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LA司机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感知逐渐被嫌弃,VLA已经上车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3 14:04
理想i8与VLA司机大模型 - 理想i8成为首款搭载VLA司机大模型的理想车型 核心能力包括空间理解 思维能力 沟通与记忆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2] - VLA能力提升体现在三方面 更懂语义(多模态输入) 更擅长推理(思维链) 更接近人类驾驶直觉 [2] - 行驶中可响应自然语言指令如"靠边停一下""往前走50米" 并能根据记忆设定路段速度 主动规避障碍 [5] VLA技术发展现状 - VLA是自动驾驶量产新里程碑 技术从E2E+VLM递进发展 行业多家公司投入研发 [7] - 技术栈涉及大语言模型 BEV感知 扩散模型 强化学习等多领域 转行门槛较高 [19] - 当前招聘需求旺盛 VLA算法专家岗位薪资达40-70K 量化部署工程师40-60K [15] 端到端自动驾驶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架构 - 第一章概述端到端发展历史 从模块化到一段式 二段式及VLA范式的演进 [26] - 第二章重点讲解大语言模型 BEV感知 扩散模型等背景知识 覆盖未来两年高频技术关键词 [26][33] - 第三章解析二段式端到端 包括PLUTO CARPLANNER(CVPR'25)等经典算法 [27] - 第四章深度剖析一段式端到端子领域 涵盖UniAD 世界模型 扩散模型及VLA前沿方案 [28][30][32][35] 教学特色 - 采用Just-in-Time Learning理念 通过案例快速掌握核心技术栈 [21] - 配套RLHF微调大作业 可迁移至VLA算法 提供ORION等实战项目 [35][37] - 课程目标使学员达到1年经验算法工程师水平 掌握BEV感知 多模态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42] 行业技术趋势 - 世界模型应用广泛 涵盖场景生成 端到端驾驶及闭环仿真 成为近年热门方向 [30] - 扩散模型与VLM结合实现VLA 多模轨迹预测提升环境适应性 多家公司尝试落地 [32] - VLA技术上限高但难度大 小米ORION 慕尼黑工大OpenDriveVLA等方案推动量产进程 [35]
理想汽车的VLA“长征”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9:05
在理想 i8发布会举行之前,理想汽车 董事长兼 CEO 李想与前同事 、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 赵哲伦分享了自己关于 "选择"的长期主义哲学。 "要选'长'的,这件事情最好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功,如果是个很短时间就能成功的,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成功,反而没什么壁垒。选'长'的,跟时间做 朋友,就有耐心了。"李想说。 在VLA的长跑中,理想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精准权衡短期 妥协与长期收益。 作者:王子阳 封图:图片资料室 当晚,外界都以为理想 i8是唯一主角。但这是一场有双主角的发布会,李想在现场宣布,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将随理想i8一同交付。 作为发布会上的另一个主角 ——VLA其实更能反映李想的长期主义哲学。 为何VLA是"正确的事" 2025年的智能驾驶战场,弥漫着 "短平快" 的焦虑。数据上,部分车企依赖人工采集 "老司机数据",甚至雇佣数百人实车路测,成本高昂却效率低 下。算法上,端到端+VLM架构遭遇瓶颈——训练数据突破1000万Clips后,性能 增长缓慢 。评测上,实车测试无法复现极端场景,接管里程的数字 繁荣背后隐藏着极端场景的未解难题。 区别于端到端架构的模仿学习, VLA司机大模型的优势是通过强化 ...
