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

搜索文档
新华社经济随笔:经贸盛会连台,展开放创新合作大势
新华网· 2025-09-13 16:32
近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 会接连举行,持续唱响开放共赢的时代强音,释放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的鲜明信 号。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全球跨境投资面临挑战。何处寻觅发展新空间?何以激活增长新引擎? 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各国企业纷纷用脚投票——要"牵手"而非"筑墙",开放就是最大的风口。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经贸盛会连台,展开放创新合作大势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黄韬铭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以24个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列全 球第一,"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第一……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在一场场经贸盛会中集中呈现。以5G、 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既是跨国投资中国的新热点, 也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新优势。 "保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对于维持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一位美国商协会代表道出众多国际投资者的共 同心声。 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唯有 ...
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6:46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 全体3名监事出席并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及半年报摘要 表决结果为全票同意[4][5][6]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 全体8名董事出席(其中4人以通讯方式参会)并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及半年报摘要[11][12][13] -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但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1][6][10] 财务与经营数据披露 - 公司按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要求 披露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 包括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收入及价格变动情况[17][18][19] - 生物质能源产量统计未包含集团公司自用部分 主要原材料辛醇用于酯化工艺环保增塑剂 大豆油用于环氧大豆油环保增塑剂生产[17][19] - 报告期内未发生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经营数据来自内部统计且未经审计[19][21] 股东与公司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优先股股东及债券情况不适用披露[2] - 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在本报告期未提出[2]
嘉澳环保: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71.00%,主要因连云港项目生物质能源出口量增加[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3.47万元,同比亏损扩大4.7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75.08万元,同比下降85.79%[2] - 总资产64.9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96亿元,下降35.55%[2] 业务结构分析 - 生物质能源收入占比71.86%,成为核心业务板块[3] - 环保增塑剂收入占比26.19%,环保稳定剂收入占比1.95%[3] - 公司产品通过ISCC、DDC认证及适航批准,具备国际标准竞争力[4][5] 产能建设进展 - 连云港年产50万吨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能源项目持续推进,主要产品为可再生航空燃料[8] - 在建工程余额3.3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3.58%,显示项目投入阶段转换[7] - 固定资产余额37.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6%,反映产能持续扩张[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3][5] - 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5] - 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4]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内外环保政策趋严,欧盟2025年掺混比例法规落地带来市场机遇[3] -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出台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支持生物航煤发展[3] - 长三角机场群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形成共振效应[3] 资产负债结构 - 短期借款13.59亿元,长期借款20.32亿元,债务规模保持高位[15] - 存货余额10.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18%,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7] - 应收账款余额5901.08万元,同比增长74.91%,显示销售账期调整[7] 股东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7469户,前十大股东中以产业资本为主[12][13] - 控股股东桐乡市顺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9,835,498股,占比38.82%[12][13] - 机构投资者包括汇丰晋信、信澳基金等公募产品[12][13]
嘉澳环保(603822) -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2 17:01
产品产量与销量 - 2025年上半年环保增塑剂产量35,627.015吨、销量39,644.957吨[4] - 2025年上半年环保稳定剂产量2,378.465吨、销量2,266.910吨[4] - 2025年上半年生物质能源产量141,107.680吨、销量86,410.723吨[4] 产品售价与采购价 - 2025年上半年环保增塑剂平均售价8,549.49元/吨,较2024年同期降5.86%[2] - 2025年上半年生物质能源平均售价10,764.74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45.95%[2] - 2025年上半年大豆油平均采购价7,621.78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0.99%[3] - 2025年上半年辛醇平均采购价6,904.73元/吨,较2024年同期降32.78%[5] 主营业务收入 - 2025年上半年环保增塑剂主营业务收入33,894.42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环保稳定剂主营业务收入2,523.77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生物质能源主营业务收入93,018.86万元[4] 其他 - 本半年度未发生对公司生产经营具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6]
