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服务

搜索文档
建工修复: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联合承接项目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9 16:32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与合肥东新建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泾县榔桥镇乌溪金矿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治理EPC项目",中标金额3276万元,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榔桥镇 [1] - 东新建邦为公司关联法人,本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 [1] - 最近12个月内公司与东新建邦联合体还中标了"合肥造纸厂土壤修复项目",金额3288万元,其中公司承担30%工作量 [5] 关联方基本情况 - 东新建邦主营业务涵盖土壤修复、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装备销售等领域 [2] - 2024年东新建邦财务数据:净资产550万元,营业收入383万元,净利润-630万元 [3] - 东新建邦在合肥、黄山、宣城、芜湖等城市有项目经验,为公司业务开展奠定基础 [3]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酸性废水收集处理、废渣清运填埋、污染底泥治理等重金属污染源头综合治理 [3] - 项目工期210日历天 [4] 交易定价与协议 - 交易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价格,属于正常业务往来 [3] - 设计费支付: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支付80%,竣工验收后付清 [4] - 建安费支付:合同签订预付10%,按月支付80%进度款,结算后支付至97%,3%质保金两年后退还 [4] 交易影响与审批 - 交易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符合整体发展利益 [5] - 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该关联交易事项 [6] - 独立董事认为交易定价公允,不存在利益输送 [6]
土壤修复项目总是批不下来,为什么?怎么办?
中国环境报· 2025-06-10 07:12
政府工作报告与国债发行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1] -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被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土壤污染治理是重点方向[1] -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窗口期缩短,前期手续要求严格,绩效目标量化标准提高[1] 土壤修复项目申报问题 - 前期谋划不足,缺乏动态更新的土壤修复项目库,导致申报时关键信息掌握不清[2] - 地块筛选缺乏精准性,偏离国家政策导向,存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现象[2] - 前期手续滞后,部分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关键手续不全,试图用政府承诺函替代[2] - 申报材料质量不高,绩效目标设定缺乏量化指标,投资测算忽视长期监测管护费用[3] - 长效机制考虑不足,修复后长期监测和管护方案不明确,存在"一修了之"风险[3] - 部门协调不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信息不通、步调不一[3] 提高申报质量的建议 - 强化前期谋划,建立土壤修复项目储备库,提前一年开始储备项目[4] - 项目选择紧扣政策导向,优先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关键区域[4] - 加快手续办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行并联审批模式[5] - 提升材料质量,建立科学量化指标体系,投资测算体现全生命周期理念[5] - 综合效益论证要充分,量化环境、经济、社会和战略价值[6] - 构建长效机制,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基金,明确10年—30年资金需求[6] -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6] - 加强专业支撑,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技术薄弱地区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