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

搜索文档
枫叶教育回购101.6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37.59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7398.00万股
金融界· 2025-08-01 20:24
公司股票回购 - 8月1日枫叶教育回购101.60万股股票 每股回购均价0.37港元 共耗资约37.59万港元 [1] - 本年累计回购7398.00万股 占总股本2.52% [1] - 截至当日港股收盘 枫叶教育上涨1.35% 报0.375港元/股 [1] - 近期回购均价在0.300-0.370港元区间波动 单次回购金额从4.55万至275.06万港元不等 [2] - 最大单次回购发生在2025-06-26 回购873.20万股 耗资275.06万港元 [2] 回购行为分析 - 公司回购行为被视为积极市场信号 表明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 - 回购可减少流通股数量 在公司业绩稳定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回报率 [2] - 回购行为向投资者传递股价可能被低估的信息 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2] 公司概况 - 枫叶教育是中国国际教育领军者 成立于1995年 总部位于大连 [3] - 专注于提供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服务 以双语和国际化教育为特色 [3] - 在全国多个城市及国外部分地区设有学校 [3] - 业务模式涵盖学校运营 课程研发 师资培训等多个教育相关领域 [3]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海南日报· 2025-07-07 09:16
教育创新模式 -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探索形成"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中外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 [2] - 该模式有效破解传统高校间资源割裂难题,推动多校协同育人,为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提供支撑 [2] - 案例入选第20批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2] 合作办学与资源共享 - 试验区采用"大共享+小学院"运行机制,推动中外高校集群化融合式发展 [3] - 2025年春季学期入驻国内外知名高校26所,在园师生规模5000人(含留学生700余人),累计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9个 [3] - 共享设施包括图书馆、报告厅、公共教学楼等,降低办学成本并促进跨国跨校交流 [4] 课程与学分共享 - 试验区统筹开放207门共享课程,累计达303.5学分、4401学时,选课学生达3733人次 [6] - 课程涵盖人工智能、人文艺术与理工、全球领导力等多个学科领域 [6] - 学生可实现"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外方合作高校共享优势国际课程 [6] 学科体系与产业融合 - 试验区构建"1+3+N"学科专业体系,紧扣国家战略和海南四大主导产业 [7] - 联合多校多企打造"黎安数字实验室""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中心"等创新共同体,推动"教科产城"深度融合 [7] - 探索境外高校独立办学路径,引入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过渡性办学 [7] 未来发展 - 试验区将以2025年入驻高校秋季开学为关键节点,提速国际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 [7] - 未来计划深化教育开放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国际化教育生态 [7]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海南日报· 2025-06-27 10:34
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核心观点 - 海南通过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策略为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 [2][4][13] - 案例覆盖教育、医疗、文化、消费、营商环境等领域,首创性强且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13][14][21] 教育领域创新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构建"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26所国内外高校入驻,师生规模近5000人 [6][15] - 通过中外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机制推动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助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4][15] 医疗健康领域突破 - 博鳌乐城先行区创新临时进口特殊食品路径,全国首款特医食品Modulen IBD落地,已审批7款产品惠及数百名患者 [3][4][18] - "零关税"进口药品政策落地,14家医院享惠货值超1亿元,减免税款1500万元,区块链追溯系统保障全链条监管 [4][20] - 首创医保基金直付医药货款机制,覆盖全省药品耗材采购,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提高企业回款效率 [9][19] 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保亭槟榔谷景区构建民族文化"标准+服务"体系,游客量两年增长85%达183.59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7][8][21] - 出台全国首个黎苗文化保护条例及行动方案,实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群众受益三重效益 [8][21] 消费与营商环境优化 - "放心消费在海南"系统上线,覆盖12.8万家企业及40余个商圈,通过动态星级评价提升消费透明度 [10][11][17] - 营商环境问题平台累计处理9000+线索,办结率91%,法治会诊机制破解深层次堵点 [12][16]