“零碳瑰宝”生物质迎来CCER东风,年资源量百亿吨可堪重任
新京报· 2025-08-20 21:47
行业地位与资源潜力 - 中国每年生物质总量达100亿吨 从能量角度可折合超50亿吨标准煤[1][3] - 林业废弃物资源丰富 每亩林地每年可获得约2吨废弃物 全国森林覆盖率超25% 面积约40亿亩[3] - 农业废弃物年产量超10亿吨 北京市每年市政园林绿化废弃物达570万吨 主动修剪后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和热电联产即将纳入CCER第三批方法学 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 - 生物质被国际公认为零碳能源 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同 可提供稳定能源供应[3] - 政策将推动公众正确认识生物质能源 并释放巨大经济价值[3] 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可实现发电供热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肥具有更高价值[5] - CCER机制通过碳交易价格可有效改善行业盈利状况 减少对补贴的依赖[5] - 行业需向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转型 通过多重收益降低发电成本[5] 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 -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稳定可再生能源 可转化成气体替代天然气 固体炭替代煤炭 液体燃料替代石油[6] - 发展生物质能源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并助力提前实现碳中和 若将林业当作农业重视 资源量可达百亿吨以上[6] - 建议完善种-收-储-运-用体系 将部分煤矿工人和林业消防工人转变成林业能源工人[6] 产业配套与政策建议 - 建议放宽市场准入 简化环评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流程 缩短项目立项时间[7] - 建议电网/供热管网/供气管网对生物质生产的电能/热能/燃气优先并网[7]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正迎来产业化良机[7]
丙烯腈、己内酰胺价格反弹,制冷剂、硅材料等维持高位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04 11:07
行业价格动态 - 多晶硅基准品现货价53190元/吨 较上周上涨0.2% [2] - 有机硅生胶市场均价13500元/吨 与上周持平 [2] - 制冷剂R32/R22/R125/R134a/R142b价格均维持高位 [2] - 生物航煤欧洲FOB高端价2065美元/吨 较年初上涨11.38% [2] - 丙烯腈市场均价8200元/吨 较上周上涨1.86% [2] - 己内酰胺市场均价8950元/吨 较上周上涨3.77% [2] - 聚偏氟乙烯粒料市场均价5.5万元/吨 较上周下滑8.33% [2] - BDO市场均价8250元/吨 较上周下滑3.51% [2] - 双氟磺酰亚胺锂市场均价62500元/吨 较上周下滑9.42% [2] - PA66市场均价15840元/吨 较上周下滑0.75% [2] 新兴应用领域材料需求 - 机器人产业链推动PEEK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关注度提升 [1][3] - 低空经济商业化阶段增加对轻量化、高性能材料需求 [1][3]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第三代高性能纤维 应用于军事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 [3] 投资关注方向 - 硅材料、制冷剂、生物质能源价格表现较好 建议关注兴发集团、卓越新能及相关制冷剂公司 [4] - 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链推动新材料需求 建议关注同益中及碳纤维相关公司 [4]
嘉澳环保: 关于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9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减少52.23%,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8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1] - 主营产品环保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收入占比分别为60%和33%,毛利率分别为0.21%和-18.3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亏损0.4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1] 产品产销及成本 - 环保增塑剂2024年生产量9.30万吨,同比增长6.54%,营业收入76,729.29万元,同比减少2.74%,销售单价0.90万元/吨,同比下降4.26% [3] - 生物质能源2024年生产量10.91万吨,同比减少50.58%,营业收入41,478.98万元,同比减少76.64%,销售单价0.72万元/吨,同比下降12.20% [3] - 环保增塑剂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92.22%,直接人工占比1.07%,制造费用占比6.71% [4] - 生物质能源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67.56%,直接人工占比4.41%,制造费用占比28.03% [4] 毛利率下滑原因 - 环保增塑剂毛利率下降主要受销售单价下降影响,可比公司建业股份毛利率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5] - 生物质能源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8.32%,同比减少26.32个百分点,主要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销售量仅为2023年的26.56% [5][6]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导致销售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4月后仅有零星订单 [6][12] 在建项目情况 - 连云港50万吨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27.46亿元,预计2025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40-50亿元 [20] - 东泠10万吨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7,913.08万元,预计2026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7-8亿元 [20] - 东江15万吨脂肪酸甲酯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能耗下降27.52%,可实现CO2减排量8,865吨/年 [21] 生物质能源业务 - 2024年生物质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下降77%,毛利率-18.32% [11]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35.6%反倾销税,有效期五年,导致销售量和价格大幅下降 [13] - 公司计划将资源转投至未受反倾销影响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 [15]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6.9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65万元,计提比例3.99% [34] - 存货增长主要因连云港嘉澳项目备货,其中生物质航煤及其他库存商品20,182.60吨,金额9,321.63万元 [37] - 公司已签订生物航煤出口订单约24万吨,存货增长具有合理性 [40]
嘉澳环保五年三次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披顽疾难除,连年亏损陷债务泥潭
