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茱萸
icon
搜索文档
一片茱萸红 带富千万家
中国环境报· 2025-11-04 08:48
文章核心观点 - 陕西省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佛坪县以山茱萸产业为案例展示了从“生态佳”到“生态富”的蜕变过程 [1][17]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佛坪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10.6万亩 年产1200吨干品 占据全国六分之一市场份额 [2][12] - 2023年山茱萸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 2024年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2] - 山茱萸产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 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14]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引进皮核分离机等设备使加工效率提升数十倍 每小时可加工300-500斤 [3][13] - 近千万元投入建设标准化加工基地 使人工成本降低70% 鲜果加工损耗率从15%降至3%以下 [13] - 获得中国三星和阿里科技兴农项目资金250万元 推动初加工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发展 [5][13] 产品开发与产业链延伸 - 与高校及企业合作开发出气泡饮、酵素、保健酒等20余种产品 包括“黄精枸杞山茱萸原浆”等爆款 [14] - 建成4条“药食同源”生产线 实现年加工4500吨能力 [16] - 推出“萸+熊猫”区域公用品牌 开发文创雪糕等衍生品 实现农、文、旅融合 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16] 质量提升与市场拓展 - 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趁鲜切制药材标准 质量检测通过欧盟、日本要求 6000吨有机鲜果直供高端市场 [14] - 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 山茱萸有效成分含量提高20% [16] - 电商渠道发展迅速 直播间日均发货量超2000单 产品销往全国 [16] 社会与生态效益 - 山茱萸产业带动就业超1.2万人 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0% [17] - 佛坪县森林覆盖率达91.2%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居陕西省前列 [17]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南阳:特色产业撑起县域经济“脊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33
县域经济总体表现 - 南阳市县域经济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753亿元人民币,占该市生产总值超7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75% [1] 智能化养殖产业 -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采用智能化楼房养殖模式,配备空气过滤系统、智能饲喂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2] - 企业组建千余人智能化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五大类30余种智能装备,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 [2] - 截至2024年底,企业累计服务农田472.08万亩,通过产业链助农增收13.5亿元,并通过水肥资源化利用改良盐碱地31.8万亩、治理沙漠9万余亩 [2] 中医药产业 - 南阳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拥有30余种初具规模的道地药材 [5]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有20万亩山茱萸基地,实现统一种植、管理、收购、加工、储藏 [5] - 企业建成中药数智化生产基地,推出百余种经典名方药和创新中药、500多种中药饮片及300多种配方颗粒,实现中药浓缩丸全自动连线生产 [5]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在全国三省六地建成六大药材基地,带动数十万药农增收 [6] 特色农业产业 - 西峡县打造"菌、果、药、旅"四个百公里长廊,培育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产业 [8] - 当地猕猴桃加工企业带动形成7个猕猴桃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达8500亩,通过技术措施使亩均效益由1万元提至2万元 [8] - 西峡县拥有食用菌标准化基地200余个、专业村184个,年规模稳定在3亿袋左右,年综合效益260亿元,近10年累计出口110多亿美元 [8] -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80%来自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产业 [8]
【商洛】扎实推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陕西日报· 2025-10-14 08:13
文章核心观点 - 商洛市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发展药食产业、培育赛事经济和利用气候资源,构建了多业态融合的“康养+”产业链,致力于建设“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1][8]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药食产业 - 商洛拥有1192种道地中药材,其中110种为药食同源品种,为药膳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 - 丹凤县寺坪镇山茱萸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干果产量约15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2] - 通过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11个村级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和品牌运营,推动传统药材产业升级 [3] - 商洛市获得“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称号,累计注册认证特质农产品20个以上,97个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 - 2024年通过举办药膳美食大赛等活动发布十大药膳美食,带动超过2万户群众增收 [3] 培育赛事经济推动康养消费 - 利用高水平体育赛事如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作为纽带,以门票联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例如蟒岭绿道景区凭观赛票根可免门票 [4][5] - 2024年赛事活动带动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和25% [6] - 积极开发山地运动、森林运动等特色赛事,并建设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等一批体育重点项目,以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市运动新场景 [6] 利用气候资源激活绿色引擎 - 镇安县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5%,为CCER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了优越生态条件 [7] - 镇安县CCER林业碳汇项目覆盖14个镇(街道),造林规模8928公顷,计入期40年,预计总减排量779,054吨,年均减排量19,476吨 [7] - 该项目通过碳汇价值转换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7]
暨军民赴淳安调研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民增收暨“联乡结村”帮扶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9-08 10:45
产业发展重点 - 加强中药材原生品种保护与良种选育 以科技创新推动中药材种植 加工 研发及市场开拓全链条升级 [1] - 借助专业大模型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工业 [1] - 深化农文旅融合 将发展动能凝聚到企业 项目和产业链上 [2] 区域经济战略 - 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度融入强城 兴村 融合三篇文章 [2] - 加快构建基础设施 城乡产业 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等体系 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2] 特色农业项目 - 威坪镇西山村香榧基地 临岐镇半夏村山茱萸谷 梅口村国家储备林种苗示范基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1] - 范村村三叶青基地 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富产业园发展中药材规模化培育与精深加工 [1] - 叶家畈村古谷百草生物科技公司 百草临岐小镇会客厅推动淳六味品牌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 [1] 帮扶工作机制 - 坚持扶资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以精准帮扶实效助力共同富裕 [2] - 优化联农带农机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
陕西佛坪:秦岭深处 乘“网”起飞
新华社· 2025-08-09 11:14
核心观点 - 佛坪县通过数字技术、生态保护和产业升级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1][2][8][9] - 中央网信办帮扶下,数字乡村建设带动电商、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崛起,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2800万元增长至4700万元 [5][6][7] - 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旅游人次突破百万,携程度假农庄营业额达112万元,新增民宿6家、酒店8家 [2][10][17] 数字经济发展 - 互联网企业扎堆入驻,某互联网数字企业客户体验中心员工108人,平均年龄26岁,提供六险一金 [3][5] - 建成数字智慧物流管理系统,配送效率提高50%,实现县到村快递当天送达 [6] - 电商直播带动返乡就业,特产馆团队40人,返乡青年月收入比外出打工高3000元 [6] - 智慧养蜂产业园通过传感器实现远程监控,村民吴彦君通过电商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7]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2800万元增长至4700万元,"佛坪臻品"区域品牌年销售额超200万元 [7] 文旅产业升级 - 上半年旅游人次突破百万,携程度假农庄营业额112万元,在携程同类型民宿中稳居中上游 [2][10] - 王家湾村环幕飞行影院项目通过创新采购方式降低成本,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 [12] - 2024年新增民宿6家、酒店8家,同比增长25%,老街新增餐饮28家,摊主日销售额达1000多元 [17] -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98.54亿元,建设期预计贡献税收1.26亿元,投产后年发电量14.36亿千瓦时 [14] 生态经济转化 - 森林覆盖率超90%,野生大熊猫密度全国最高(每1.5平方公里1只) [15] - "熊猫村"大古坪村通过生态保护实现人均年收入1.9万元,蜂蜜年产值100万元,山茱萸收入120万元 [15] - 冷水鱼养殖基地年产鲟鱼200余吨,累计出口东南亚395吨,创汇1126.2万元 [16] - 生态旅游带动村民转型,村集体民宿分红增加,村民自发改造院落发展文旅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