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1

搜索文档
同德化工: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56亿元,同比下降19.3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1.31万元,同比下降87.45%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亿元,同比下降115.91% [16] - 总资产为46.2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24亿元 [5][6] 业务结构分析 - 民爆行业收入占比97.75%,为2.50亿元,同比下降17.65% [19] - 工程爆破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下降25.12%,毛利率40.36% [19] - 工业炸药收入7153.70万元,同比增长11.11%,但毛利率下降22.67个百分点至30.61% [19] - 供应链行业收入大幅下降71.53%至280.30万元 [19]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炸药产品许可产能6.8万吨,报告期产能利用率仅为22.20% [20] - 在建工程占比总资产67.22%,主要投向同德科创PBAT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 [23][24] - PBAT项目总投资50.14亿元,目前进度95.50%,采用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方式投资 [24] 行业环境 - 民爆行业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87.50亿元,同比下降2.71% [8] - 工业炸药累计产量208.39万吨,同比微增0.20%;现场混装炸药产量78.97万吨,增长1.50% [9] - 主要原材料硝酸铵价格同比下降9.81%-13.90% [10] - 行业政策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目标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爆企业 [11][12] 海外布局 - 持有蒙古国伊里奇·突勒希有限公司33%股权,资产规模4242.24万元 [23] - 拟在津巴布韦建设年产5万吨民爆项目,已获得当地政府批准 [21] - 海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例2.10% [23] 管理变动 - 报告期内发生多名高管变动,包括副总经理白建明离任,独立董事杨瑞平、王军任期满离任 [30] - 新聘任张冬为董事会秘书,姚小民、薛建兰为独立董事 [30] 诉讼事项 - 与北京金色世纪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8496万元,目前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34] - 与广东宏大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1200万元,原告已撤诉 [35]
内蒙古新型化工产业蓄能致远
内蒙古日报· 2025-08-05 17:07
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 - 远景赤峰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投产 实现首罐绿氨发车 [2] - 项目采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氨合成一体化模式 实现100%绿电直连和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动态耦合 [2] - 项目定位为全球最大"新石油"产业基地 利用戈壁滩风光资源生产绿色燃料 助力化工、航运、钢铁行业脱碳 [2] 内蒙古化工产业投资与增长 - 内蒙古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3% [3] - 内蒙古围绕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宝丰能源煤基新材料项目 - 宝丰能源内蒙古煤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673亿元 一期年产300万吨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各150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23.4% [6] - 项目采用国产自主设备 23项关键核心设备达国际顶尖水平 刷新产能规模、建设工期、能耗成本等行业纪录 [6] - 项目实现煤替代石油生产聚烯烃的重大工业化成果 为煤化工行业提供可推广示范样板 [6] 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链发展 - 鄂尔多斯建成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循环产业链 探索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耦合发展 [7] - 全市推动23个现代煤化工产业链项目 将新增产能1000万吨 实现从煤炭到化工产品的纵向增值 [7] - 内蒙古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7] 乌海化工产业集群与产能 - 乌海形成精细化工、BDO、有机硅、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BDO产能占全球25% 10余种化工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 [9] - 全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 精细化工产品达100多种 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突破千亿元 [9] - 内蒙古拥有100多项现代煤化工专利技术 煤制油气产业装备自主化率达90%以上 [9] 绿色甲醇与新能源项目 - 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批量加注(2900吨) 由内蒙古企业生产 温室气体减排量达70% [10] - 阿拉善盟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 总投资额123.7亿元 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电解水制氢、风光制氢一体化等领域 [10] - 阿拉善绿电+新型化工模式实现每度电成本0.32元 绿电直连成为化工产业升级重要途径 [10] 氢能产业规划与项目 - 赤峰市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方案 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在建及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8个 [11] - 项目总投资343亿元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建成后制氢产能18万吨、制氨60万吨、制醇80万吨 [11] - 赤峰被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自治区氢能生产应用基地重要节点城市 [11] 内蒙古化工产业地位与转移 - 内蒙古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甲醇产能全国第一 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全国第二 [13] - 国能、中石化、中煤、宝丰等龙头企业落地 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13] - 内蒙古具备高质量承接新型化工产业转移能力 形成氯碱化工、煤焦化工、氟化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13]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内蒙古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 推出蒙速办APP和热线服务专席 全周期提升营商环境 [14] - 政府优先配置用地、用能等要素资源 配套基础设施 推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14] - 内蒙古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 打造绿色化、精细化、循环化产业链 [14]
总投资300亿元!全球最大的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闽建成投产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13
项目投资与产值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值达6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2] - 利用副产品氢气生产化工新材料BDO的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年产值超600亿元,计划三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4] 产品与应用领域 - 丙烯被誉为"现代有机合成工业之母",主要应用于聚丙烯、丙烯酸、环氧丙烷、丁辛醇等 [2] - 聚丙烯号称"绿色塑料、百折胶",广泛应用于改性塑料、医疗用品、工程塑料、熔喷布、汽车配件、无纺布、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2] - 副产品氢气将用于生产化工新材料BDO,可用于生产锂电池、高端面料氨纶、全降解塑料等 [4] 公司地位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产企业,享有"世界膜王"称号 [2] - 在全国建有五个软包装生产基地,引进世界顶尖水平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18条 [2] - 打造了目前全球唯一贯通全链条的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 [2] - 项目创造了全球最大聚丙烯装置产能与最小占地的双重记录 [3]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集结国际顶尖技术力量,突破"卡脖子"瓶颈,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的行业纪录 [3] -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 [3] - 构建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2] - 通过产业链布局、装置规模化、原料互供、能源循环利用,将能源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30% [3] 副产品利用与成本优化 - 充分利用16万吨副产品氢气,投建"碳四"和"氢能利用"等产业链集群 [3] - 一年可降低产业链成本约25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