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味动力
icon
搜索文档
用益生菌守护国民健康:均瑶健康,以科学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新华网· 2025-08-12 14:01
益生菌行业趋势 - 健康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消费者愈发关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产品[1] - 益生菌从陌生词变为高频词,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维护健康防线的选择[1] - 益生菌作为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身体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4年均瑶乳业成立,2011年研发成功常温乳酸菌饮品"味动力"[2] - 2020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2] - 2021年提出"二次创业",聚焦益生菌全产业链创新,收购润盈生物[4] - 目前菌株及产品已销往70多个国家,为上千家客户打造益生菌产品[4] 研发与技术优势 - 拥有400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菌株资源[6] - 发表100+科研论文,拥有70+独家专利[6] - 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6] - 首创"六钻菌株"标准,包含功效、验证、工艺、活性、安全、纯净六大维度[7] 产品创新与临床验证 - 提出"基石菌团COMMON CORE"概念,研究复合菌株协同效应[9] - 副干酪乳酪杆菌LPc-G110在1%和5%浓度下可降低牙龈、口腔炎症因子水平[11] - 植物乳植杆菌Lp-G18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增加根除率并减少不良反应[14] - 植物乳植杆菌Lp-G18在肾病综合症、代谢疾病、肥胖等方面显示出积极效果[14] 产品矩阵与市场策略 - 推出多种健康功能方向的益生菌应用解决方案[15] - 架构均瑶健康、味动力、体轻松、每日博士4个子品牌矩阵[15] - 形成从菌株研发到原料生产、品牌建构及全渠道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15] - 益生菌需要6至8个月时间周期才能稳定发挥作用[16]
均瑶健康亏损仍分红: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 高管频减持
新浪证券· 2025-06-13 17:08
分红政策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0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红利46,865,920元(含税)[1] - 分红金额4687万元超过前两年盈利时期的分红规模[1] - 创始人家族持有约67%股份,预计获得3152万元分红[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4.58亿元,同比减少10.77%[1] - 净亏损2911.64万元,为近十年来首次亏损[1] 股价表现 - 股价从5月23日6.35元最高涨至6月10日12.34元,两周内近乎翻倍[1] - 股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核心产品"味动力"增长乏力,益生菌业务尚未扭转颓势[2] 公司治理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及上交所通报批评[3] - 董事长王均豪申辩未获认可,被认定需承担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责任[3] - 高管年初发布减持计划,引发市场担忧[3] 业务发展 - 核心产品"味动力"增长乏力[2] - 益生菌业务虽有发展但未能改善整体业绩[2]
“押宝”益生菌成亮点,难掩均瑶健康业绩下滑隐忧
北京商报· 2025-05-29 19:07
股价表现 - 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连收4个涨停板 [1][3] - 5月28日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无重大未披露事项 [3] - 股价上涨诱因包括旗下益生菌企业均瑶润盈产能提升(菌粉产能增加185%)及全球化布局(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益生菌业务进展 - 2024年均瑶润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新增两名千万级国内客户(单一客户发货额超2000万元) [4] - 益生菌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54%至8599.34万升,但销量同比下降1.41%,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1%至5.95亿元 [4] - 公司定位为功能性益生菌为核心的大健康企业,2021年启动"二次创业"加码益生菌业务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0.77%至14.5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911.64万元(九年来首次亏损),扣非净利润亏损5799.79万元 [5][6] - 亏损主因包括商誉减值3643.2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276.43万元及信用减值损失3659.58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1%至4.01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58.29%至1090.71万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从2020年486亿元增至2023年8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5%),传统产品占比78% [7] - 行业存在品牌/产品/替代品"三多"问题,消费者对高甜度产品的偏好下降 [6] - 外资品牌(杜邦、科汉森)主导市场,国内企业(蔚蓝生物、汤臣倍健等)加速布局,公司面临技术及品牌竞争压力 [7]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地区营收同比下滑,东北地区收入减少主因业务收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