 同比增长6.6% 行业自给率提升至90%以上 [4] 进出口 - 2024年聚丙烯进口量367万吨 同比下降10.8% 出口量241万吨 同比大增83.7% [6] - 进口依存度降至3.2% 未来有望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6] 消费端 - 2024年表观消费量3599万吨 同比增长2.4% 注塑制品 编织制品和纤维三大应用占比超80% [8][10] - 注塑为最大应用领域(汽车 家电 医疗 日用品) 拉丝次之(编织袋等包装) 纤维第三(口罩 防护服) [8] 企业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 中国石化(21%) 中国石油(10%) 国家能源集团(5%)为前三大生产商 [12] - 民营企业如中景石化 东华能源 浙江石化迅速崛起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 [12] - 宝丰能源2024年聚丙烯产量117.34万吨 同比增长56.71% 东华能源聚丙烯销售收入150.63亿元 同比增长22.31% [14][16] 发展趋势 -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超587万吨/年 总产能突破5723万吨/年 但需求增速仅3.6% 供需矛盾加剧 [18] - 高端化转型加速 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产品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10% 国产自给率提升至45% [19] - 绿色化发展推进 化学回收技术降低成本18% 生物基聚丙烯单体收率提升至92% 可降解PP需求增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