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遥感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时空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经济日报· 2025-11-18 05:59
时空信息是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战略性数据资源,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理信息产 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 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8500亿元,增速4.8%,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应用更加广泛 深入,时空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约24.2万家,同比增长8.8%,经营主体 总量持续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发明专利持续高速增长,技术转型升级趋势明 显。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北斗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增至50 颗,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35颗北斗三号卫星。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提上日程,将以"精准可信、随 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实现用 户多场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 "北斗+"应用市场不断扩大。《报告》提到,目前我国北斗产业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 化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加速拓展,产业生态日趋完善。随着北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 ...
2026-2032年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市场前景研究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43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遥感卫星定义为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条件限制少且信息量大的卫星系统[2] - 遥感卫星按照使用主体和目的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卫星具有不同功能和应用情况[2][12] - 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有明确归属[2] 宏观环境分析 - 行业监管体系包括主管部门和自律性组织 已建立标准体系包含截至2025年8月的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12] - 中国GDP从2021至2025年持续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步变化[12] - 行业关键技术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系统技术和全球在线农情监测系统 科研创新成果体现在专利申请数和热门技术分析上[3] -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中国人口规模及增速、城镇化水平变化和自然灾害损失情况[3] 全球行业发展概况 - 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情况显示卫星制造收入结构、卫星服务收入和发射收入的具体构成[3][4] - 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情况按年份、国家、用户分类、轨道分类和用途分类进行统计[4] - 全球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形成市场梯队和市场份额竞争格局 敏捷遥感卫星发展具有特定意义和前景[4] -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典型国家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发展现状、特点、市场空间、典型企业和相关政策各有特点[4] 中国行业运营情况 - 中国遥感卫星行业经历发展历程和商业化发展历程 形成总体市场规模[5] - 商业遥感卫星发射事件、在轨数量、各机构发射情况、按用途分类和所处轨道分类构成发射现状[5] - 典型遥感卫星如北京一号、高景一号、吉林一号以及新型遥感卫星如高分多模敏捷卫星和京师一号具有代表性运营情况[5] - 行业存在商业化痛点并采取相应促进措施[5] 市场竞争与产业链 - 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和省市分布热力图反映市场竞争布局状况[5] - 市场竞争梯队和竞争态势构成行业竞争格局 市场集中度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 - 产业链涵盖制造与发射、地面接收、数据服务及应用环节 各环节市场发展现状、企业运营情况、竞争情况和发展趋势不同[6] - 代表性企业包括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和商业遥感卫星业务布局各有特点[8] 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 传统应用领域涵盖国土资源、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和工程建设 新兴应用领域包括社会生活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6][7][8] - 行业发展前景通过SWOT分析、生命发展周期评估和发展潜力评估进行预测[9] - 发展趋势体现在商业遥感卫星制造、发射、应用和数据四个方面[9] - 投资机会源于国家政策支持、应用领域拓展、卫星接收处理能力提升和小卫星成功发射[1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吉林发展活力十足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10
区域协调发展与都市圈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注重同东北地区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格局 [2] - 吉林省以都市圈为支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开放合作和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 汽车与轨道交通行业 - 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厂区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每54秒下线一辆汽车,日均产量约1000台 [3] - 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实现订单自动生成计划、精准派发任务,提升生产效能 [3] - 中车长客在碰撞吸能、振动噪音、超导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3] 光电信息产业 -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构建"卫星研发—数据应用—产业孵化"全链条生态,带动上下游超千家企业集聚 [4] - 形成从卫星零部件制造到遥感信息服务的产业集群 [4]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吉林省以占全国4%的耕地产出全国6%的粮食,粮食商品率超90%,全国每10斤商品粮有1斤产自吉林 [5] - 吉林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7%,推广"梨树模式"保护黑土地 [5] - 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家级平台作用,推动玉米主导产业发展 [6] 种业与农业科技 - 鸿翔种业等企业培育优质玉米品种,为粮食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6] - 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6] - 长春国家农高区推进种业振兴,应用卫星遥感、激光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 [6] 对外开放与物流 - 2024年中欧班列承运货值超20亿元,TIR国际公路运输运量跻身全国前三 [7] -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构建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物流体系,实现"借港出海" [7] - 珲春口岸2024年进口俄罗斯鲜活海产品2.5万吨,新口岸筹建将提升通关能力至年200万人次和200万吨 [8]
谁在对卫星收“租金”
金融时报· 2025-07-22 11:43
商业航天卫星租赁业务发展 - 招银金融租赁完成全国首单SPV卫星租赁业务投放,资产规模达3000万元,与国内某商业航天企业合作推进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组网运营 [1] - 金融租赁行业多家公司已布局卫星租赁业务,包括浦银金租、邦银金租、徽银金租、九银金租、航天金租等 [1] - 2019年九银金租率先开展卫星租赁,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12颗商业遥感卫星中10颗的售后回租合作 [1] 近期卫星租赁案例 - 2023年浦银金租与长光卫星合作发射"浦银一号"遥感卫星,徽银金租完成首笔卫星售后回租,向"天府星座"10颗卫星之一的"东坡05号"投放2000万元 [2] - 2023年5月邦银金租成功投放首笔卫星业务,承租方为专注卫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2] - 浦银金租2022年与浦发银行长春分行向长光卫星某在轨遥感卫星售后回租项目投放5000万元 [1] 卫星租赁业务模式 - 卫星租赁多为售后回租模式,卫星所有企业将卫星卖给金融租赁公司后再租回使用 [3] - 租金支付周期灵活,可按月、按季或按年支付,具体取决于租赁双方约定 [3] - 该模式可帮助企业回笼资金同时不影响卫星正常运营,缓解资金压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金融租赁与商业航天协同联动将更趋紧密,金融力量加速融入卫星产业链各环节 [3] - 政策支持商业航天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商业航天 [2] - 从单星发射到星座组网支持,金融租赁将助力破解企业技术攻坚和卫星运营中的资金瓶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