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屏仪表

搜索文档
天有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26亿元 拟设立摩洛哥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8: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亿元同比下降0.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同比下降4.5% [1] - 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50.29% [1]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扩大研发队伍规模 [1] - 双联屏一体机、后排扶手屏、电动吸顶屏、旋转屏、两轮车复合屏仪表等项目相继取得客户定点 [1] - 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置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1座EMC专业实验室 [1] 客户拓展与市场布局 - 重点乘用车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集团、一汽奔腾、吉利集团 [2] - 新获斯特兰蒂斯集团、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上汽通用、智己等多个项目定点 [2] - 两轮车领域已与雅迪、爱玛、钱江、五羊本田、长城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国际化战略 - 通过墨西哥工厂(2025年6月投产)面向北美市场客户 [3] - 拟出资6500万欧元在摩洛哥设立全资子公司辐射欧洲市场 [3][4] - 设立海外生产基地提升国际化客户快速反应能力和就近供应能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座舱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 -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显著 [2] - 公司持续抢占原外资企业配套份额实现国产替代 [2]
天有为8月22日获融资买入2694.48万元,融资余额2.5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9:46
资料显示,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路9号,成立 日期2003年5月21日,上市日期2025年4月24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 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全液晶组合仪表45.68%,双联 屏仪表39.36%,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及服务9.09%,电子式组合仪表5.53%,其他(补充)0.34%。 截至7月31日,天有为股东户数2.74万,较上期减少18.23%;人均流通股1185股,较上期增加22.30%。 2025年1月-3月,天有为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11.43%;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 4.20%。 8月22日,天有为涨0.12%,成交额1.56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天有为获融资买入额2694.48万元, 融资偿还2533.85万元,融资净买入160.63万元。截至8月22日,天有为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51亿元。 融资方面,天有为当日融资买入2694.4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5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44%。 融券方面,天有为8月22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 ...
天有为: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 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9:40
公司概况 - 天有为于2024年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 公司具备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 [1] 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需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与客户车型开发进度同步 [2] - 产品验证流程包括OTS(工装样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等,批量供货一般在PPAP后开始 [2] - 开发周期根据客户车型开发时间和验证时长存在差异,一般在6-24个月,海外客户开发周期一般长于国内客户 [2]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06%提升至2024年的53.60% [2] - 未来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份额 [2] - 海外收入主要源自技术沉淀和客户资源积累,特别是复合屏技术高性价比方案的竞争力 [2] 行业趋势 - 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屏幕用量增加,仪表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向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方向发展 [2] - 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更有动力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合作 [2] 竞争优势 - 自主研发的复合屏技术将段码屏与TFT彩屏结合,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分辨率显示 [3] - 重点发展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高毛利产品,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较少 [3] - 核心工序自制能力强,生产基地土地厂房及人力成本低于同行业 [3] - 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物流成本低,无需就近配套 [3] - 客户资源丰富,海外客户粘度高、订单稳定性强 [3]
天有为拟分红派息近4亿元 汽车仪表龙头上市首年回馈股东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4:57
公司分红方案 - 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 9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3 984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5 06% [1] - 分红方案体现公司回馈股东的强烈意愿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汽车电子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智能座舱拓展 [1] - 核心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配套汽车电子产品 [1] - 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 07%,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 31% [1] - 客户网络覆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国内外主流车企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 43亿元,同比增长11 43%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 40亿元,同比增长4 20%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846 69万元,同比增长44 82% [2] - 技术研发团队超1200人(占员工总数25%),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及1座EMC实验室 [2] - 持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车用液晶屏、光学贴合、智能座舱联屏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 发展战略 - 公司强调"持续创新是发展秘诀",在智能汽车供应链重构中强化技术根基 [2] - 通过研发投入兑现创新承诺,以业绩增长践行发展信念 [2]
怎么玩?新股上市5天跌4天,从140元跌到99元,马上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5-05 17:19
新股表现 - 天有为上市5天连续下跌4天 股价从最高140元跌至99元 接近破发价93 5元 [1][8] - 同一天上市的江顺科技5天内从84元跌至55元 接近腰斩 [11] - 宏工科技上市10天跌9天 股价从83元跌至51元 首日买入即被套 [14] - 近期新股普遍呈现首日冲高后持续阴跌走势 投资者面临较大亏损风险 [17] 公司业务 - 天有为专注于汽车仪表研发制造 产品涵盖电子组合仪表 全液晶仪表 双联屏等 [5] - 业务向智能座舱领域延伸 涉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空调控制器 无线充电器等 [5] 发行情况 - 天有为发行价93 5元 发行4000万股 实际募资37 4亿元 超募7 36亿元 [7]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收取1 75亿元费用 包含300万元保荐费及4 7%承销费 [7][8] - 询价区间跨度达48-177 5元/股 最终定价接近区间中位 [7] - 发行费用包含2179万元审计费 981万元律师费 均按进度分阶段支付 [7] 市场现象 - 新股呈现"上市即巅峰"特征 首日高开后持续阴跌成为普遍现象 [1][17] - 保荐机构通过超募获取高额佣金 与二级市场投资者亏损形成对比 [8] - 近期多只新股出现上市5日内跌幅超30%的极端走势 [11][14]
天有为一季度营收10.43亿元 同比增11.43%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32