7月车市运行日益平稳,理想首发VLA大模型
财通证券· 2025-08-12 16:32
核心观点 - 7月车市呈现"前低中高后平"走势,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3][7]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降价减少,7月仅17款车型降价,市场运行趋于平稳 [3][7] -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4.0%,纯电动同比增长24.5%,插混同比下降0.2% [15] - 2025年6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达35.6,环比提升1.8个单位,智能驾驶指数表现突出 [22][23] 车市运行分析 - 7月乘用车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 [3][7] - 1-7月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增速较1-6月的10.8%有所回落 [3][7] - 自主品牌表现强劲,7月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市场份额达65.9% [19] -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7.2%,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市场热度有所下降 [19][21] 智能化发展 - 理想汽车发布VLA司机大模型,可实现语言指令驾驶,i8车型售价32.18-36.98万元 [32][33] - 小鹏X9增程版亮相工信部公告,计划第四季度推出 [34][35] - 新势力及自主品牌OTA更新频繁,6月7家新势力和13家自主品牌推送升级 [24][25] - 合资品牌OTA频率仍较低,6月仅4家推送更新,豪华品牌更新节奏更慢 [28][2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具有优势地位的公司,包括锐明技术、道通科技、华测导航等 [38] - 重点关注软件能力领先的企业,如德赛西威、均胜电子、中科创达等 [38]
理想i8改配置:回归理想ONE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1:28
产品策略调整 - 理想汽车对i8纯电车型进行配置及价格调整,将原Pro、Max、Ultra三款配置统一为i8 Max标准配置,售价从34.98万元调整为33.98万元 [1] - 调整后标配宁德时代720公里大电池、英伟达Thor-U芯片、铂金音响、冰箱和舒适大沙发等核心配置 [1] - 配置调整后单日订单数达到前一天的3倍,且上涨势头不减 [9] 用户需求驱动 - 98%的i8订购用户选择Max和Ultra车型,远超公司内部预期 [9] - 用户反馈对入门款缺少"冰箱彩电"等招牌配置的质疑是调整主要动因 [10] - 公司CEO表示调整是基于3万小定用户的需求反馈,旨在提供更合理配置和价格 [9] 核心配置变化 - 全系标配97.8kWh三元锂5C超充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充电10分钟可增加续航500公里 [12] - 标配高级辅助驾驶AD Max系统,搭载英伟达Thor-U芯片(700TOPS算力)并支持VLA司机大模型 [14] - 将后排娱乐屏改为选配项(1万元),其余舒适性配置如冰箱、零重力座椅等均升级为标准配置 [12][13] 市场竞争策略 - 打破传统多版本策略,采用单一满配SKU模式,形成30-40万纯电SUV市场的"配置护城河" [17][20] - 延续理想ONE和L9的成功策略:用低于BBA的价格提供远超豪华品牌的配置 [18] - 在30-40万元SUV市场中,理想汽车销量已超过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等品牌 [20] 智能化优势 - VLA司机大模型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路径规划、风险判断等接近人类司机的驾驶能力 [15] - 新系统能听懂"靠边停一下"等自然指令,并可根据语音指令找到目的地如"最近的星巴克" [15] - 自动驾驶负责人表示VLA模型将在8月20日i8交付时同步推出 [15] 历史成功案例 - 理想ONE以比BBA低5万元的价格提供对标50万级豪华车的配置 [18] - 理想L9以BBA中型SUV价格提供全尺寸SUV+百万级配置,交付首月销量破万 [18] - L9成为首个售价超40万元且月销破万的中国品牌车型,打破BBA垄断 [18]
产业观察:【智能车产业跟踪】光梭未来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加速新能源重卡市场化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6 17: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7月新势力终端销量榜前三名为零跑(5.01万辆,环比+4.4%)、问界(4.08万辆,环比-8.8%)、小鹏(3.67万辆,环比+6.1%) [9]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 [11] - 中银协报告显示2024年末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44%至2040.96亿元 [13] - 中国一汽提出2030年目标:整车销量超500万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超300万辆 [15] - 星程耀房车品牌规划2027年累计销量达10000台,带动租赁订单突破50万日单 [16] 信息速递 月度销量榜 - 7月新势力销量:零跑5.01万辆(+4.4%)、问界4.08万辆(-8.8%)、小鹏3.67万辆(+6.1%) [9] - 小米汽车销量3万辆,环比增长20% [9] - 岚图销量1.01万辆,环比增长20.7% [9] 新车发布 - 7/29-8/01发布新车:理想i8(32.18-36.98万)、长安跨越星光(7.79-7.99万)、乐道L90(26.58-29.98万)、江淮瑞风RF8(16.99-27.99万)、奔腾小马(2.49-5.39万) [9] 政策与热点事件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4] - 吉利联合阶跃星辰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12] - 房车文旅新生态战略合作签约金额达30.2亿元 [16] 科技动态 - 智己汽车发布"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纯电续航超450km,综合续航1500km,亏电油耗5.32L/百公里 [18] - 铠侠车规级UFS 4.1随机写入性能达UFS 3.1的3.7倍 [19] - 理想i8全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支持自然语言交互 [20] - 吉利银河M9将量产搭载行业首个端到端语音大模型智能座舱 [21] 锂电资讯 - 8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13万元/吨,周跌2.23% [23][24] - 氢氧化锂价格65680元/吨,周涨3.96% [24] - 电解钴价格26.9万元/吨,周涨8.91% [24]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3.265万元/吨,月涨7.76% [24] 投融资事件 - 光梭未来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估值5亿元 [34][40] - 小米智造基金入股华粤传动科技,持股比例增至16% [35][40] - 分楽汽车完成780万元天使轮融资,估值3900万元 [36][40] - 宁德时代智能获数十亿元A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元 [37][40]
VLA模型崛起 汽车行业迎智驾与智造双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05:02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演进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卷积神经网络(CNN)发展到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显著提升感知性能 [1] - 特斯拉FSD BetaV12转向端到端架构颠覆传统模块化体系,VLA模型进一步推动变革 [2] -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理解与行动决策,具备更强场景推理与泛化能力,被视为端到端2.0版本 [2][3] VLA技术应用与市场影响 - VLA模型最初应用于机器人行业,2023年7月谷歌DeepMind推出首个控制机器人的VLA模型 [2] - 高盛预测到2030年VLA方案将占据L4级市场60%份额,重构传统Tier1价值链地位 [4] - 特斯拉FSD V12干预频次较V11下降76%,理想汽车宣布i8将成为首款搭载VLA模型的车型 [4] 车企与供应商布局 - 华为智驾3.0融合GOD网络与VLA实现无图厘米级定位,百度Apollo VLA交通场景理解准确率达98.7% [5] - 博世与微软合作开发车用Copilot系统,大陆集团斥资4亿欧元收购Recogni强化边缘计算能力 [5] - 行业采取"双轨战略"应对技术过渡期,既维护现有市场又布局新技术 [5] 行业格局与标准演变 - VLA技术可能催生分层市场,Robotaxi领域混合运营架构或长期共存 [6] - 量产车市场VLA模型有望成为高阶智驾新标配,推动行业认知范式迁移 [6] - 软件定义汽车进入2.0时代,技术竞赛将重塑产业格局 [6] AI在汽车制造的应用 - 传统流水线模式面临换产耗时长、质量波动大等问题,难以适应定制化需求 [6][7] - "AI for Process"和"Twin-Drive双驱动模型"帮助车企实现流程优化与智能制造 [7] - 大型主机厂采用自顶向下方法确保AI场景全覆盖,IPD流程解码助力智能体协同工作 [7][8]
对话理想智驾团队:端到端像「猴子开车」,VLA有机会抵达「ChatGPT时刻」