新浪证券· 2025-06-25 18:3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自2020年以来第三次因信披问题被调查 [1] - 最新调查核心矛盾指向子公司济宁环保增塑剂项目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年、2023年年报披露不准确 [2] - 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从3244万元扩大至4689万元,2023年净利润由盈转亏754万元 [2] - 2020年财务造假案中,公司通过未合并境外主体、虚增收入成本等方式虚增2019年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 [3] - 多次出现"技术性失误",包括财务人员抄错数字更正2017-2019年报,2021年误将股东总数填为股份总数 [3] 公司治理问题 - 监管反复立案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深层缺陷 [4] - 2021年至今包括财务总监查正蓉、董秘王艳涛在内的多名核心高管离职,削弱内控稳定性 [4]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从32.11亿元暴跌至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07亿元 [5] - 2024年亏损3.67亿元,同比扩大4766%,创历史最差纪录 [5] - 核心业务生物质能源受欧盟反倾销税冲击,收入同比骤降76.64%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80.45%,短期借款14.05亿元,货币资金仅剩2.3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6 [6] - 2024年8月拟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但沈健持股已质押29.03% [6] 经营前景 - 公司将扭亏希望寄托于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投产及东南亚市场拓展 [7] - 一季度该项目采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54.65% [7] - 欧盟反倾销政策长期化或持续压制出口复苏 [7]
“环保明星”成“信披黑洞”?嘉澳环保再遭证监会立案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21:32
公司概况 - 嘉澳环保成立于2003年,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达30万吨 [3] - 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增塑剂行业十强企业" [3] 信息披露问题 - 近五年内第二次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2020年12月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发现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占比1.65%) [7] - 2024年8月因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2023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9] - 2024年4月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023年由盈转亏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调整后营收分别为32.11亿元、26.66亿元、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89.45万元、754.02万元、3.67亿元 [11] - 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因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政策导致出口受阻,生物质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6.64%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9%至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09%至-4704万元 [13] 债务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80.45%,货币资金2.3亿元,短期借款14.0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3亿元 [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五次推出增发计划,前四次均未成功 [14] - 2024年8月推出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不超过3.67亿元的计划,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实控人及股权情况 - 实控人沈健直接及间接持股37.38%,定增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上升至51.23% [15] - 沈健控制的桐乡市顺昌投资累计质押2230万股,占总股本29.03% [15] - 质押资金主要用于实控人个人对外投资、资产购置及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15] 行业影响 -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征收10%至35.6%反倾销税,对公司出口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12]
五年内两次 嘉澳环保再因信披问题被立案
经济观察网· 2025-06-24 15:04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2022年度和2023年度报告中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的问题[1] - 子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公司收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1] - 公司此前在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半年度报告和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营业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1] - 2020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分别虚增营收0.89亿元、1.19亿元、1.49亿元,虚减净利润58.93万元、68.44万元、93.61万元[1] - 2021年5月,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浙江证监局罚款100万元,董事长沈健、财务总监查正蓉等高管被处以警告及罚款[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44.01万元、-754.02万元、-3.67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66.43%[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703.92万元,同比下降44.09%[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3.70%攀升至2024年的78.6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至80.45%[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3.67亿元,主要受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政策影响,生物质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6.64%[2] 公司业务与发展规划 - 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环保型科技企业,旗下有9家子公司[2] - 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达30万吨[2] - 2025年公司将加速连云港项目投产,提升生物航煤收入[2] - 公司计划优化环保增塑剂产能利用率,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严控成本并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2] - 公司计划拓展东南亚及日韩市场以应对欧盟反倾销政策的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