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黄腐酸
搜索文档
中农秸美与多家政府、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共促秸秆资源化产业新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3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10月27日,在第三届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暨合成生物赋能农业科技论坛上, 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秸美")与多家政府、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 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迈向新高度,这不仅标志着中农秸美正式从"0-1"迈向了"1-N"的规模化复制新阶 段,也为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签约仪式现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河南省夏邑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农秸美达成 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政策支持、产业规划、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秸秆资 源化利用的区域样板,推动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指出,中农秸美已利用该技术体系,以9种农作物和秸秆为原料成功生产出纸 浆模塑等环保材料,标志着该项创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加拿大莫里森集团、安徽中创蓝图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华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蓬勃实业 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也与中农秸美签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企业间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技术研发、 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环节开展全方位合作,加速中农秸美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与市场推广。 ...
秸秆变“宝藏”:合成生物技术破解农业废弃物千亿产值密码
中金在线· 2025-10-29 12:12
前一项合成生物"分子手术刀"技术,正让每年数亿吨的秸秆从"绿色烦恼"变为"金色价值" "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秸秆,传统处理方式要么污染环境,要么经济效益低下。而我们的生物酶解聚 技术,如同给秸秆安装了一把精准的'分子手术刀',能够将秸秆完美分离为三大高价值组分,真正实 现'吃干榨尽'。" 在近期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农秸美")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臧立华教授臧立华介绍,中农秸美的"创新高活性酶解 聚秸秆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技术(以下简称:"三组分分离"技术),已经成为破解农业废弃物难题 的"金钥匙"。 在安徽宿州,中农秸美2万吨级原料产业化示范线稳定运行,产线运行、产品市场、经济效益均已得到 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推广中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由于传统化学工艺受限于环保约束,无法获得排 污许可证,这使得中农秸美在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政策优势。 截至目前,中农秸美已构建起严密的专利保护网络,专利涵盖酶分子改造、生产工艺、设备等多个环 节,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这一技术不仅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更在2025年3 ...
合成生物技术重构秸秆价值链:中农秸美的产业跃迁之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1:20
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9.77亿吨,可收集量约7.37亿吨。然而,传统的"还田、发电、压板、有机肥"等 利用方式,因经济效益低、能耗水耗高、污染负担重,难以承担产业升级之任。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秸美")以"高活性复合酶+智能装备+全流程工艺"的合成生物总体方案,打通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高纯度分离与高值利用,交出了一条从"绿色烦恼"到"金色价值"的中国答 案。 2025年10月25日,在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上,天士力创始人、中农秸美董事 长闫希军表示:"农业经历了机械革命、化学革命,今天,正在进行着生物与信息革命。唯有以新质生 产力为引领,彻底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以技术革命驱动产业重构和价值跃迁,才能开创现代农业发展的 新境界。" 首先,就是酶制剂技术的原创突破。针对秸秆固体、非均相、结构复杂的特性,中农秸美自研高性能核 心酶,采用催化过渡态精准描述与量化计算模型,结合酶筛选、半理性进化与人工设计合成,建立"应 用场景需求—酶分子智能设计—应用性能测试"的一体化研发体系。此举解决了多酶高效协同与底物趋 势化聚集的关键瓶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质纤维素解聚酶 ...
秸秆高值化利用的科技革命:从"绿色烦恼"到"金色价值"的蜕变
第一财经· 2025-10-27 12:05
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秸秆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利用方式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瓶颈,一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之一。 在10月25日至29日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高会")上,作为合成生物领域的明星企业,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中农秸美")展示了一场深刻的秸秆高值化利用革命,通过"创新高活性酶解聚秸秆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技术(以下简称"三组分分离"技 术),让过去是"绿色烦恼"的秸秆,变成了"聚宝盆",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重塑农业高值化新生态。 新技术开启秸秆高值化利用新纪元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年可收集量达7.37亿吨,但传统利用方式始终难以突破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重的双重困境。 据了解,过去国内秸秆主要运用于还田、发电、压板等传统方式,或因能耗过高,或因附加值有限,难以形成良性产业循环。而当前的秸秆还原糖技术,又 面临成本高、产业化推广困难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高效、经济、环保的秸秆处理技术,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或废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带 来环境污染。 中农秸美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臧立华介绍,中农秸美利用自主开发的"三组 ...
秸秆利用创新成果亮相农高会 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5 20:39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展示创新“三组分分离”技术,可将水稻、小麦等9种农作物秸秆100%转化为纸浆纤维、可溶性黄腐酸等高价值产品 [1][3] - 对比传统化学法制备纸浆,该技术使能耗降低70%、水耗减少80%,实现零废弃、低耗能、高值化利用 [3] - 公司技术实现了秸秆废弃物的全生态闭环高值化利用 [7] 行业发展与机遇 -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废弃秸秆超9亿吨,传统处理方式存在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3] - 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正处于引领农业革命的关键历史转折点 [7] - 新技术让秸秆处理从政府义务变成盈利生意,推动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7] 公司战略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获得天士力增资,并以智能制造、产业经验赋能产业化拓展,加速技术迭代 [5] - 公司完善了“就近收储-酶解加工-下游转化”的产业化闭环 [5] - 公司与中外4家企业及两地政府签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公司正式从“0-1”迈向“1-N”的规模化复制新阶段 [9] - 公司倡议通过机制创新、开放协同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发展,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