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品

搜索文档
1.5L,饮料越卖越大
36氪· 2025-07-15 18:14
东方树叶推出1.5L超大瓶装 - 东方树叶推出1.5L超大瓶装,比常规500ml装多出3倍容量,官方旗舰店售价10元多,比购买三瓶常规装更划算[3][5][6] - 1.5L装在线下价格更低,广东网友称售价9.9元,河南网友称比7元的小瓶更实惠,湖北网友通过外卖平台仅花费3.4元[8] - 东方树叶1.5L装共有青柑普洱、茉莉花茶、乌龙茶三种口味,一箱6瓶优惠价63.4元[6] 饮料行业大瓶装趋势 - 饮料行业大瓶装趋势明显,从1L、1.25L进化到1.5L、2L,盒马已开卖2L装无糖茶[9][10] - 尼尔森报告显示,600-1249ml规格大瓶饮料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6.4%增长至2023年11.3%[10] - 几乎所有饮料巨头都布局了1L左右的大瓶装,品类从传统饮料延伸至电解质水、咖啡、乳酸菌饮品等[10] 大瓶装的市场需求 - 大瓶装适用于家庭聚会(中国家庭平均2.6人)、囤货需求和餐饮渠道[9] - 消费者认为大瓶装更具性价比,900ml装比500ml装差价1.7元但容量近双倍,感觉省了20%[8] - 大瓶装通过"物理性抢占视野"策略,以绝对高度和饱和色块吸引消费者眼球[8] 大瓶装的供应链优势 - 大瓶装可降低包材成本占比,1.5L瓶包材成本占比15%,而500ml小瓶高达22%[13] - 大瓶装抗压性更强,1L瓶底部设计更厚,承压能力比330ml瓶高40%,运输中不易变形[13] - 大瓶装物流效率更高,1箱12瓶1L装相当于2箱12瓶500ml的重量,但搬运次数减少,仓储破损率比传统超市低15%[13] 大瓶装的市场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大瓶装挤压中小厂商,今麦郎推出3元1L水果水、元气森林4元900ml冰茶,单价击穿中小厂商成本线[14] - 康师傅通过低价位大瓶装产品线,将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从12.5%提升至14.8%[14] - 下沉市场更青睐大瓶装,受消费习惯、经济性和实用性驱动,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14][15][17] 大瓶装的消费痛点 - 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偏好中小包装,因便携、健康管理和避免浪费[19][20][21] - 大瓶装存在"开封焦虑症",开封后未喝完易变质,存储成本高且占空间[20] - 部分大瓶装产品存在"隐形溢价",单位价格反而高于中小瓶装[23][24]
605388,“地天板”
新华网财经· 2025-06-03 17:05
A股市场表现 - 6月A股迎来开门红,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43%,深证成指涨0.16%,创业板指涨0.48%,市场成交额为1.16万亿元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中韩自贸区、新消费、足球概念、贵金属、医药相关板块涨幅靠前 [1] - 新消费概念股均瑶健康上演"地天板",走出6天5板;若羽臣涨停,万辰集团涨超14%,双双创历史新高;创新药龙头股舒泰神"20CM"涨停;广晟有色涨停,股价创阶段新高 [1] 均瑶健康 - 均瑶健康上演"地天板",走出6天5板,成交额超8亿元 [2] - 公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主营业务和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3][4] - 2024年年报显示,益生菌产品产量约8599.34万升,同比增加3.54%;销量约8398.79万升,同比减少1.41%;销售收入约5.95亿元,同比减少2.71%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益生菌健康食品及常温乳酸菌系列饮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20年8月18日在A股上市,成为常温乳酸菌饮料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5] 创新药概念股 - 创新药概念股持续活跃,人气股舒泰神"20CM"涨停,5月20日以来累计涨幅达188.04%;千红制药、联化科技、九芝堂涨停,哈三联、海南海药走出两连板 [6][7] - 舒泰神最新股价31.80元,涨幅20.00%,5日涨幅83.82%;华纳药股价55.63元,涨幅20.00%,5日涨幅64.83%;冠昊生物股价18.38元,涨幅19.97%,5日涨幅35.35% [8] - 跨国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与德国BioNTech就新一代抗癌药物BNT327达成授权协议,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11亿美元 [9] - 舒泰神控股子公司江苏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注射用 STSP-0601"正处于公示期内,后续是否进入优先审评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9] - 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全新创新药的上市申请,另有2款创新药拟纳入优先审评,政策端对创新药的支持持续,叠加海外授权交易不断落地,创新药景气度有望持续 [10]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 - 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午后拉升,广晟有色涨停,股价创阶段新高;九菱科技涨超8%,奔朗新材、天和磁材涨超6% [11][12] - 九菱科技股价45.60元,涨幅8.57%;奔朗新材股价11.48元,涨幅6.59%;天和磁材股价50.64元,涨幅6.07% [14] 市场展望 - 预计6月A股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建议关注泛科技等成长领域、受益于推动国内消费政策的领域以及银行等具有业绩确定性和低估值、高股息特点的板块 [14][15]
