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增程版X9
icon
搜索文档
增程换纯电,蔚来们苦等的拐点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06 18:24
纯电市场拐点显现 - 蔚来CEO李斌提出行业迎来"纯电拐点" 将把十年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优势 [1] - 2025年1-6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441.5万辆 同比增长46.24% 增速远超增程车型的16.5% [2] - 2025年7月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4.5% 同期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滑11.4% [2] 增程车型市场表现疲软 - 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同比暴跌 从5万辆降至3万辆 跌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前三 [2] - 理想单车均价从2022年33.1万元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26.0万元 降幅达21.5% [3] - 1-7月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同比涨幅仅12.1% 低于纯电的35.2%与插混的25.2% [2] 车企战略转向纯电领域 - 零跑上半年交付221,664台 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但产品策略转向"纯电主攻、增程辅助" [4] - 问界打破行业惯例 实现纯电与增程版同价销售 [4] - 特斯拉Model YL上市3天订单突破5万辆 扭转销售颓势 [4] 纯电技术突破缓解续航焦虑 - 主流纯电车型续航提升至400-500公里 高端车型可达1000公里 [7] - 800V高压快充技术普及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7]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车桩比优化至5:2 [8] 纯电架构优势凸显 - 纯电架构带来空间优势 乐道L90和全新ES8实现远超PHEV和增程的乘坐装载空间 [9] - 单一动力系统使维护成本低于增程车型的双系统结构 [9] - 使用成本优势显著 高速行驶500公里电费仅150元 较加油成本降低50% [7] 增程技术演进趋势 - 增程车型搭载更大电池组 智己"恒星"技术采用66kWh电池 CLTC纯电续航超450km [9] - 大电池组导致成本上升 可能超过同级别纯电车型 利润空间缩减 [9] - 电池重量增加带来安全挑战和道路损耗问题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多家车企布局增程赛道 包括吉利、小鹏、广汽、小米及通用、福特等合资品牌 [10] - 新技术集中发布 如岚图岚海智混、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极氪超级电混技术等 [10] - 高端增程车型聚焦情绪价值 尊界S800增程版发电功率突破80kW 亏电状态动力不衰减 [11]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市场最终由产品力决定 技术路线争议将让位于用户体验 [11]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控制精细化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11] - 车企需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12]
小鹏半年营收飙涨近200亿,毛利率超特斯拉,何小鹏放话9月销量超4万
36氪· 2025-08-20 07:34
核心观点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中披露了今明两年发展的五大关键点 包括新产品规划、技术升级、财务表现及战略目标 [1][2][8] - 公司二季度财务表现强劲 营收、交付量、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 现金储备充足 [5][33][38] - 公司预计三季度交付量将实现大幅增长 并明确Robotaxi及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表 [18][20][43] 产品规划 - 增程版X9将于四季度量产 定位40万级 纯电续航超450公里 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明年完成国内外上市 [1][9][11] - 全新P7定位30万级 下周正式上市 小订数据打破历史记录 男性用户占比高且用户群体最年轻 [6][15][17] - 公司产品覆盖10万至50万价格区间 注重颜值、科技、情绪及品牌溢价 [28][30] 技术进展 - 2026年量产支持L4的车型并开启Robotaxi试运营 前装量产具备L4算力及硬件能力 且无区域限制 [6][18][20] - 各车型Ultra版本将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 算力达2250TOPS 为同行旗舰车型3倍以上 [6][22][25] - VLA初始版本近期推送 未来18个月目标对标有人驾驶的L3 端侧VLA+VLM大模型参数量达数十亿级 [2][25][2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 同比增长147.6% [34][35] - 二季度毛利率17.3%创历史新高 整车毛利率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34][38][39] - 上半年总营收340.8亿元 同比增长132% 净亏损11.4亿元 同比收窄15亿元 [5] - 现金储备475.7亿元 较一季度增加22.9亿元 [5][43] 交付与业绩指引 - 二季度交付10.3万辆 同比增长241.6% 上半年交付19.7万辆 同比增长279% [39] - 预计三季度交付11.3万至11.8万辆 同比增长142.8%至153.6% 营收196亿至210亿元 同比增长94%至107.9% [43][44] - 9月目标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 [6][15] 研发与战略 - 二季度研发费用22.1亿元 同比增长50.4% 环比增长11.4% [41] - 公司进入"一车双能"大产品周期 聚焦技术、组织能力、商业化及全球化 [2][44]
增程,难卖
36氪· 2025-08-13 11:14
文章核心观点 - 增程技术路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增长瓶颈 2023年7月销量同比下滑10.4% 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幅12.1%远低于纯电和插混[3][4] - 增程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主流大众市场被纯电挤压 中高端市场陷入激烈内卷[5][9][11][13] - 增程技术向"超快充+大电池+长续航"高端配置演进 成本优势消失但成为利润贡献点[16][17][19][21][23] 市场表现分析 - 2023年7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4%创历史新高 其中纯电销量60.7万辆(同比+24.5%) 插混27.8万辆(同比-0.1%) 增程10.2万辆(同比-10.4%)[3] - 1-7月累计零售销量增幅:纯电35.2% 插混25.2% 增程12.1% 增程增速明显落后[3] - 增程占新能源整体市场份额不足10% 属于小众技术路线[23] 市场竞争格局 - 主流大众市场:纯电车型挤压增程生存空间 成本优势逐渐消失[5][9][21] - 中高端市场:理想/问界等头部品牌占据主导 2023年大六座增程SUV超15款 市场供给过剩[11][13] - 豪华车市场整体承压:7月零售销量17万辆(同比-20%) 影响增程车型需求[14] 技术演进趋势 - 增程技术向"超快充+大电池+长续航"方向发展:尊界S800配63度电池(续航330km) 智己配66度电池+800V平台(续航450km) 小鹏X9增程版续航达450km[17] - 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增程制造成本优势被抹平 甚至超过同级纯电车型[21] - 增程器使用频率降低至年1-2次 但仍是消除里程焦虑的重要配置[19] 品牌战略定位 - 增程成为高端利润贡献点:理想/问界等头部品牌通过增程实现高溢价和高毛利[23] - 零跑等新势力采用"纯电主攻+增程辅助"产品策略 10万元级新车不再推出增程版本[9] - 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将增程作为"高端配置" 降低终端解释成本[21] 消费者行为洞察 - 增程车主购买主因是里程焦虑 使用中主要采用纯电模式因用电成本更低[19] - 早期增程用户进入换车周期 多数转向纯电车型[7] - 消费者对高价车需求减弱 经济环境影响豪华车消费热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