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学校教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告急
投资界· 2025-10-21 15:40
国际学校教育成本分析 - 北京上海等地国际学校学费持续上涨,部分学校年度涨幅超过25%,远超中产家庭收入增长[7] - 北京鼎石学校高中学费达32.395万元/年,加上寄宿餐饮费用年花费突破40万元[8][9] - 除基础学费外还需承担校服、社团活动、校车等额外开支,如鼎石学校11件校服花费3000多元[9] - 课外兴趣班、暑期海外研学、竞赛辅导等隐形支出持续考验家庭经济耐力[11] - 多子女家庭教育成本成倍上涨,经济负担显著加重[11] 中产家庭选择行为变化 - 民办和国际学校出现关门潮,如深圳厚德书院、北京诺德安达因财务问题倒闭[5] - 更多家庭采取保守教育态度,从民办或国际学校转向公立体系[5][21] - 中产家庭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投资回报率,从教育竞赛中冷静下来[6] - 部分家长因高昂开支和孩子不适应选择教育回流,从国际转回公立冲高考[21] 国际学校教育质量与现状 - 学校师资多由外教与中教组成,注重个性化教育,提供优越的宿舍和餐食条件[11] - 国内国际学校水平参差不齐,顶级学校学费高昂,一般学校师资缺乏保障[15] - 遭遇外教离职潮影响师资稳定,部分外教来自非英语国家教学能力存疑[15] - 优质国际学校学生日程安排高强度,从早到晚排满学科课、社团活动和竞赛准备[18][19] - 泰国等亚洲国际学校学费仅为国内一半,但课程轻松削弱竞争力引发家长焦虑[14] 升学路径与投资回报 - 家长选择国际学校核心诉求是让孩子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实现阶层跨越[22] - 美国名校申请需要近乎完美的成绩和独特个人特质,催生人设打造隐形竞赛[24] - 体育爬藤需要长期规划,如9年级定项目、10年级注册账号、11年级备赛考SAT[25] - 海外学历价值下降,海归身份在就业市场不再稀罕,教育投入回报率受质疑[28] - 全球化热度下降和国际局势变化使留过洋标签效用减弱[28]
下一个十年,国际学校别再只玩流量!“渠道为王”才是破局关键
搜狐财经· 2025-10-17 16:10
文 / Flora 责任编辑 / Leah 之前我们在《下一个十年:国际化学校,将重新聚焦资产家庭?》里聊过,未来国际学校的主要客户,正在从 "咬牙挤资源" 的新中产家庭,慢慢转向经 济基础更稳、需求更明确的资产家庭。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既然客户变了,宣传的思路自然也要变。毕竟做宣传,最核心的永远是 "找对人,说对话"。 那么,面向需求更明确、决策更理性的资产家庭,未来十年,国际学校的宣传重点该放在哪里呢? 流量玩法:未来只能是 "基础操作",利弊都很明显 比如刚建校的新学校,急需让周边家庭知道 "这里有一所新的国际学校";或者学校想扩大知名度,吸引那些刚开始了解国际教育的家庭关注。 当下,我们熟悉的学校宣传方式,大多离不开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布局 —— 微信生态、小红书、抖音,再加上各类线上广告的投放,这些我们统称为 "流量玩法" 的模式,确实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这时候,流量就能帮学校 "打基础":发一条校园运动会的视频,让家长看到学校的活力;写一篇IB课程的介绍,让家长明白教学特色。 不过,基于我们最新的观察: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 "流量玩法",确实能让学校在家长群体中增加曝光度,实现 "混个 ...
国际学校教师高薪泡沫破灭,工资跌回三年前?
虎嗅· 2025-10-11 16:15
教师失业、教师过剩.......国际教育圈"高薪神话"正在破碎还是回归理性?当外教薪资回落至三年前水平,当南方与北方教师薪资差距高达39%.......2025年 的国际学校教师们不得不面对一场空前的结构性重塑。在这场从"填空缺"到"战略性人才争夺"的转变中,哪些岗位正成为稀缺资源?教师的薪酬地图将如 何重绘?未来的职业发展面临哪些新可能?本期,顶思人才最新数据为大家深度解读国际学校教师的薪酬真相与职业发展新趋势。 人才市场现状:从 "填空缺" 到 "抢人才" 2025年,国际教育人才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增但标准分化的鲜明特征。即:求职和招聘双向呈稳增态势(外教岗位弱增长态势);学校/机构用人标准和人 才供给标准差距拉大。 而从人才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和以往学校多是 "填补空缺岗位"的招聘有所不同,如今市场已转向 "战略性人才争夺"—— 关键岗位(如竞赛教练、升学指 导总监)薪酬不断上涨,部分学校为吸引优质教师,还会额外提供 "专业发展基金""住房补贴";但区域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核心校的竞争激烈度,仍是 三四线城市学校的 3 倍以上。 | | 热门岗位 | | | | --- | --- | --- | --- | ...