4连板后均瑶健康今日股价大幅震荡,益生菌收入已占半数
第一财经· 2025-05-30 10:53
公司股价表现 - 均瑶健康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后,5月29日股价大幅震荡,开盘冲高至10.2元(上涨9.56%)后回落至8.96元(下跌3.76%),最终收于9.42元(上涨1.18%) [1] - 公司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且无未披露事项,但股价异常波动 [1] - 益生菌相关上市公司科拓生物2025年4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贝因美年初以来涨幅超50% [3]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营收14.6亿元(同比减少10.8%),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减少150.6%) [1]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减少58.3%) [1] - 2023年乳酸菌饮品收入5.8亿元(同比减少10.9%) [2] - 2024年益生菌饮品(含乳酸菌)收入6亿元(同比减少2.7%),益生菌食品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6.8%) [2] - 2025年一季度益生菌食品收入8581.8万元(同比增长139.2%) [2] 业务转型 - 2023年整合均瑶润盈后确立益生菌为第二主业 [2] - 2024年益生菌业务收入占比超50%,均瑶润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 [2] - 公司通过益生菌业务缓解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竞争加剧问题 [2] 行业前景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费市场 [2] - 中国益生菌类功能食品市场预计以11%-12%增速扩大 [2] - 2025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2] - 消费者对低脂、低糖、高钙、富含益生菌等功能性产品需求增加 [3] 行业竞争 - 杜邦和科汉森等跨国公司占据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超80%份额 [3] - 国产菌种市场份额有待提高 [3] - 益生菌行业存在乱象丛生问题待解 [3]
“押宝”益生菌成亮点,难掩均瑶健康业绩下滑隐忧
北京商报· 2025-05-29 19:07
股价表现 - 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连收4个涨停板 [1][3] - 5月28日公告称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无重大未披露事项 [3] - 股价上涨诱因包括旗下益生菌企业均瑶润盈产能提升(菌粉产能增加185%)及全球化布局(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益生菌业务进展 - 2024年均瑶润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新增两名千万级国内客户(单一客户发货额超2000万元) [4] - 益生菌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54%至8599.34万升,但销量同比下降1.41%,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1%至5.95亿元 [4] - 公司定位为功能性益生菌为核心的大健康企业,2021年启动"二次创业"加码益生菌业务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0.77%至14.5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911.64万元(九年来首次亏损),扣非净利润亏损5799.79万元 [5][6] - 亏损主因包括商誉减值3643.2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276.43万元及信用减值损失3659.58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1%至4.01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58.29%至1090.71万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从2020年486亿元增至2023年8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5%),传统产品占比78% [7] - 行业存在品牌/产品/替代品"三多"问题,消费者对高甜度产品的偏好下降 [6] - 外资品牌(杜邦、科汉森)主导市场,国内企业(蔚蓝生物、汤臣倍健等)加速布局,公司面临技术及品牌竞争压力 [7]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地区营收同比下滑,东北地区收入减少主因业务收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