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茶花精油
icon
搜索文档
护肤行业的“功效叙事”,隐忧渐显
虎嗅· 2025-07-10 10:09
行业技术趋势 - 护肤行业上游供应商技术内卷严重,几乎每家企业都推出独家成分和完备证书[1] - 活性蛋白技术(如丝素蛋白肽、重组三螺旋胶原蛋白)成为明星成分,各厂商差异化开发修护、抗老等功效[12][15] - 植物萃取技术重新升温,诺斯贝尔推出"植物细胞智能制造平台"解决活性不稳、透皮率低等问题[18] - 活性蛋白热度受医药/医美行业背书及资本驱动,但部分企业存在跟风现象[15] 行业问题与挑战 - 行业标准缺位导致成分检测、添加浓度等缺乏统一规范,存在概念混淆和证书办理灰色地带[6][24][26] - 夸大营销盛行,医疗级技术应用于护肤品时副作用被弱化,导致消费者过敏等问题[30][31] - 技术迭代过快引发消费者脱敏,对"独家成分"信任度下降,转向关注使用体验[34][35] 品牌竞争策略转型 - 头部企业竞争焦点从成分转向产业生态建设能力,需整合技术、渠道与用户运营[37][49] - 情绪价值成为新护城河,通过品牌叙事(文化/美学)、产品体验(包装/香味)和可持续议题构建差异化[43][44][46] - 细分赛道如男性护肤、银发族护肤及个护"护肤化"趋势显现,成为新增长点[47][48] 市场动态与未来方向 - 技术内卷短期内推动高性价比产品,但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技术话语权争夺暴露行业乱象[5][25] - 功效叙事进入瓶颈期,品牌需平衡技术规范与创新,同时强化综合实力以对标国际企业[39][51] - 植物萃取技术因活性蛋白内卷及负面舆论或迎来新机遇,技术创新推动应用扩展[20][19]
林清轩IPO:2022年曾陷亏损、靠小样狂潮堆砌“假高端”?三年研发投入不足亿元却用近6成收入做营销
新浪证券· 2025-06-18 17:12
公司概况 - 林清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生产供应链强化、技术研发及多品牌矩阵打造 [1] - 公司定位为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领导者 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 核心产品为山茶花精油系列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0亿元 2023-2024年同比增长16.5%、50.3% [3] - 2022年净亏损593.1万元 2023年扭亏实现净利润8451.8万元 2024年净利润增至1.87亿元 [3] - 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8%、81.2%、82.5% 同期净利率从-0.9%改善至15.4% [5] 产品结构 - 山茶花精华油为核心单品 营收占比从2022年31.5%升至2024年37% 2024年贡献4.48亿元收入 [11] - 其他主要品类包括面霜(15.7%)、乳液及爽肤水(10.7%)、精华液(10%)、面膜(12.2%) [12] - 品牌高度集中 "林清轩"单一品牌贡献99%以上营收 [11] 营销策略 - 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 2022-2024年分别为73.7%、60.2%、56.9% 三年累计营销开支达16.83亿元 [12] - 采用"买正装赠小样"促销模式 旗舰店销量前十产品中过半为小样 赠品容量常超过正装 [6][8] 研发能力 - 研发投入薄弱 2022-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0.21亿、0.2亿、0.3亿元 三年累计不足1亿元 [13] - 专利总数80项 其中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仅42项 显著低于华熙生物等同行 [13] 行业动态 - 港股消费次新股受追捧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港股消费F4"股价持续攀升 带动同类企业加速上市 [1]