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NOA功能
icon
搜索文档
VLA充电、防御性AES全面升级 理想汽车亮相2025广州车展
中国经济网· 2025-11-23 13:26
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表示:"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在推送后通过强化学习持续进步,行车 体验不断优化,并基于其强大的空间理解能力为用户带来了更优质的泊车和充电体验。全新的VLA充 电功能,让车辆可以自主驶入、驶出超充站,打通了找站充电的'最后100米',这也是我们车、桩、 站、云体系化能力的集中体现。在主动安全方面,防御性AES'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以帮助用户规 避来自前方、后方、侧前、侧后的碰撞风险,带来360度的全方向守护。"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理想汽车携理想MEGA、i系列、L系列亮相,分 享辅助驾驶最新进展与规划。理想汽车计划向AD Max车型推送创新的VLA充电和防御性AES自动紧急 转向功能,并计划向智能焕新版AD Pro车型推送城市NOA功能。 理想汽车将VLA司机大模型的空间理解能力进一步拓展至全国理想超充站,带来全新能力——VLA充 电,打通充电的"最后100米"。VLA充电让车辆可以自主驶入理想超充站,并在车辆接近超充站时,通 过充电云端调度系统自动寻找空闲充电桩。车辆接近充电车位时,地锁自动降下,完成自主辅助泊车; 充电结束后,车辆可以自主驶离 ...
VLA充电让补能更自由 防御性AES实现主动安全进化 理想汽车亮相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23 11:25
2025年8月,理想汽车率先发布VLA司机大模型,并于9月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VLA司机大模型围 绕路线选择、速度偏好、舒适度、安心感、沟通能力、通行效率六个维度,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截至目 前,VLA司机大模型行驶里程超过3.12亿公里,里程渗透率提高2.2倍,每日活跃度提升3倍,意味着理 想辅助驾驶已经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未来,VLA司机大模型将在强化学习的驱动下持续进化,为 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体验。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11月21日,理想汽车携理想MEGA、理想i系列、理想L系列亮相2025年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分 享辅助驾驶最新进展与规划。理想汽车计划向AD Max车型推送创新的VLA充电和防御性AES自动紧急 转向功能,并计划向智能焕新版AD Pro车型推送城市NOA功能,推动前沿技术普惠更多用户。 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表示:"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在推送后通过强化学习持续进步,行车 体验不断优化,并基于其强大的空间理解能力为用户带来了更优质的泊车和充电体验。全新的VLA充 电功能,让车辆可以自主驶入、驶出超充站,打通了找站充电的'最后100米',这也是我们 ...
广州车展丨理想汽车发布智驾新功能,强化全栈自研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1-21 22:22
辅助驾驶技术进展 - VLA司机大模型自2025年8月发布、9月全量推送后,累计行驶里程已超3.12亿公里 [3] - 推出VLA充电功能,实现车辆自主驶入超充站、自动寻找空闲充电桩、完成辅助泊车与免密支付,计划2026年1月覆盖超1400座理想超充站,3月覆盖量突破2900座 [3] - 防御性AES自动紧急转向功能将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安全防护从主动撞击躲避升级至被动撞击防御 [3] 主动安全系统表现 - 截至11月20日,公司主动安全系统累计避免潜在碰撞事故1131万次,避免极端烈性事故超1.4万次,夜间主动避险208万次 [3] 产品功能与OTA升级规划 - 计划向智能焕新版AD Pro车型推送城市NOA功能 [3] - 后续OTA升级将优化智能空间与智能电动平台,智能空间新增艺术相框、宠物模式、音乐家模式等个性化功能,并接入肯德基车速取、汽水音乐等应用 [4] - 智能电动平台方面,增程车型将新增冬季智能充电预热功能,充电规划逻辑也将进一步优化 [4] 技术研发战略 - VLA司机大模型通过强化学习持续进化,其空间理解能力已延伸至泊车、充电等多个场景,后续将在复杂红绿灯路口、施工路段等场景持续优化 [4] - 公司正围绕自研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辅助驾驶等核心领域构建全栈自研能力,目标迈向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 [4]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加剧,华为鸿蒙智行、零跑等品牌在广州车展展示更高算力智能驾驶硬件与更长续航增程产品 [5] - 行业竞争已从“有无之争”转向“强弱对决” [5]
毫末智行经历高管震荡,但长城不会放弃“智驾梦”
36氪· 2025-06-18 20:25
高层人事变动 -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在三个月内相继离职,引发公司剧烈震荡 [1] - 此次人事动荡被视为公司发展必经的"成年礼",可能促使长城汽车重新审视智驾战略 [1] 公司背景与优势 - 毫末智行脱胎于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前身为2015年长城ADAS团队,具备天然技术积累优势 [2] - 作为长城"嫡系",直接获得魏牌、坦克等品牌量产项目支持,已实现高速NOA、记忆泊车等功能在20余款车型落地 [2] - 依托长城数百万辆汽车保有量,建立DriveGPT数据智能体系,拥有数据采集和算法迭代优势 [4] - 2021年底完成10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获美团、高瓴创投等投资 [4] 发展困境与挑战 - 城市NOA功能落地延迟,原计划2023年搭载的魏牌摩卡车型未能如期实现 [5] - 身份定位模糊:难以平衡"长城内部研发部门"与"独立Tier 1供应商"双重角色,外部客户拓展受阻 [5] - 营收高度依赖长城汽车,外部订单仅来自二线品牌和商用车,商业模式更接近"成本中心" [7] - 面临华为全栈方案、大疆性价比方案及车企自研模式的三重竞争压力 [7] 未来战略选择 - 选择一:完全回归长城体系,效仿现代摩比斯成为深度整合的内部供应商 [10] - 选择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彻底独立,但面临失去长城支持的风险 [11] - 选择三:收缩战线聚焦差异化领域,如数据服务或特定场景解决方案 [12] 行业启示 - 事件反映OEM孵化科技公司在市场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断奶"阵痛 [12] - 高管变动可能为公司战略重塑创造机会,需明确长期发展路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