文章核心观点 - 天有为2025年一季度业绩良好,作为汽车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发展前景佳,技术创新领先有望扩大核心产品市场需求 [1][2] 公司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11.43%;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20%;扣非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3.57%;基本每股收益2.00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汽车仪表领域,自2003年成立后深耕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并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核心产品涵盖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还提供配套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公司市场地位 - 2025年4月24日公司成功在沪市主板上市,具备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构建庞大优质客户网络 [1] - 公司与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 截至2024年,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07%,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31% [1] 公司技术创新 - 公司董事长称持续创新是发展秘诀,公司不断在汽车仪表产品上创新,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4846.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82% [2] - 公司技术与研发团队规模超1200人,占员工总数约25%,在多地设立3所研发机构,建设1座EMC专业实验室,形成一体化开发体系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多项应用技术填补我国汽车行业相关空白 [2] 公司发展前景 -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加强,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与创新能力,核心产品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2]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募资、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89起事件
投资界· 2025-04-27 16:01
募资情况 - 本周新增备案基金106只,规模总计347.35亿元,全年累计备案基金数量1347只,规模总计9378.56亿元 [3] - 河南工融平煤神马股权投资基金募集50亿元,为本周募资规模最大基金 [3] - 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4家,取消备案10家,全年累计管理人数量27家 [3] 投资情况 - 本周发生64起投资事件,披露金额事件54起,总金额65.28亿元 [8] - 最大单笔投资为上海外高桥集团获24.75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基建、银河资管等 [8][9] - 信息技术领域投资最活跃,典型案例包括致微光学(8023万元)、奧朋医疗(1亿元)、广域铭岛(1亿元) [11][12] - 医疗健康领域大额融资包括合源医疗(1亿元)、舜景生物(3亿元)、核心医疗(1亿美元) [13][14][15] 并购情况 - 本周发生16起并购事件,总金额46.89亿元 [17][18] - 最大并购案为杭州正才控股20.43亿元收购宁波中曼科技100%股权,间接持有焦作万方铝业11.9%股权 [18] - 行业整合涉及铝业(焦作万方)、汽车零部件(比亚迪收购帕西尼感知科技13.4%股权)、消费品(三只松鼠收购松鼠甄养20%股权) [19] 上市情况 - 本周3家企业上市,总融资48.02亿元 [20][21] - 天有为募资37.4亿元(发行价93.5元/股),为绥化市首家主板上市企业,资金将用于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 [21][22] 地域分布 - 投资事件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三地占比均为17.5% [2] - 上海外高桥集团24.75亿元融资为本周金额最高事件 [8][9] 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链受关注,涉及天有为上市、众捷汽车1亿元融资、比亚迪并购感知科技等 [21][16][19] - 硬科技领域持续活跃,如半导体(仁芯科技1亿元)、新材料(锌心钛晶1000万元)、航天(寰宇航天1亿元) [13][11][16]
天有为登陆沪市主板 加速布局智能座舱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汽车仪表龙头企业天有为4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本次IPO募资将投入五个项目,募投项目围绕主营业务展开,有望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1][3] 公司上市信息 - 4月24日天有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1] - 本次IPO首次公开发行4000万股A股股票,发行价93.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37.4亿元 [1] 募资投向项目 - 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重点投入五个项目,围绕制造能力扩展、技术研发升级与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展开 [1] - 五大项目合计投资总额30.65亿元,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0.04亿元 [1] - 制造方面两个项目计划投入超16亿元,用于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扩大产品覆盖能力 [1] - “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3.56亿元,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和技术水平 [1]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用于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增厚公司运营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资金实力 [1]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2] - 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5亿元 [2] - 2024年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分别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46.01%和36.93% [2] - 公司客户体系覆盖比亚迪、长安、一汽等整车厂,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配套关系 [2] 研发能力与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2] - 公司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 [2] 募投项目影响 - 募投项目围绕现有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技术升级方向 [3] - 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研发实力、生产规模和管理效率将明显提高,提升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 [3]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提高研发效率与制造能力,增强客户服务响应速度与产品迭代能力 [3]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量价齐升,国产汽车仪表领先者「天有为」成功上市
梧桐树下V· 2025-04-24 18:01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02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加速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已成为国产汽车电子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从1970年代的3%增长至2015年的40%,预计2025年达60% [2] - 2020年国内液晶仪表市场外资企业占据67%份额,本土企业占33% [2] - 公司2022-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稳居国内企业前列 [2] - 客户覆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多家头部整车厂商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3] - 自主研发复合屏液晶技术,结合段码屏和TFT液晶屏优势 [3] - 开发双联屏仪表产品,整合驾驶信息显示和车载娱乐功能 [3] - 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收入占比从2021年69.02%提升至2024年85.33% [3][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32.65万元、343,707.85万元和446,465.34万元 [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56.99万元、89,407.15万元和110,834.00万元 [6] - 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0.4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69.24%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22.23%提升至2024年35.34% [4] - 主要产品平均价格从2021年370.04元/块增长至2024年655.46元/块 [4][6] 产品价格趋势 - 电子式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146.88元/块增至2024年172.58元/块 [6] - 全液晶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537.91元/块增至2024年534.24元/块 [6] - 双联屏仪表价格从2022年1,804.16元/块增至2024年2,078.91元/块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智能座舱布局 - 2024年汽车产销量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 [7]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7]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超1600亿元 [7] - 公司开发多屏通信交互、OTA、语音控制等智能座舱技术 [9] - 募资用于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 [9] 国际化战略与出口表现 - 2022-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7.06%、47.47%和53.60% [9] - 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3.71%提升至2023年5.31% [9] - 已布局韩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 [9] -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056.1亿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