从“引进”到“创新”,枫叶教育的国际教育本土化突围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7:44
国际教育转型背景 - 当前国际教育面临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及实施方式需相应调整以应对数智化浪潮和全球化挑战[2] - 传统"引进"国际课程存在忽视中华文化传承、不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等问题,亟需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体系[3] - 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需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关键在于制定融合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课程框架[3] 枫叶教育的课程创新实践 - 公司提出国际教育三阶段发展论:从"引进"到"融合"再到"融合创新"阶段,目前已进入自主研发中国标准国际化课程的时期[4] - 推出"枫叶世界学校课程",首创要求26个学分中包含6个中文学术课程学分和1个育人教育学分,填补国内高中国际课程空白[6] - 课程采用CLIL教学框架和12种创新教学策略,专为非英语母语学生设计,同时开设领导力与创造性思维培养课程[7] 课程特色与国际化进展 - 课程设计强调"双语双思维"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中外学生分别设置必修中文课程及中国文化课程,实现文化根基与国际视野并重[6] - 已获得英国UK Ecctis认证,对接全球大学体系,并向土耳其、泰国、蒙古等国学校输出课程授权[9] - 同步推进《K12标准中文》教材全球化,通过"标准输出-本土适配-文化共生"模式将中文升维为文明对话媒介[1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际教育需从政策制定、课程研发、教学实践多层面协同发力,构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创新范式[11] - 公司作为民办国际教育领军者,毕业生已覆盖30多国700多所大学,超万名学生进入全球百强名校,验证课程有效性[9]
首届中国特色高中国际课程发展会议在深圳枫叶教育大厦举行
环球网· 2025-06-04 15:16
会议背景与主题 - 首届中国特色高中国际课程发展会议(CCIE)于2025年5月28日在深圳枫叶教育大厦举行,主题为"融中西智慧,创未来范式" [1] - 会议聚焦高中国际教育融合与创新,旨在推动中国特色高中国际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国标准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话语权 [1] 参会人员与机构 - 参会领导包括枫叶教育集团创始人任书良博士、教育部原司长曹国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等 [2] - 国际教育专家包括加拿大汤姆逊大学校长Brett Fairbairn、加拿大BC省教育部原副部长Peter Owen等 [2] - 国内教育机构代表包括广东、海南、天津等地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负责人及民办教育协会代表 [2] - 会议吸引了全球35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 [2] 主办方致辞与愿景 - 枫叶教育集团创始人任书良回顾了30年从引进加拿大BC课程到自主研发枫叶世界学校课程的历程,提出推动中国特色国际化课程标准走向世界的目标 [4]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安延博士强调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教育理念融合,打造中国特色课程体系以增强全球教育话语权 [6] 国际嘉宾观点 - 加拿大汤姆逊大学校长Brett Fairbairn称此次会议是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赞赏枫叶团队的远见 [8] - 广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赵红肯定枫叶教育集团在高中国际课程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助力大湾区教育国际合作的愿景 [9] 课程研发与创新实践 - 枫叶教育集团学术总监杨旸博士介绍枫叶世界学校课程通过5年研发与4年国际对标,实现与A Level、美加高中文凭等效认证,打破境外课程垄断格局 [12] - 付宜红博士强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背景下需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推动高中课程博采众长、中西合璧 [11]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北师大滕珺教授提出在AI时代需通过"高品质、好故事、巧设计、广传播"构建中国课程品牌全球话语权 [15] - 圆桌论坛讨论AI技术如何赋能分层教学与文化传承,加拿大校长Ena Harrop强调需平衡技术应用与培养学生"教学智慧" [16] 会议成果与行业影响 - 会议涵盖课程标准改革、自主研发、全球对标、AI应用等议题,为行业提供策略与路径 [19] - 会议成果为中国教育者提供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发展蓝图,提振行业信心 [19]