雷峰网· 2025-08-01 19:11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售价32.18万至36.98万元,被视为公司在纯电赛道的关键一步 [2] - 理想i8将搭载下一代智能辅助驾驶方案VLA司机大模型,成为重要卖点 [3] - VLA代表以强化学习为核心的新范式,具备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记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四大核心能力 [6] - 公司已积累12亿公里有效数据,云端算力规模达13EFLOPS [1][6] - VLA模型通过生成式方法和仿真环境构造稀缺数据,突破传统模仿学习路径的瓶颈 [6] 产品发布 - 理想i8为六座家庭SUV,定价参考理想L8,目标达到L8上市首月交付5293辆的水平 [2] - 理想i8交付时间定于8月20日,因需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 [3] - 公司从去年开始预研VLA,今年初成立项目组攻关工程化研发 [4] 技术突破 - VLA通过强化学习解决端到端模型的数据质量和训练效率双重瓶颈 [5][6] - 端到端模型MPI从去年7月的十几公里提升至今年初的近100公里,7个月内增长近10倍 [4] - 从3月到7月底近5个月,端到端模型性能只提升2倍左右,显示遇到瓶颈 [5] - VLA推理帧率达10Hz,相比之前端到端的3Hz提升三倍多 [8] - 公司自研4B基座模型,采用MoE混合专家架构,专门针对嵌入式芯片定制 [9] 数据与算力 - 公司积累12亿公里有效数据,云端算力规模达13EFLOPS(2万张H20等效训练卡,3万张等效L20推理卡) [6][7] - 在规则算法时代训练卡不到1EFLOPS,端到端时代增长到10EFLOPS,增长10倍左右 [12] - 公司使用FP8格式实现1000TOPS算力,计划向FP4演进 [20][31] 仿真测试 - 公司90%以上测试采用仿真测试替代实车测试 [16] - 仿真测试效果优于实车测试,成本更低 [17] - 公司2024年进行150多万公里实车测试验证仿真环境可靠性 [28] - 仿真系统准确率达99.9%以上 [28] 安全指标 - 理想车主人驾数据为60万公里出一次事故,辅助驾驶功能下为350到400万公里发生一次事故 [13] - 目标将MPA提升到人类驾驶的10倍,即600万公里出一次事故 [13] - 当前MPA指标为300万公里左右 [13] 行业定位 - 公司是国内最早落地VLA的车企,认为技术壁垒在于世界模型仿真能力 [37][55] - VLA技术可拓展到其他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成立相关机器人部门 [55] - 公司采用"预研一代、研发一代、交付一代"的技术发展思路 [54] 用户体验 - VLA版本在内部评分上已全面超越端到端7.5版本 [58] - 重点提升行车舒适度,其次为安全和效率 [14] - 计划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驾驶风格体验 [30]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731
腾讯研究院· 2025-07-31 00:03
ChatGPT学习模式 - OpenAI推出"学习模式"新功能,采用苏格拉底式引导方式帮助用户理解复杂概念 [1] - 所有版本用户均可免费使用,功能包括交互式提示、分步解答和个性化支持 [1] - 系统会根据用户教育背景和知识基础自动调整教学策略 [1] Grok视频功能 - xAI即将为Grok iOS应用推出"Imagine"视频生成功能,支持带音频的视频生成 [2] - 可一次性生成4段视频,效果逼真细节丰富,支持多种风格生成 [2] - 提供近乎实时的图像生成,支持Spicy、Fun和Normal等预设模式 [2] 昆仑万维开源模型 - 开源多模态统一模型Skywork UniPic仅需1.5B参数即可实现与百亿参数专用模型相当效果 [3] - 在单一模型中实现图像理解、文生图和图像编辑三大能力深度融合 [3] - 在GenEval和DPG-Bench等多个基准测试中达到行业SOTA水平 [3] 群核科技3D数据集 - 发布全球首个大规模3D语义数据集InteriorGS,包含1000个精细3D高斯语义场景 [4] - 覆盖超过80种室内环境,将3D高斯技术与自研空间大模型SpatialLM深度融合 [4][5] - 已与谷歌、斯坦福、英特尔等机构合作,为智元机器人等企业提供仿真数据训练 [5] 拓竹科技3D打印 - 3D模型平台MakerWorld全面接入腾讯混元3D,预计月调用量突破10万次 [6] - 混元3D实现0.1毫米级高精度建模,几何分辨率达1024级 [6] - 支持文字图片输入快速生成,具备物理级材质建模能力 [6] WPS办公智能体 - 实现AI与办公软件深度融合,一站式完成文案写作、PPT制作等办公任务 [7] - 采用原子化操作技术智能识别修改边界,精准锁定内容范围 [7] - 提供AI搜索、知识库和AI聊文档等功能,支持随身语音助手 [7] 豆包图像编辑 - 发布SeedEdit 3.0模型,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多种图像编辑操作 [8] - 在文字修改、背景替换等场景表现对标GPT-4o和Gemini 2.5 Pro [8] - 采用多阶段训练策略实现8倍推理加速,运行时长从64秒降至8秒 [8] NotebookLM视频功能 - 推出"视频总览"功能,可将笔记、PDF、图片自动生成结构清晰的视频 [10] - 用户可定制视频内容,增强个性化学习体验 [10] - 已向所有英文用户开放,Studio面板同步升级 [10] 理想汽车VLA模型 - 推出业内首个量产VLA司机大模型,8月OTA推送至AD Max车型 [11] - 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根据记忆设定路段速度、复杂路况下判断风险 [11] - 开发依靠12亿公里有效数据和13 EFLOPS训练平台 [11] 中国AI发展 - 中国AI技术在两年内取得巨大进步,多个大模型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12] - "开放权重"策略被认为是推动中国AI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12] - 提倡加强中美AI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滥用风险 [12]
理想六座SUV换代,i8能否重演L9奇迹?