中产豪赌国际学校
虎嗅· 2025-10-09 17: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巨潮WAVE (ID:WAVE-BIZ),作者:侯恬,头图来自:AI生成 教育,历来是中国家庭最舍得投入的领域。 尤其是当代大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大多是第一代通过高考和大学完成阶层跃升的人。他们亲身经历过"好学历带来好工作"的红利期,教育帮助他们进入城 市和写字楼,乃至于进入到更高的社会层级,因此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于是,中产们的教育支出一路走高。根据《中国教育消费市场分析报告2024》,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年均支出已达4万元,其中一线城市许多家庭年 均教育支出超10万元。 内卷的升级却让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断下降——高考依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千万考生挤向有限的顶尖院校名额,即便是持续高投入,如果孩子缺乏 天赋或努力,结果依然可能不尽如人意。 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开始转向新的卷法:送孩子读国际学校。避开竞争激烈的高考赛道,转向国外学校或国内的国际本科,成为一条被越来越多中 产家庭选择的"旁路"。 与国内公立教育不同,国际学校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强调跨学科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实践探索,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学习节奏也更开 放,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与时间管理的空间。这正中了 ...
中产养娃「销金窟」,又涨价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5 12:02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WEEKLY ,作者凯斯 凤凰WEEKLY . 有温度、有情感、有趣味的新媒体。 国际学校,一直都是中产「破产三件套」里的常客之一。 为了让自家的娃绕开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产爸妈不惜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孩 子们送进国际学校。在家长的预设里: 选择国际学校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孩子将在这里习得一番所谓的"发展全面和全球化视野",然后回国找到一份体面的精英工作。 这样的认知流行了十多年,但最近几年却在被「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月入8000」的个体感受狠狠冲击。 互联网流传的海归薪资表,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却被反复转发。 念书念出一套房钱,回国一看月薪八千。 与重金求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毫无竞争优势的薪资。 如此不均的「教育性价比」,让中产爹妈批量对国际学校祛魅。 就在这个节骨眼,国内的各大国际学校,却在今年纷纷宣布涨价—— 把本就高昂的学费门槛,又拉高了几公分。 01 国际学校,正在「批量涨价」? 这一轮的学费涨价潮,波及了北上深的大部分国际学校。 各校的涨幅则是有高有低: 据称全上海最烧钱的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其浦东、浦西校区的高年级(year12-year13)学费, ...
