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溶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鲁阳节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1 20: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14日,于2006年11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1] - 公司是国内陶瓷纤维行业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和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规模和成本优势 [1] - 主营业务涵盖陶瓷纤维、可溶纤维、氧化铝纤维、轻质莫来石砖等耐火保温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以及玄武岩纤维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73亿元,行业排名第四,低于行业平均的22.03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的16.39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03亿元,行业排名第二,高于行业平均的7901.8万元和行业中位数的4760.36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北京利尔营收为54.46亿元,净利润为3.52亿元,第二名濮耐股份营收为41.76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9.58%,较去年同期的26.26%有所下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5.5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62%,虽较去年同期的29.61%有所下滑,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8.99%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为奇耐联合纤维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Behdad Eghbali、José E.Feliciano [4] - 董事长为John Charles Dandolph Iv,美国国籍,总裁为Brian Eldon Walker,2024年薪酬为68.91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37万,较上期减少11.2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7万,较上期增加12.86% [5]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持股352.5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4.67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306.36万股 [5] 券商观点与业绩预测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公司2025H1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均下降,收入下降压力边际增加,回款质量有所下降 [5] - 国联民生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0/32/34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1/3.5/4.1亿元,现价对应公司2025年PE 21x,维持"买入"评级 [5] - 光大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中报经营承压,需求疲软叠加行业竞争加剧,Q2收入压力延续,毛利率下滑,叠加费用率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下行 [6] - 光大证券下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5/3.15/3.55亿元,下调为"增持"评级 [6]
鲁阳节能跌2.25%,成交额6426.7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6.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下跌2.25%至12.61元/股 成交6426.71万元 换手率0.98% 总市值64.7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6.7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09%卖出占比4.00% 大单买入占比12.60%卖出占比15.66% [1] - 今年以来股价涨5.17% 近5日跌4.54% 近20日涨5.08% 近60日涨18.18%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陶瓷纤维产品(87.65%) 工业过滤制品(6.47%) 汽车衬垫产品(5.5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3亿元同比减少27.31% 归母净利润7662.37万元同比减少62.97% [2] - 股东户数1.54万较上期增加16.37% 人均流通股32763股较上期减少14.03% [2] 分红与股东结构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7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5亿元 [3]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持股327.83万股(第五大股东)较上期减少44.50万股 [3] - 招商中证红利ETF持股269.93万股(第八大股东)为新进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 [2] - 概念板块包括节能环保 高派息 新材料 养老金概念 融资融券 [2]
耐火纤维龙头鲁阳节能3名管理层人员突遭解聘,业绩大幅预减还能当“现金奶牛”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4:15
管理层变动 - 公司于7月28日同时解聘财务负责人姚永华、副总经理袁怡及审计部负责人李枫 三人均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2] - 三位管理层原定任期均至2026年5月结束 其中袁怡任职时长不足本届任期的2/3 解聘原因为"基于公司发展需要" 未公布具体原因 [2] - 解聘程序突然 未安排继任者 由总裁Brian Eldon Walker代行财务负责人职责 [2] - 2023年以来管理层更迭频繁 包括多名任职10-20年的元老级高管离职 但此前均为"个人原因主动辞职" 本次为首次解聘且未表达谢意 [3] 控制权与治理结构变化 - 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 外资股东奇耐亚太于2015年成为控股股东 2022年通过要约收购持股比例达52.30% [3] - 2023年创始人鹿成滨卸任董事长后 多名元老级高管集体辞职 董事会由奇耐亚太全面接手 管理层全部"大换血" [3][4] - 新管理层具备外企背景 如姚永华曾任职通用电气和国民油井华高 但平均任职时间仅两年左右且未满任期 [4] 财务表现与业绩压力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盈利7921.72万元~9682.11万元 同比下降53.21%~61.72% [6]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竞争加剧、石化行业项目延迟导致收入下降 以及产品价格承压和成本刚性 [6] - 净利润自2023年起持续下滑 2023年下降15.7%至4.92亿元 2024年下降2.42%至4.80亿元 [6] - 核心业务陶瓷纤维受房地产低迷影响 下游水泥、玻璃等行业需求不振 行业产能增加导致低端产品价格承压 [7] 业务转型与增长策略 - 公司通过股东技术引进拓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业务 重点发展工业过滤、排放控制和新能源电池业务 [8][9] - 2024年新业务(工业过滤制品和汽车衬垫)营收合计3.02亿元 占总营收8.55% 毛利率仅10.89%和17.15% 远低于陶瓷纤维业务的32.08% [9] - 新业务处于融合调整期 能否抵消传统业务下滑存在不确定性 [9]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公司以高分红著称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7.72亿元 股权融资仅6.08亿元 分红总额为募资总额的4.6倍 [10] - 2017-2024年平均分红比例达76.59% 其中2020年分红比例117.22% 2024年股息率超6% [11][12] - 公司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承诺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20% 但2025年业绩下滑可能影响分红能力和股息率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