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区房
icon
搜索文档
热销项目 | 10月“好房子”去化居前但加速分化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1-11 17:10
市场整体热度 - 2025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为34%,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4] - 厦门、长春、东莞、珠海、徐州等5个城市本月无项目加推 [4] - 去化率超过60%的城市包括天津、成都、杭州、长沙、西安,其中天津、长沙、西安主要得益于个别网红盘集中入市对去化率的显著拉升作用 [4] 城市分化趋势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热点城市市场热度稳步回落,广州10月去化率降至10%,深圳和成都虽环比增长但同比不及去年同期 [4] - 苏州、合肥、南京、昆明等二线城市市场延续弱复苏走势,本月去化率环比持续增长 [4] - 福州、青岛、南宁、宁波等城市10月去化率均不足20%且环比持降,市场仍延续低迷走势 [4] 产品力驱动热销 - 高得房率四代宅、新规项目入市对短期市场热度起到“托举”作用,产品力强的优质改善盘成为楼市“宠儿” [8] - 以武汉为例,10月全市新规项目推盘9次,推盘套数占比90%,首日去化率32%,而老规范项目去化率仅为6% [8] - 天津龙曜城凤鸣项目凭借产品实景品质兑现和超配设计(如独门独院、超高层高、2700平会所),首开全部去化 [8] 项目分化加剧 - 广州新规项目整体去化率呈现波动下行走势,10月去化率由9月的25%降至10%,为近半年来最低位 [11] - 番禺区的信达繁华里项目去化率高达77%,而同区域广州地铁地产·珑曜上城项目去化率不足10% [13] - 同一项目因推售时间不同去化率也出现下降,如华润置地公园上城项目去化率由7月63%降至9月58% [13] 配套资源价值凸显 - 具备强教育资源的学区房成为撬动销量的重要因素 [17] - 天津建投奥体誉院项目凭借市区高价值板块、多年无新房入市的蓝海市场以及完善配套,首开160套去化率100% [21] - 长沙中建博萃府项目凭借顶级教育配套(湘郡培粹隆平校区)、地铁交通和商业生态资源,实现首开热销 [21] 以价换量策略 - 西安、苏州、郑州、武汉等弱二线城市部分项目通过加强折扣力度或开启分销渠道提升佣金 [23] - 西安中国铁建花语博悦10月案场优惠点位由7个点扩大至12个点,万科东望国庆推出额外8个点优惠 [23] - 郑州主城区认购TOP5项目均为特价项目,保利缦城和颂精装特价销量上涨453% [23] 11月市场展望 - 新房成交绝对量预计延续低位波动,基于去年11月基数较高,成交单月同比降幅和累计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26] - 京沪深杭蓉等核心一二线城市短期内市场热度转降,下行压力较大 [26] - 武汉、南京、苏州、合肥等城市延续弱复苏走势,购房信心逐步修复 [26] - 南宁、福州、常州等弱二三线城市预期整体去化率仍处于20%以下低位徘徊 [26]
“内卷”的尽头是通缩?普通家庭正在被这5种方式“隐形掏空”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23
消费领域内卷现象 - 连锁超市推出“满300减50”活动引发消费者排队 但实际优惠有限 导致消费者为凑满减而超预算购物 [1] - 电商平台“双11”规则复杂 需消费者花费数小时计算最优解 某宝妈为凑满减实际支出比预算多200元 [1] - 直播带货“价格误导”问题突出 2025年消费投诉数据显示直播购物纠纷同比增长40% 其中“价格误导”占比超60% [1] - 预售制占用消费者资金 某品牌手机预售期长达45天 消费者提前支付全款 到手时新品已变旧款 [1] - 202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 其中30%用于因错过优惠而重复购买的“补偿性消费” [2] 职场内卷现象 - “996”成职场常态 某互联网公司员工透露晚上10点下班算早退 周末加班无调休 [4] - 过度加班导致低效内耗 某调研显示过度加班员工的工作效率比正常作息者低30% [4] - 职业资格证报考热度高 2025年某培训平台数据显示报考人数同比增25% 其中40%为“跟风考证” 对晋升帮助有限 [4] - 职场人跳槽周期缩短至1.8年 但薪资涨幅仅5% 低于同期CPI涨幅 35岁以上求职者陷入困境 [4] - 外卖员案例显示职场内卷死循环 每天工作14小时月收入1.2万元 扣除开支后每月仅存3000元 [5] 教育内卷现象 - 学区房价格坚挺 2025年北京西城区某学区房单价超15万元/平方米 30平米房子总价450万 相当于普通家庭20年收入 [7] - 课外培训从“补差”变“培优” 某机构“清北名师班”每小时收费800元 家长需一次性缴纳5万元课程费 [7] - 留学低龄化趋势加剧 2025年赴美读高中中国学生超5万人 年均花费50万元 某国际学校家长透露孩子特长培养年支出超20万 [7] - 教育内卷掏空家庭财富并扭曲人才培养逻辑 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生活技能 形成高投入低回报模式 [7] 医疗及社交内卷现象 - 医院“过度医疗”现象普遍 某患者因感冒就诊进行6项检查总费用800元 最终诊断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 [9] - 高价药加重患者负担 某抗癌药国内售价每支1.2万元 患者全年药费近30万元 自付部分占家庭收入30%以上 [9] - 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件同比增长50% 某网红保健品一瓶售价2000元 实际成分与普通维生素无异 [9] - 60%居民因担心医疗费用小病拖成大病 最终花费更高 [9] - 社交“份子钱”压力大 某二线城市同事结婚随礼至少800元 亲戚需2000元以上 80%年轻人因此减少社交活动 [9] - 面子消费盛行 某车主为融入高端圈层贷款购买50万元豪车 每月车贷1.2万元占家庭收入40% [10] 经济影响与趋势 - 2025年8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8% 创10年新低 内卷尽头是通缩风险 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长低通胀死循环 [11] - 破局需企业停止无效内卷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效率 政府需完善社会保障降低民生成本 个人需理性消费 [11] - 普通家庭需制定预算区分需要和想要 投资自己提升不可替代性 建立应急基金 在通缩时代保存现金就是保存购买力 [11]
当房子成为家庭资产的“定海神针”,是福是祸?
搜狐财经· 2025-10-01 19:49
房地产行业历史与现状 -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启动,初衷为借鉴新加坡模式但实际执行走样[1] -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急剧上升,某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比例从2003年的18%升至2023年的67%[1] - 开发商通过创造学区房、地铁房、湖景房等概念助推“房价永远涨”预期[1] - 中国家庭住房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达77%,远超美国的35%[3] - 城镇居民家庭债务收入比突破150%,其中房贷占比超过75%[3] 居民家庭财务压力 - 典型案例如广州白领月薪24000元,房贷支出13000元,国际幼儿园学费5000元,剩余6000元需覆盖五口之家生活开支[3] - 购房压力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心理咨询案例同比增加40%[3] - 居民购房焦虑普遍,如案例中居民需动用四个老人十年积蓄30万元支付房款[1] 年轻一代消费与负债趋势 - Z世代(18-25岁)年轻人平均负债率达收入的180%,其中消费贷占比62%[5] - 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短视频灌输精致生活概念,结合分期购物方案和社交压力促成交易[5] - 某知名炒股应用3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78%,年轻人将杠杆资金投入股市、币圈等高风险领域[5] 人口结构与资本流动 - 当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850万,创1949年以来新低,60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8%[6] - 智库模拟显示若政策不变,2035年养老金缺口将达15万亿元[6] - 掌握社会80%财富的前5%人群加速境外资产配置,比例从15%升至35%[6] - 高净值人群资产转向东南亚制造业和澳洲养老地产等领域[6] 未来财富创造方向 - 专业人士建议重视现金流管理、风险控制和保障生活质量[8] -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领域技术突破被视为将创造比房地产更庞大财富效应的机会[8] - 新一代财富积累门槛转向知识储备而非胆量投机[8]
鸡娃经济大败退
36氪· 2025-09-25 11:19
鸡娃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 鸡娃经济是一种由家庭信念驱动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为孩子付出一切的观念[1] - 该经济模式将孩子异化为家长焦虑的投射对象,教育异化为竞争枷锁,童年异化为“起跑线”[1] - 鸡娃经济支撑了庞大的产业链,包括使北京各类培训机构数量超过咖啡店,推动老破小学区房涨价,并撑起钢琴、跳舞等标配生意[1][7] - 家庭对子女“人力资本”进行高强度投资,以应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与社会阶层竞争[7] 鸡娃经济的崩盘迹象 - 2024年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倒闭数量突破1.2万家,平均每天有33家机构关闭[2][8] - 全国重点城市学区房成交量同比下降52%,价格跌幅普遍超过15%[2][8] - 北京中关村学区房均价从2022年的1200万/套跌至2025年的900万/套[8] - 2025年考研人数暴跌50万,降幅高达11.4%[3][9] - 暑假研学游报名价格下调30%,但报名量仍普遍下跌30%至40%[9] - 