中产养娃“销金窟”,又涨价了
虎嗅APP· 2025-09-23 21:59
国际学校学费上涨趋势 - 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高年级学费达39.975万元 接近40万元俱乐部[11] - 北京鼎石学校学费统一上涨约1万元 高中基础开销超43万元[13] - 部分学校涨幅高达35% 如去年5.2万元今年涨至7万元[13] - 国际学校普遍每年小幅涨价3%~5%以平衡运营成本[14] 中产家庭教育成本结构 - 除学费外需承担餐费、校服费、社团活动费等附加开支[16] - 北京某校校车年费最高2.3万元 深圳某校校服年费约5000元[17] - 海外名校中介费平均超10万元 补课费每小时100~150元[18][19] - 单个学生年均总成本达数十万元 多子女家庭或超百万元[20][21] 国际学校运营与行业动态 - 行业属于重资产运作 单项目投资额常超1亿元[28] - 2016年行业年均利润率15%~20% 回本周期至少5年[29] - 2023年多家国际学校倒闭 包括欠款1.7亿元的深圳厚德书院[31] - 部分学校降低入学标准 形成经济层面的向上筛选机制[32] 留学价值与市场趋势变化 - 民办国际学校数量2011年起年增10% 2016年增速达22.5%[40] - 海外学历竞争力下降 出现藤校毕业生月薪5000元案例[44][45] - 家长转向东南亚国际学校寻求成本优化 如泰国、马来西亚[46] - 中产家庭教育选择分化 回归国内教育或重金投入顶尖名校[46][48]
中产养娃“销金窟”,又涨价了
虎嗅· 2025-09-22 10:57
国际学校,一直都是中产"破产三件套"里的常客之一。 为了让自家的娃绕开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产爸妈不惜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孩子们送进国际学校。在家长的预设里: 选择国际学校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孩子将在这里习得一番所谓的"发展全面和全球化视野",然后回国找到一份体面的精英工作。 这样的认知流行了十多年,但最近几年却被"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月入8000"的个体感受狠狠冲击。 互联网流传的海归薪资表,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却被反复转发。 念书念出一套房钱,回国一看月薪八千。 与重金求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毫无竞争优势的薪资。 如此不均的"教育性价比",让中产爹妈批量对国际学校祛魅。 就在这个节骨眼,国内的各大国际学校,却在今年纷纷宣布涨价——把本就高昂的学费门槛,又拉高了几公分。 国际学校,正在"批量涨价"? 这一轮学费涨价潮,波及了北上深的大部分国际学校。 各校的涨幅则是有高有低: 据称全上海最烧钱的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其浦东、浦西校区的高年级(year12~year13)学费,就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加小一万,来到了39.975万元,基本已 经迈入了"40万俱乐部"。 而北京的鼎石则是不论小初高 ...
中产养娃「销金窟」,又涨价了
36氪· 2025-09-22 10:52
国际学校,一直都是中产「破产三件套」里的常客之一。 为了让自家的娃绕开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产爸妈不惜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孩子们送进国际学校。在家长的预设里: 选择国际学校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孩子将在这里习得一番所谓的"发展全面和全球化视野",然后回国找到一份体面的精英工作。 这样的认知流行了十多年,但最近几年却在被「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月入8000」的个体感受狠狠冲击。 互联网流传的海归薪资表,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却被反复转发。 念书念出一套房钱,回国一看月薪八千。 与重金求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毫无竞争优势的薪资。 如此不均的「教育性价比」,让中产爹妈批量对国际学校祛魅。 就在这个节骨眼,国内的各大国际学校,却在今年纷纷宣布涨价—— 把本就高昂的学费门槛,又拉高了几公分。 国际学校,正在「批量涨价」? 这一轮的学费涨价潮,波及了北上深的大部分国际学校。 各校的涨幅则是有高有低: 据称全上海最烧钱的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其浦东、浦西校区的高年级(year12-year13)学费,就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加小一万,来到了39.975万元,基本已 经迈入了"40万俱乐部"。 而北京的鼎石则是不论 ...
断供潮下的清醒革命:深圳中产正在集体出逃
搜狐财经· 2025-05-07 14:44
教育行业 - 国际学校家长转向公办教育 深外国际部家长群流传《公办学校生存指南》 每年节省18万学费[2] - 课外教育支出大幅缩减 钢琴课转为B站免费教程 教育支出警戒线从"上不封顶"降至家庭收入30%[4] - 学位竞争加剧 国际学校退学学生需排队等待公办学校学位[4] 消费行业 - 高端消费明显降级 科技园白领下午茶从星巴克馥芮白转为瑞幸9.9元券[5] - 二手奢侈品市场遇冷 非热门款香奈儿回收价跌至原价三折[5] - 社区团购兴起 转行码农开发比价小程序覆盖3公里内菜市场价格[7] 房地产行业 - 学区房价格大幅下跌 百花片区某学区房挂牌两年降价400万[1] - 法拍房数量激增 深圳法拍房数量三年增长7倍[8] - 租金收益不足 龙华某业主月供2.3万 租金仅够覆盖利息[8] 就业市场 - 职业转型普遍 前投行VP转行网约车司机[9] - 教培行业失业者转行 原教培老师将房产隔断出租[8] - 互联网从业者跨界创业 码农转行开发社区团购工具[7] 生活方式转变 - 消费观念重构 从高端日料转向城中村20元螺蛳粉[9] - 资产认知变化 现金流重要性超过房产证数字[12] - 教育理念调整 考级证书等传统评价标准被弱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