贝勒比斯预科课程正式进驻中国 助力学生“家门口”直通全球名校
搜狐网· 2025-05-21 17:55
课程推出与市场定位 - 学习集团在中国推出全新升级的国际大学预科课程贝勒比斯全球预科课程,覆盖北京、南京、西安、珠海、重庆、昆明、合肥等重点城市,并计划持续拓展 [1] - 该课程采用"本地授课+全球升学"模式,提供低成本、高适配、强保障的国际化教育解决方案,填补国内高端国际预科教育市场空白 [1] - 课程对标英国及爱尔兰高等教育标准体系(RQF/SCQF/QQI认证),学生通过一年国内预科学习可无缝衔接全球40+所知名大学,包括QS前100院校及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 [2] 课程特色与优势 - 创新性嵌入沉浸式学术英语训练模块,达标学生可享受合作大学"免雅思升学"政策 [4] - 采用多元升学机制(Multi-Articulation),打破传统单一院校绑定模式,学生可根据学术表现自主选择目标院校 [2][8] - 国内就读模式显著降低住宿、交通等生活成本,全英语授课环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国际教学模式 [8] 教学网络与合作伙伴 - 在全国七大核心城市布局教学中心,包括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珠海)、西安欧亚学院、新东方前途出国(北京/南京/昆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5] - 所有教学中心严格遵循统一课程体系,由英方学术团队进行集中教研与质量监控,实现全球学术标准同步 [7] - 西安和珠海教学中心开放国际学生招生,打造多元化全球课堂 [5][8]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课程推动中国国际预科教育迈入"本土化高质量发展"新纪元,重新定义品质标准 [1][4] - 学习集团计划未来两年持续拓展中国布局,探索与更多中外高校深度合作 [10] - 课程模式开创现代化教育新范式,培养兼具中华文化底蕴与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10]
“留学签”涨价成澳大选政治砝码,引教育界人士不满
环球时报· 2025-04-29 06:50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行业政策变动 - 澳大利亚执政党工党承诺连任后将国际生留学签证费从1600澳元上调至2000澳元 预计未来4年增加国库收入7.6亿澳元 [1][2] - 反对党自由党提出更激进方案 计划将留学签证费上调至最低2500澳元 对八大名校联盟国际生收取5000澳元 [2] - 澳大利亚去年7月已将留学签证费从710澳元翻倍至1600澳元 本次是连续第二年大幅上调 [2] 行业影响分析 -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被称为"不用从地下挖掘的最大出口商品" 但住房危机导致留学生被当作房价上涨替罪羊 [1] - 澳八校联盟批评签证费已是全球最高 继续涨价将损害国际教育形象 并导致人才流向英国和新西兰 [2] - 政界针对八大名校联盟的差异化收费政策遭到行业反对 被认为会加剧关键领域人才短缺问题 [2] 政策背景 - 住房供应不足实际由建筑成本飙升 工人短缺和监管问题等多因素导致 但留学生因无投票权成为政策调整目标 [1] - 各党派将限制留学生数量和抬高入境门槛作为竞选纲领 造成签证费持续攀升的乱象 [1]
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落地苏科中,共探全球化教育新趋势
扬子晚报网· 2025-04-12 21:16
教育盛会概况 - 2025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开幕,主题为"面向未来,赋能学习者",吸引了东亚地区400多名教育者参与[1] - 大会旨在探讨应对教育格局演变、培养未来学习者的策略,聚焦教育社会责任与前瞻性议题[1] - 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东亚区主任赵静强调大会是分享实践与展望未来的重要平台,涵盖专家讲座、校长分享等多元形式[3] 苏州教育高地优势 -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凭借学术实力、多元课程和全球化视野成为大会举办地,体现苏州作为长三角教育高地的吸引力[3] - 苏州市政府长期支持国际教育发展,使当地剑桥中心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5] - 伦华教育创始人曹伦华提出构建"国际教育共同体",为学生创造多元升学路径和文明互鉴机会[5] 未来教育理念创新 - 大会主题与AI时代共振,强调教育应培养学生面对未知的勇气、跨文化智慧和终身成长内驱力[7] - 曹伦华提出"教育双面绣"理念:兼顾知识传承与模式创新,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9][10] - 教育需平衡"硬技能"与"软实力",科学课程框架与自主活动平台并重,打造无围墙的学校生态[11] 学生培养成果展示 - 苏科中学生代表周呈栩分享学术写作课训练体系,培养批判性分析与连贯表达能力[14] - 学校通过争议案例分析和小组项目训练学生信源评估与逻辑辩护能力,应对信息爆炸挑战[16] - 个性化课程体系覆盖人文/STEM/艺术等领域,升学指导团队为每位学生定制发展路径[17] 学术成就与课程体系 - 苏科中构建以剑桥IGCSE/A Level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分层教学和过程性评价培养研究能力[18] - 2025届毕业生获280+录取通知,人均5.1封,80%进入世界前30大学包括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18] - 学校连续四年获得牛津剑桥录取,验证其国际课程高地的学术培养水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