近50%多家钢琴厂关门,相关消费明显收缩[9] - 国际私立学校接连倒闭,例如深圳厚德学院、北京诺德安达学院等[8] 鸡娃经济崩盘的原因:投资回报率下降 - 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48.5万元,上海和北京分别高达102.6万和96.9万[11] - 202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6199元,按全国平均养育成本计算,需不吃不喝工作近七年才回本[12] - 出现投入与回报倒挂,硕博毕业生找工作比本科更难,大专就业率56.6%比硕博高12.2个百分点[13][14] - 企业招聘需求转向性价比和实用性,高学历优势减弱[13] - 艺考报名人数普遍大幅下滑,部分省份降幅高达40%[16][17] - 全国本科招生数从2005年的230万上升至450万,学历供需关系变化导致回报率降低[17] 经济周期对鸡娃经济的影响 -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投资拥有高回报率,大量空缺岗位和快速上涨的薪资使鸡娃可收获可观回报[4][22] - 当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稳定(如中国GDP增长率稳定在5%左右),教育投资回报率随之降低[4][23] - 宏观转向影响个体心态,当期望的承诺难以兑现,耕耘失去意义[4][21] - 日本案例显示,经济泡沫破裂后(1991年),大学生就业率从80%骤降至55%,鸡娃现象随之消失[19][20] - 日本进入“宽松教育”改革后,最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19]
10多万能买一套沈阳名校“学区房”,你敢信?
搜狐财经· 2025-09-23 11:04
沈阳皇姑区学区房市场概况 - 沈阳二手房价普遍下行,包括主城区的和平、皇姑以及新兴板块长白岛,学区房价格也呈现下跌趋势 [1] - 皇姑区作为传统教育强区,拥有虹桥中学、43中学等名校以及多所优质高中,仍受家长追捧 [1] 虹桥中学学区房市场特点 - 虹桥中学学区划片范围大,可选择房源多,房价相对较低,导致家长蜂拥而至,学校招生人数屡创新高 [3] - 片区内新房已凤毛麟角,次新小区价格较高,老旧小区成为家长首选 [2] - 存在一种总价超低的“筒子楼”房源,吸引了预算有限的家长目光 [2] 太平庄小区“筒子楼”房源详情 - 位于虹桥中学总校旁的太平庄小区内,楼体粗壮,内部有天井、斑驳墙壁和狭窄空间 [4][5] - 房型均为二三十平米的单室,在贝壳平台挂牌量较多,2024年已成交数套 [7] - 近期一套23.1平米中楼层房源以17.5万元成交,另有数套低于20万元成交,是片区总价最便宜的房源之一 [7] - 2022年该小区26平米房源成交价为33万元,单价近13000元/平米,相比之下近几年房价降幅较大 [7] 同类房源在其他学区的情况 - 怒江小区存在类似“筒子楼”,因属珠五小学和43中学双总校学区,房价较高,每套30多万元起 [11] “筒子楼”类房源的投资与使用考量 - 房源不适合自住,因户型太小、功能空间局促、楼道破旧、人员复杂,存在安全隐患 [8] - 出租比较困难,难以租上好价格,收益可怜 [9] - 未来转手面临困难,只能采取低价策略,有贬值风险 [11] - 优势在于总价极低,仅相当于一辆车的价格,对于预算有限、仅为子女落户上学的家长,即使几年后转手赔钱也能承受 [11]
房子靠近这5处,“十户九富”,不是迷信,而是过来人的经验!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20
学区房的价值,源于三大核心逻辑的支撑: 1. 教育资源的外溢效应: 优质学校犹如磁铁,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家长涌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价值的提升。 道路变得更加宽敞,绿化 也更完善,治安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居住体验全面升级。 在房地产的浩瀚世界里,买房犹如一场精明的"识人与鉴地"的博弈。 决定房产价值的,绝非冰冷的建筑本身,而是它所依傍的"邻 居"——即周边的环境、配套以及人群。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邻居"能为你的房产增值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份价值"藏宝 图"。 第一章:学区房——永恒的"硬通货" 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中不朽的神话。 它并非昙花一现的炒作概念,而是基于对未来教育"硬需求"的精准预判。 尤其在中国,教育焦 虑根深蒂固,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重金。 这也造就了学区房的"稀缺性"。 我曾亲眼见证一个案例:我的朋友购买了一套老旧学区房,房子老旧破败,没有电梯,装修也过时,但只要它所对应的学校没有易 主,房价便稳步上涨。 最终,他购入的这套房产在短短三年内,价格翻了一番,中介们纷纷争相为他提供出售服务。 1. 缩短通勤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告别拥堵,大大节省早晚的通勤时间,为工作和生活腾出更多空间, ...