雷峰网· 2025-07-30 08:42
理想i8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座纯电SUV理想i8,共三个版本,售价32.18-36.98万元,8月20日交付[2] - 该车型延续MEGA设计语言,CEO李想初期认为外观不佳但后期被实车惊艳[2] - 标配双枪魔毯空悬和双电机四驱,具备越野车通过性和爬坡能力[3] - 零百加速4.5秒,紧急避让测试130公里/小时,性能对标宝马i7[4] - 二排门槛高度40厘米,保留轿车上下车便利性[4]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定位为"越野车+轿车+MPV"结合体,兼具三类车型优势[3] - 6座独立布局,二排配备零重力座椅,三排空间优于80%竞品SUV[5] - 前代产品MEGA月销2300辆,同比增长近4倍,30%车主为单身人群[2][5] - 当前市场存在乐道L90、问界M8纯电版等竞品,竞争环境较L9时期更激烈[10] 智能驾驶技术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重点提升极端光线下的主动安全[7] - 搭载自研VLA司机大模型,融合空间智能与语言智能[8][9] - 支持自然语言控制,可执行复杂场景连续任务[9] - AI硬件投入包括3万张推理卡和2万张训练卡,全年AI投入超60亿元[9] 充电网络布局 - 已建成3000座超充站(1000座高速站+2000座城市站)[9] - 部署超1.6万根250KW以上超充桩,数量为行业第二名的2倍多[9]
理想汽车(2015.HK):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2季度指引略低于预期
格隆汇· 2025-05-31 09:57
1季度业绩表现 - 1季度总收入同环比+1.1%/-41.4%,汽车毛利率19.8%,环比+0.1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和公司指引的19%以上 [1] - 单车平均价格环比-1.1%,略好于预期,主要因高价车型占比回升 [1] - 研发费用同环比-17.5%/+4.4%,销管费用同环比-15.0%/-17.7%,主因无新车上市 [1] - 归母净利润6.5亿元,Non-GAAP净利润10.2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1] 2季度展望 - 收入指引325亿-338亿元,环比增25.5%-30.5%,销量指引12.3万-12.8万辆,环比增32.4%-37.8% [1] - 5月/6月月销预计4.5万-4.7万辆,略低于预期,单车平均价格环比再下滑1.3万元 [1] - 毛利率和单车价格压力较大,因新老车型交替及去库存 [1] 新产品规划 - 7月发布i8车型,9月发布i6车型,i8主打大空间、低能耗、快速补能及VLA司机大模型 [2] - MEGA Home订单充足,7月预计交付3000台 [2] - L系列焕新版周销量超1万台,目标重回5万台月销水平 [2] 技术及出海战略 - VLA司机大模型7月与i8同步发布,8月推送至AD MAX用户 [2] - 出海计划将优先建立完整服务体系,目标海外市场份额30%,拟招募成熟经销商和海外团队 [2] 市场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4年销量预测56万辆(同比+10.7%),市场一致预期约60万辆,纯电车型需贡献8万-9万辆 [2] - 目标价上调至103.7港元/26.6美元(原93.6港元/24.1美元),基于1.2倍2025年行业平均市销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