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合屏
icon
搜索文档
天有为: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 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9:40
公司概况 - 天有为于2024年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 公司具备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 [1] 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需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与客户车型开发进度同步 [2] - 产品验证流程包括OTS(工装样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等,批量供货一般在PPAP后开始 [2] - 开发周期根据客户车型开发时间和验证时长存在差异,一般在6-24个月,海外客户开发周期一般长于国内客户 [2]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06%提升至2024年的53.60% [2] - 未来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多份额 [2] - 海外收入主要源自技术沉淀和客户资源积累,特别是复合屏技术高性价比方案的竞争力 [2] 行业趋势 - 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屏幕用量增加,仪表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向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方向发展 [2] - 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更有动力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合作 [2] 竞争优势 - 自主研发的复合屏技术将段码屏与TFT彩屏结合,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分辨率显示 [3] - 重点发展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高毛利产品,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较少 [3] - 核心工序自制能力强,生产基地土地厂房及人力成本低于同行业 [3] - 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物流成本低,无需就近配套 [3] - 客户资源丰富,海外客户粘度高、订单稳定性强 [3]
天有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9:09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 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 [1]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 业务发展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06%提升至2024年的53.60% [2] - 正在实施募投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扩充出口产品产能 [2] - 墨西哥子公司2024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 [4] - 墨西哥工厂总投资5500万美元,是公司第一个海外工厂 [4] 技术优势 - 复合屏技术是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创新性地将段码屏与TFT彩屏组合运用 [3] - 复合屏实现了色彩饱和度高、对比度高的屏幕呈现效果 [3] - 复合屏生产成本低于TFT全彩屏,且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3] - 正在利用复合屏技术开拓摩托车仪表、电动车仪表等市场 [3] 产品研发 - 持续推进曲面屏仪表、三联屏、超薄导航屏、旋转屏等新产品研发 [2] - 深化与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等客户的合作,扩大产品供应范围与份额 [2] - 积极开拓海外新客户,提升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 全球布局 - 2022年进入墨西哥市场,2023年开始筹划建设墨西哥工厂 [4] - 新厂区投产后将更好地服务美洲、欧洲及全球市场 [4] - 海外布局有助于缩短交付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4]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量价齐升,国产汽车仪表领先者「天有为」成功上市
梧桐树下V· 2025-04-24 18:01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4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02 [1] - 主营业务为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加速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已成为国产汽车电子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从1970年代的3%增长至2015年的40%,预计2025年达60% [2] - 2020年国内液晶仪表市场外资企业占据67%份额,本土企业占33% [2] - 公司2022-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稳居国内企业前列 [2] - 客户覆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多家头部整车厂商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3] - 自主研发复合屏液晶技术,结合段码屏和TFT液晶屏优势 [3] - 开发双联屏仪表产品,整合驾驶信息显示和车载娱乐功能 [3] - 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收入占比从2021年69.02%提升至2024年85.33% [3][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32.65万元、343,707.85万元和446,465.34万元 [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56.99万元、89,407.15万元和110,834.00万元 [6] - 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0.4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69.24%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22.23%提升至2024年35.34% [4] - 主要产品平均价格从2021年370.04元/块增长至2024年655.46元/块 [4][6] 产品价格趋势 - 电子式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146.88元/块增至2024年172.58元/块 [6] - 全液晶组合仪表价格从2022年537.91元/块增至2024年534.24元/块 [6] - 双联屏仪表价格从2022年1,804.16元/块增至2024年2,078.91元/块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智能座舱布局 - 2024年汽车产销量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 [7]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7]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超1600亿元 [7] - 公司开发多屏通信交互、OTA、语音控制等智能座舱技术 [9] - 募资用于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 [9] 国际化战略与出口表现 - 2022-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7.06%、47.47%和53.60% [9] - 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3.71%提升至2023年5.31% [9] - 已布局韩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市场 [9] -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056.1亿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