刚刚,学区房天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16:45
政策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9月15日生效 明确全面推动租购同权[2][5] - 租房者子女可按规定就近入学 享受与购房家庭子女同等的公办教育资源[3] - 租客可自行办理备案手续 无需房东配合即可满足子女入学条件[11] 教育资源分配变革 - 民办学校年学费超万元 叠加其他开销教育成本高企[10][11] - 租购同权使公办教育资源普惠化 大幅降低家庭教育负担[11][28] - 政策有助于构建"生育友好大环境" 推动教育资源大众化普世化[14][15]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 - 学区房垄断性教育特权被打破 房产稀缺性价值下降[18][27] - 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属性时代终结 仅核心地段保留投资价值[28] - 房地产从投资主导转向居住功能主导 向发达国家市场模式靠拢[23][28] 社会与人口效应 - 提升大城市租房家庭归属感 缓解因教育问题导致的人口回流[12][24] - 增强社会流动性 避免教育资源垄断造成阶层固化[19][24] - 通过降低教育成本刺激生育率 解决人口结构问题[11][28]
学区房又要凉凉了?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11
住房租赁政策变革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9月15日正式实施 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2][6] - 二十大报告(2022年10月)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4] - 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通过的决定再次明确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5] 学区房市场影响 - 北京西城区德胜学区房价从2025年3月的18.2万元/㎡下跌至5个月后的15.5万元/㎡ 部分急售房源跌破13万元/㎡ [10] - 深圳南山区学区房溢价率从85%大幅下降至35% [11] - 市场预期学区房的"独占时代"即将结束 教育资源分配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12][15] 租购同权实施路径 - 政策采用"推动"表述 表明完全租购平权将采取渐进式实施而非一步到位 [13][14] - 租房者子女将按规定享受就近入学权利 包括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同等教育资源 [7] - 教育资源配置将趋向公平化 更多向弱势群体倾斜 [16][17]
学区房突然又热了,个别小区开始涨价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06
市场交易动态 - 杭州学区房市场在传统淡季7-8月出现反常交易高峰 部分头部学区房小区成交量甚至超过3-4月传统旺季 [1] - 文澜实验学校学区房7月成交61套 与3月高峰期64套基本持平 其中锦文雅苑表现抢眼 平均2天成交1套 [9] - 老牌名校卖鱼桥小学学区房最近3个月月度成交量维持在50套以上 湖墅新村7月成交12套创年内新高 [11] - 江南实验学校学区房东方郡7月成交16套 同比增长3倍 湘云雅苑成交11套 网签量同比增长175% [11] - 采荷一小双菱新村和濮家小学机神新村等学区房近月均有10多套成交 [11] - 小户型总价100万-200万元的老破小成为本轮成交主力 而高总价房龄小的学区房表现不突出 [12] - 进入8月后学区房置业热逐渐熄火 热门小区成交量降至1-2套 [12] 价格变动情况 - 部分学区房小区出现价格上涨 江南实验学校学区房东方郡近月成交均价48690元/㎡ 较此前数月44000-45000元/㎡区间明显上涨 [13] - 东方郡89㎡户型今年总价比去年高40万元左右 夹边套从400万元涨至450万元 近期成交价继续走高 [16] - 湖墅新村近月成交均价31330元/㎡ 较前几个月涨幅约5% [16] - 锦文雅苑近月成交均价29000元/㎡ 较前两个月27000-28000元/㎡略有上涨 接近3-4月高峰水平 [16] - 尽管部分小区房价回暖 但相比历史高点仍处低位 东方郡房价仅相当于2017年上半年水平 [16] - 市场整体行情维稳向下 大多数小区不具备涨价条件 文鼎苑西城年华河滨之城等知名学区房成交价仍在下探 [17] 区域价格数据 - 西湖区学军小学本部文二新村成交均价66620元/㎡ 求智巷小区61000元/㎡ 崇文公寓56450元/㎡ [2] - 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耀江文鼎苑成交均价50880元/㎡ 圣苑小区50030元/㎡ [2] - 求是小学本部求是新村成交均价51160元/㎡ 曙光新村42050元/㎡ [2] - 保俶塔实验学校本部金祝新村成交均价53300元/㎡ 松木场河东小区54270元/㎡ [2] - 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广宇西城年华成交均价52280元/㎡ 广宇西城美墅55780元/㎡ [3] - 文三街小学本部文三新村成交均价44290元/㎡ 沈塘新村48700元/㎡ [3] - 文一街小学本部石灰桥新村成交均价52260元/㎡ 彩霞人家45710元/㎡ [3] - 星洲小学星洲花园成交均价44150元/㎡ 阳光地带43800元/㎡ [3] - 竞舟小学东海名仕家园成交均价35390元/㎡ 金成花园28970元/㎡ [4] - 竞舟二小融创河滨之城成交均价52880元/㎡ 中杭府53710元/㎡ [4] - 上城区天长小学本部广宇平海公寓成交均价58800元/㎡ 邮电路小区61240元/㎡ [4] - 胜利小学本部钱江苑成交均价37000元/㎡ 华龙坊31770元/㎡ [4] - 崇文小学近江二园成交均价36500元/㎡ 钱江时代公寓36340元/㎡ [5] - 胜利小学新城校区钱江御府成交均价77040元/㎡ 金基学府84740元/㎡ [5] - 胜利实验小学金色家园成交均价61150元/㎡ 赞成林风58080元/㎡ [5] - 采荷二小本部宋都凯旋苑成交均价41190元/㎡ 凯旋新村40780元/㎡ 商教苑小区41400元/㎡ [5] - 采荷一小本部双菱新村成交均价41010元/㎡ 采荷红菱43760元/㎡ 采荷新村43020元/㎡ [6] - 采荷人家成交均价44760元/㎡ 采荷东区39340元/㎡ [6] - 拱墅区卖鱼桥小学本部湖墅新村成交均价31330元/㎡ 仓基新村28990元/㎡ [6] - 文澜实验学校绿城运河宸园成交均价66190元/㎡ 锦文雅苑29000元/㎡ 九龙仓碧玺57420元/㎡ [6] - 长寿桥小学本部竹竿巷小区成交均价37680元/㎡ 孩儿巷小区37760元/㎡ [6] - 长寿桥小学岳帅校区朗诗乐府成交均价57900元/㎡ 朗诗熙华府56650元/㎡ [7] - 安吉路实验学校本部西子铭苑成交均价56780元/㎡ 环西新村35060元/㎡ [7]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融信蓝孔雀成交均价47090元/㎡ 招商九龙仓学院北麓37300元/㎡ [7] - 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绿城明月江南成交均价56190元/㎡ 东方郡48690元/㎡ [7] - 闻涛小学半岛国际成交均价51500元/㎡ [8] - 钱塘区文海实验学校保利江语海成交均价27540元/㎡ 景冉佳园21030元/㎡ [8] 市场驱动因素 - 中考成绩影响下部分学校公民同招后连续两年成绩稳定 让家长坚定选择方向加速学区房成交 [12] - 总价可控的小户型最受家长欢迎 如锦文雅苑60㎡户型总价200万元左右 [9] - 湖墅新村30-50㎡小户型总价多集中于130万-150万元 [11] - 低价房源基本售完推动价格上行 部分小区出现涨价现象 [16]
深圳学区房暑期观察:讨论度升温 市场变理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20:25
学区房市场现状 - 暑假期间学区房成交出现小高峰 中考和高考结束后对学区房的讨论度上升 [1] - 深圳罗湖和福田多个小区门口张贴升学"喜讯"横幅 业主认为教育氛围能提升房产价值 [1] - 社交平台上"录取喜报"与"入学积分"的讨论推高了对应学区房的关注度 [1] - 深圳中学初中部学区房看房量环比6月上涨近30% 成交量也有所上升 [1] - 购房者偏好总价较低的小户型房源 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读书 [1] 具体案例表现 - 罗湖区愉天小区楼龄近40年 价格从2021年最高峰15万元/平方米跌至8万多元/平方米 [1] - 2021年有业主挂牌价达17万元/平方米 目前价格下跌但仍受部分购房者青睐 [1] - 愉天小区进入7月罗湖区二手房成交量排名前十名 [1] 二手房市场整体情况 - 8月深圳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出现良好开局 8月上旬日均签约量较7月增长6.4% [2] - 8月上旬日均签约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5% [2] - 二手房价变化不大 "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2] - 优质学区房价格较为坚挺 但成交周期拉长 出现"有价无市"现象 [2] 学区房市场趋势 - 学区房泡沫在政策与市场调节下逐渐去除 教育刚需使降价后仍保持一定热度 [2] - 购房者心态发生变化 学区房热度已不如四五年前 [2] - 深圳入学积分有升有降 总体基本稳定 [2] - 房地产市场交易走势平稳 学区房交易势头趋平 [2] - 新校落成和集团化办学铺开 "好学校"增多 学区概念对购房影响或将慢慢降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